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韓國的半導體產業,一個三星一個SK海力士,近幾十年都很難再找出另一家享譽國外的芯片行業的企業。尤其是在Fabless設計領域,韓國幾乎是毫無存在感。據統計,全球前30名的Fabless公司大約佔據了約90%的市場份額,而韓國Fabless企業合計市場份額僅爲1%左右。

然而,ChatGPT的問世給韓國的Fabless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在全球半導體行業陷入AI芯片的激烈爭奪之際,韓國AI芯片初創賽道也變得火熱起來,一批從大型科技公司或半導體公司出來的人才自立門戶,創立了許多AI芯片初創公司。與此同時,在投資遇冷的大環境下,韓國的AI芯片賽道卻是不一樣的景象。就連CHatGPT創始人Sam Altman在去年會見韓國總統時,也表示有興趣投資韓國初創企業。

放眼整個AI芯片初創市場,據不完全統計,人工智能處理器領域大約有190多家公司。較爲代表的有SambaNova、Cerebras Systems、Graphcore、Groq、Tenstorrent、Hailo、Mythic等等,這些AI芯片公司都難以撼動英偉達這樣的行業巨擘。韓國的AI初創公司未來又該如何呢?


韓國AI芯片創業浪潮勢不可擋

在過去的幾年裏,韓國AI芯片初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它們以創新的技術、顛覆性的產品和強大的團隊吸引了投資者和市場的關注。

成立於2020年的Rebellions,該公司生產神經處理單元 (NPU),名爲ATOM芯片,瞄准生成式AI推理市場,直接叫板英偉達。據報道,ATOM AI芯片在Global Benchmark中的表現比英偉達和高通等競爭對手高出1.4~3倍,引起了廣泛關注。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Park Sung-hyun此前曾就職於三星的美國研究部門、英特爾和SpaceX等公司。Rebellions也被視爲該國在AI推理領域英偉達最有希望的競爭者。據南華早報的報道,Rebellions在韓國LLM市場的推理任務份額已增長到30%,並在全球佔據至少 3%到5%。

Rebellions獲得了韓國科技行業幾大巨頭的支持,其中包括三星、KT 和 Kakao。Rebellions通過三星晶圓代工廠的 "多項目晶圓服務 "生產ATOM原型,採用三星5nm,據悉,該芯片還將採用三星的高端 HBM3E 存儲芯片。ATOM將是韓國首款在量產水平上支持語言模型的國產芯片。而韓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和最大數據中心公司KT將成爲Rebellions在ATOM量產後的第一個客戶,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Park Sung-hyun認爲電信公司是AI芯片最理想的客戶。

Sapeon是韓國最大電信公司SK Telecom的子公司,於2022年4月從韓國頂級移動運營商SK Telecom Co.分拆出來,爲數據中心設計AI芯片。SAPEON宣稱,其X220是韓國首款用於數據中心的人工智能處理器。去年Sapeon又推出了專爲大型語言模型 (LLM) 設計的X330芯片,採用台積電的7nm工藝,預計在今年上半年量產。

人工智能淘金熱還催生了對DPU芯片的需求。2022年,首爾國立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 Kim Jang-woo 在聘請了來自三星、Naver、英特爾和微軟的頂尖工程師後,成立了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MangoBoost Inc.。MangoBoost是一家數據處理單元(DPU)和AI服務器基礎設施公司。DPU也是AI市場蓬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有利市場,AI的發展使得設備過載和數據瓶頸變得愈發嚴重,DPU在卸載、實現服務器加速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憑借十多年來在大學實驗室取得的DPU 研究成果,該公司迅速獲得了服務器和數據中心行業的認可。在去年11月的A輪投資中,MangoBoost籌集了5500萬美元,他們計劃利用新獲得的資金來加速其多種DPU產品的开發。

HyperAccel成立於2023年1月,主要开發延遲處理單元 (LPU),這是一款專門用於基於Transformer 的大語言模型 (LLM) 的AI芯片。顧名思義,LPU是專門設計用於降低系統的延遲,該公司开發了一個模型並行技術,可將LLM高效分配到多個LPU,並开發了自己的網絡技術,用於LPU之間的數據同步。

HyperAccel LPU與GPU平台的效率分析

(來自HyperAccel官網)

Mobilint是韓國首家开發智能半導體邊緣型神經處理單元(NPU)的公司,成立於2019年4月。成立僅一年,Mobilint參加了全球AI半導體基准“MLPerf”,並在韓國取得了最好的成績,讓其技術被世界所知,並與三星電子、英特爾、谷歌、微軟、NVIDIA等合作,共同成爲MLCommons(MLPerf操作社區)的創始成員。2022年12月推出首個商用NPU“ARIES”,並开發了兩種搭載ARIES的產品“MLA100”和“MLX-A1”。今年1月,該公司獲得了200億韓元的B輪融資,此次投資將用於Mobilint人工智能半導體ARIES的量產以及下一代芯片REGULUS的开發。ARIES即將量產,也將成爲Mobilint正式進軍全球AI半導體市場的籌碼。

DEEPX也是一家韓國NPU芯片初創公司,由首席執行官Lokwon Kim於2018年創立,他曾在 Apple、Cisco Systems、IBM Thomas J. Watson 研究中心和Broadcom工作。該公司在5月初的C輪融資中剛籌集了8000萬美元,較B輪1500 萬美元的融資飆升了八倍多,目前估值達到5.29億美元。這些融資將用於該公司首款產品 DX-V1、DX-V3、DX-M1和DX-H1的量產。不過目前,該初創公司尚未擁有客戶,但正在與現代起亞汽車機器人實驗室和韓國IT公司POSCO DX等100多家潛在客戶和战略合作夥伴合作,測試DEEPX的 AI芯片功能。

