鋰電頭上懸着的一把劍,暫時穩住了。

前兩天,美國財政部和國稅局發布了最終的IRA法案,能源部給出了“受關注外國定義實體”(FEOC)的最終解釋。

其中,對石墨負極產品所使用材料的重新定義,將賦予其兩年的緩衝期。按照意思引申,其他電池材料如電解質、粘合劑等也遵循新的解釋範圍。

也就是說,美國暫時放松限制這些中國產品出口美國本土,同時對於國內材料企業,在25-27年通過海外電池廠進軍美國市場,給予了他們充分的時間打开大門。

市場的反應迅速,石墨烯概念集體走高,東方碳素漲近14%,百川股份、中科電氣漲超7%,尚太科技、翔豐華漲超5%。


01


最終法案與之前幾版變化不大,此前對FEOC的限制在於關鍵礦物(Critical minerals)、Battery components,這項規則原定25 年1月1日針對用於生產電池組件的關鍵礦物生效。

1)Battery component需要在24/25年須滿足60%/60%的非FEOC供應比例才可以拿到最多3750美金補貼。

2)關鍵礦物在24/25年須滿足50%/60%的非FEOC供應比例才可以拿到最多3750美金補貼。

本次變化體現在關鍵礦物一項上,對負極材料的要求有實質性的延緩兩年的要求。

由於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通常需要混配,而人造石墨上遊難以追蹤,石油焦針狀焦在很多中間環節已無法區分原材料來源,因此負極被定義爲“難以追溯的材料”,其中包含負極石墨,電解質鹽、粘結劑和電解液添加劑中含有的關鍵礦物。

法案明確,新能源車合格制造商需事先提供書面報告,解釋在過渡期後供應商如何才能滿足FEOC的限制性規定,過渡期截止到2027年1月1日。

美國既想發展新能源產業鏈,又想逼制造業回流的難度有目共睹。就負極材料一項,真正在美國落地的負極產能都很少,加起來也就10萬噸出頭。

而且生產300GWh電池對應50萬噸負極材料,每年耗電量高達53億度,這是美國鑄造行業將近一半的耗電量,這將給美國設備老化嚴重的電網造成巨大衝擊。不是不愿意做,實在沒條件做。

其次,最終解釋引入了Battery material新名詞概念,對於Battery、Battery material、Battery component的概念進一步明確。

比如,不直接產生電壓電流的材料不歸類爲Battery,例如熱管理、電池殼、鋁塑膜,這些大概率不會受限於FEOC的供應限制。

而且,有些屬於Battery material但不屬於Battery component的中間品,大概率也會放开限制。

比如,塗覆後的隔膜被定義爲Battery component,而基膜與塗覆都被定義爲Battery material。後者理論上不應在FEOC的限制範圍中。

另外,法案定義了既不屬於Battery material,也不含關鍵礦物的Battery material,例如導電劑、銅鋁箔(光箔)、電解液溶劑、PVDF、CMC,因此也不受FEOC限制。

因此,今天除了石墨烯,整個鋰電池板塊也出現了不小的異動。


02


經過一年的調整,主材環節價格與出貨量下滑造成業績下滑,二三线企業已近盈虧平衡甚至虧損,此時估值只是反映未來現階段的業績調整,而且其中一個壓制因素就是美國IRA。

對於整個行業面臨出清後,政策環境一直在變化,未來增速如何調整,可能尚未准確Price in,等待時間判斷。

真正具有產業鏈定價權,盈利具備韌性的企業,而且還能在海外市場喫开的龍頭企業,值得我們去認真關注,從一季報表現來看,公募基金已經有所行動了。

2024Q1 電新行業基金持倉比例爲 8.83%,環比+0.07%,2024Q1電新行業超配比例爲2.56%,環比+0.25%,在申萬分類,電新持倉位於電子、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之後。

各子板塊中,鋰電池的持倉比例環比提升最大(+2.07%),其余子板塊出現了環比減倉。

在個股持倉上面,寧德時代依舊是2024Q1公募基金的主要持倉對象,基金持倉市值達到580.06億元。億緯鋰能、科達利、璞泰來、天賜材料位居二到五位,欣旺達與國軒高科排名小幅提升,躋身前十名。

此外,基金對一些企業進行了加倉,負極材料市佔率排名前列的尚太科技,基金持倉佔公司流通股比約爲28.22%,幅度環比出現了將近9個點的增加。

業績方面,產業鏈各環節出清速度不一,但都反映了一個出貨量持平或下滑,利潤水平不同程度調整的境地,只不過其中優等生,依舊是優等生。

中遊頭部電池企業出貨量環比下滑10%-30%,同時,受到稼動率環比回落影響,頭部電池企業單位淨利環比略降0.01元/Wh以上。

大部分正極企業在去年四季度基本已經完成庫存的大額減值計提,受到1-2月行業开工率較低影響,磷酸鐵鋰企業Q1僅湖南裕能依托規模優勢實現盈利、三元正極企業Q1盈利顯著承壓,但相較2023Q4環比多呈現向好態勢。

一季度只有頭部企業負極產品的單噸經營利潤整體能與Q4持平,但出貨量受傳統淡季影響出現下滑,負極競爭壓力較大,多數二三线負極企業已近盈虧平衡或虧損狀態。

電解液去年四季度出現了較大的利潤下滑,扣非單噸淨利環比下降57%-67%,Q1受傳統淡季的影響,平均出貨量環比下降約20%-30%。隔膜產品仍在持續降價,Q1結構件的單位價值量環比下降約5%-10%,行業整體毛利率繼續下滑。

四月底鋰電池板塊跟隨大盤普漲,隨着二季度逐漸步入旺季,鋰電基本面呈現邊際好轉的趨勢。

伴隨以舊換新補貼政策落地,國內新能源車Q2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釋放,同時部分儲能項目或計劃在年中並網,二季度電池及各材料環節需求環比有望提升。(全文完)



標題:鋰電傳來一則利好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518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