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拜托了冰箱》導演曾對戚薇的評價:穿着高跟鞋奔跑

這個形容,很貼切。

一直以來,戚薇確實是時刻精致着,時刻奔跑着,從不懈怠。

爲了得到機會,她眼睛一閉剪掉留了七年的頭發,從此當了演員。

爲了詮釋好角色,她二話不說卸掉妝容素面朝天,才有了《北京女子圖鑑》中更鮮活的陳可。

用她的話說:

沒有躺喫躺喝就可以躺贏的命,必須要站起來奔跑!

顯然,導演們是欣賞她的,作爲路人一枚,也很欣賞她拼盡全力靠自己殺出一條血路的態度。

她像衆多背井離鄉打拼的女孩們的縮影:一邊嚷着要回家,一邊咬牙在堅持。

但看完《乘風2024》後發現網友的評價更符合她在節目中的狀態:精致的草包

展开全文

沒參加這個節目之前,對戚薇的期待特別高,參加後更多是中看不中用。

比如,初舞台說服導演組表演原創曲目《七》,說得是天花亂墜,神祕感與期待值拉滿。

結果,一張嘴電音滿滿,全程只記住了沒有感情的“七!七!七!”。

頗有老太太版“退!退!退!”的喜感與尷尬。

還有那時刻要擡起手展示的超長美甲,以及那把搖不停的扇子。

四倍速

都說薩頂頂像神婆,在舞台上一直喊“七”,不斷擺弄手指的戚薇,比她還像神婆。

美甲、團扇、珍珠、項鏈、耳環,“美的復雜”是對她初舞台的最深印象。

除了刻意展示的“美”,沒了。

就這樣,還打敗了又唱又跳的miss。

能看出戚薇一直想把“七”當成她的專屬數字,但這首《七》真的不好聽!

即便作曲有金志文、李承鉉把關,也擋不住難聽的事實,不如乖乖來一首《外灘十八號》,定會掀起一股回憶殺。

本以爲她能“炸場子”,結果卻給人一種“實力不夠,美貌來湊”的感覺。

而看完一公二公之後不難發現,她不僅極度自信,還總是語言大於行動,每次都自信滿滿親自拔高期待值,結果成績出來一般般,強烈的落差感再次給觀衆留下“精致的草包”的印象。

一公選曲《熱戀情節》,本是甜甜的戀愛風,卻非要改成性感曖昧風,主打:撩!

爲了能讓導演同意這個方案,她又是一頓觀點輸出。

爲了強調自己改得好,還詳細到0.9倍速,甚至做了PPT講解。

雖然還沒表演,但已經將期待值拉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甚至已經提出效果要求:聽到副歌時,觀衆必須有害羞捂臉的反應。

那么,什么樣的舞台會讓觀衆聽到後害羞成那樣?又是什么樣的舞台能符合戚薇的“女團做不到女人可以做到的動作”要求?

哦!

原來是脫!

扭!

撩!

再撩!

扭得幅度太大,互動動作太親暱,嚇得鏡頭都沒敢給全,只給了上身。

整體效果確實很符合戚薇要求的“性感與曖昧”,把這首歌徹底換了風格。

但是,真的好看嗎?