FuriosaAI由來自三星、蘋果、高通、AMD、谷歌和亞馬遜的工程師於2017年創立,專注於生產AI推理加速器。截至目前,FuriosaAI已吸引超過1億美元的投資。

2021年該司發布了用於計算機視覺的第一代芯片WARBOY(三星14nm)發布,同年也成爲首家在MLPerf推理方面超越 Nvidia的AI芯片初創公司。他們的優勢在於軟硬件聯合开發,該公司得到了重要客戶的支持,其中包括韓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Naver,華碩服務器也採用了該公司的WARBOY卡。2024年,該公司第二代用於大語言模型推理芯片產品RNGD也將發布,它採用台積電5nm,嵌入了 HBM3,性能是第一代AI芯片Warboy的八倍。

2022年7月,FuriosaAI任命英特爾前首席副總裁Bill Leszinske爲高級顧問,Leszinske擁有30多年的產品規劃和營銷經驗,其中包括他在推動英特爾 SSD 業務收入增長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Leszinske在離开英特爾後,還加入了AI芯片初創公司Groq。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韓國的AI芯片初創公司都瞄准的是生成式AI這個市場。這些公司在不同的領域展开創新探索,從神經處理單元到延遲處理單元,從數據中心設計到智能半導體邊緣型處理器,各自探索着AI芯片應用的新邊界,意圖在AI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機遇與挑战並存,

韓國AI芯片初創公司能否突圍?

不得不說,這些AI芯片初創公司的成立有着很大的市場機遇。當下正值AI發展高峰期,客戶不希望被一家AI芯片公司壟斷,傳統的芯片和初創企業都想來分一杯羹。德勤預測,2024年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優化的專用芯片市場規模將超過 500 億美元,佔當年所有人工智能芯片銷售額的三分之二。德勤預測,2024 年人工智能芯片銷售總額將佔預計全球芯片市場規模5760億美元的11%。而到2027年,與其他支持AI的芯片一起,可能佔所有半導體銷售價值的一半。

AI發展方興未艾,目前所有訓練和幾乎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推理都是使用相同的數據中心生成式人工智能芯片完成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生成式人工智能推理的很大一部分可能將在邊緣處理器上完成。這些可能是更小的GPU或CPU或新的專用集成電路,可能來自現有的生成式 AI 芯片公司,也可能來自新進入者,因此,這也爲初創公司帶來發展機遇。

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AI、電氣化的發展大勢下,韓國政府开始重視Fabless企業,並努力發展本土產業鏈。在AI芯片層面,韓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韓國人工智能芯片在國內數據中心的市場份額從幾乎爲零提高到80%,實現本土化供應。

半導體是韓國出口導向型經濟的重要支柱。3月份,芯片出口達到21個月新高,達到117億美元,佔該國出口總額的近五分之一。韓國的目標是超越存儲芯片,在未來成爲全球前三大AI國家之一,因此,韓國政府宣布到2027年的未來三年將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69.4億美元。此外,韓國政府表示還將設立一個1.4萬億韓元(1 萬億美元)的基金,來幫助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發展。可以看出,韓國在AI上下了大的賭注。

不僅是生成式AI領域,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道稱,韓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新的研發項目,其中包括开發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AI芯片,目標是超越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由研究機構、大學等代表組成的“第二次战略規劃與投資委員會”批准了2025年62個新研發項目,包括超過 11 個領域的旗艦項目和路线圖。韓國正在开發性能從數十到300 TOPS的自動駕駛芯片。

雖然韓國興起了如此多的AI芯片初創公司,但前路仍然面臨着不少的挑战:

首先,AI芯片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战。盡管這些AI芯片公司拿到了一些融資,但是芯片是個燒錢的行業,這點可以從目前業內幾家著名的AI芯片公司窺得一斑。

其次,AI或者生成式AI芯片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研發出來到實際大規模商用還有很深的一條河。韓國AI芯片初創公司需要在技術、產品、成本等方面取得優勢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最後,人才是重中之重,缺人是半導體行業的通病。目前韓國的這幾家AI芯片初創公司無不在廣攬人才。這些AI芯片初創公司的湧現,將有助於吸引韓國人才的回流。盡管韓國是存儲芯片大國,但其實該國擁有相當數量的人工智能人才。根據斯坦福大學於4月15日發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韓國以每10萬人10.26項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的數量領先於全球(圖2),同時以0.79%的人工智能勞動力密度位居全球第三。盡管韓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這些強大的競爭力指標,但該國正面臨着人才外流日益加劇的挑战。據2023年數據顯示,韓國每10萬人中AI人才的淨流出量爲-0.30人(圖3),意味着離开該地區的AI人才數量多於進入該地區的AI人才數量。

圖2:2022年各國每10萬居民人工智能專利授權情況,來源:2024 AI Index Report,stanford university

圖3:2019-23年按地理區域劃分的每萬名LinkedIn會員的人工智能人才淨遷移(圖表:2024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

結語

韓國總統尹錫烈表示:“正如過去 30 年我們用存儲芯片統治世界一樣,未來30年我們將用 AI 芯片書寫新的半導體神話。”韓國的野心能否實現不得而知,但是一個事實是,這些AI初創芯片公司的崛起,爲韓國半導體產業這汪水注入了新的活力。



標題:這個國家,豪賭AI芯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700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