撩人的戚薇,有種硬凹酷颯風的油膩。

被撩的蔡文靜,舞蹈動作軟綿綿沒有力量感,歌聲一般般毫不驚豔。

原本的戀愛風,變成了酒吧風,沒有內核只有形式除了顏值一無是處,還給人一種“想燃卻沒燃起來總差一口氣”的感覺。

實力不夠,花樣來湊,結果與拔高的期待值不匹配。

最後,還是輸了。

一公有遺憾,二公仍沒吸取經驗,還是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歌聲以外的地方。

選曲《青花瓷》,說到該如何練習時大道理一堆。

還沒怎么練習呢,就放話要超過乘風一團陳麗君組,本以爲是說說而已,結果真的提前准備了照片,並擺放在公共區域。

不好好帶着團隊練習,就已經做起了“第一名”的夢。

半場开香檳的結果,往往都是打臉的。

不僅輸了,還輸得難看,是上半場的倒數第一。

確實,表演不盡如人意。

總的來看,《青花瓷》舞台很美,很震撼,但跟她們四個人沒有關系。

都是舞美、編舞、後期修音給襯托的效果,表演的四位姐姐動作不整齊,歌聲唱不出江南小調的柔,只是簡單地完成了舞台,卻不夠驚豔。

在後期渲染的氛圍下,隨便換四位姐姐上去,效果都不會差。

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戚薇又輸了。

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美,如何撩,而不是放在唱功上,自然也就中看不中用。

韓雪與Joyce之所以能贏乘風一團,靠的可不是美貌,而是真實的唱功,她們的翻盤也反映了觀衆對姐姐們的期待,與對舞台的要求。

單純靠美,是抓不住人心的,想贏還得靠實力。

形式大於舞台,實力匹配不上野心,蔡文靜對戚薇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

其實,戚薇可以一點都不草包,但她太懂觀衆想看什么,也太知道自己要什么,尤其是跟李承鉉表演完《天上飛》收到一致好評之後,在故作性感撩人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節目一开播,就一副“掉進花叢,暗自竊喜”的樣子,並毫不避諱地說出來。

她太知道觀衆想看什么,於是她就表現什么,與美女姐姐貼貼,與美女姐姐互撩,享受與美女姐姐們在一起的時光。

確實,部分觀衆很喫這一套。

但是,這種行爲真的可取嗎?

首先,作爲一個已婚已育有着長期承諾關系的人,就不該當着全國觀衆的面說出這番話,如果性別對換,還會覺得有趣嗎?

其次,是對一部分女性的不尊重。

以开玩笑的方式,將一些擺不上明面的關系拿出來博眼球打擦邊,就是對這一群體的不尊重,若真尊重,就不會以玩玩的心態去公开調侃,或拿來當吸粉的工具。

除了刻意表現出“掉入花叢中”的竊喜外,戚薇還硬凹酷颯風。

女兒身,男兒心,對着美女姐姐就是一頓撩,又是俯視又是摸臉一副享受的樣子。

舞台上撩完,舞台下還撩,真把自己當“哥”了。

顯然,她還沒從《天上飛》中走出來,也可以說,喫到《天上飛》紅利後,刻意迎合觀衆的胃口。

但撩一次就算了,次次如此,只會引來反感。

果然,看多了她的故作帥氣後,網友都不耐煩了,紛紛吐槽她太油膩。

對此,戚薇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對女性保持欣賞和愛。

給的理由很不錯,只是很矛盾。

如果真的愛女,爲何總愛營銷當“哥”,不愿做“妹”呢?

喜愛,也不代表就各種撩,以及輕佻的玩笑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歡喜,是真的喜愛,還是搞擦邊,觀衆也能看出來。

比起戚薇對姐姐們的“撩”,更欣賞姐姐們大大方方的女性友誼。

比如,《發如雪》組、《熱冬》組、《雪落下的聲音》組,以及《身後》組,她們對舞台的追求,散發着勵志的魅力,互相鼓舞的友情,散發着真誠的魅力。

她們互相欣賞的友情讓人感到溫暖,而不是刻意的迎合觀衆,她們一同奔着目標努力的樣子讓人感到勵志與珍貴,而不是爲了博眼球作秀帶來的反感。

從過往“浪姐”各種名場面來看,最終讓人印象深刻的依舊是真摯的友情與扛打的舞台,而非刻意的賣弄。

從播出的幾期節目來看,每個來“浪姐”的姐姐都有着不同的目的,有人是爲了流量,有人是爲了證明自己,有的是爲了尋找“生”的機會。

其實,也挺可悲的。

真正有實力的,因爲沒有流量得不到關注,還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真正在舞台上用心的,因爲不懂炒作而得不到更好的機會,而那些善於炒作拿捏觀衆喜好並手握流量卻不把心思用在舞台上的,卻偏偏資源最好,話題最高。

戚薇很美,卻美得復雜且刻意,也很有實力,卻沒用到舞台上,而是用在了鑽研觀衆的喜好上,若將搞造型的大把精力用到舞台打磨上,怎會次次輸得難看?

觀衆喜歡漂亮的姐姐,但更喜歡有實力且努力的姐姐,喜歡看令人驚豔的舞台。

韓雪與Joyce僅僅是兩個人的舞台,沒有多余的動作,沒有花裏胡哨的打扮,卻贏得了乘風一團,靠的就是過硬的實力。

所以啊,實力才是硬道理,其余都是虛的。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好看並开始“花孔雀开屏” 時就離油不遠了,顯然,戚薇太知道自己好看,也知道觀衆喜歡看什么。

她是聰明的,懂觀衆,懂市場,只是,這份“聰明”也被反噬了。

畢竟,真誠才是必殺技,刻意的迎合,觀衆看得出來。



標題:戚薇,終究被聰明反噬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86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