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多只PET銅箔概念股震蕩拉升,截至午盤,A股英聯股份、沃格光電漲停,萬順新材漲超16%,元琛科技漲超9%,中一科技、驕成超聲、銅冠銅箔、東威科技、寶明科技等跟漲。

消息面上,全球覆銅板大廠建滔積層板再發漲價函,調價原因指向銅價上行和訂單飽滿。有分析認爲,建滔的漲價預計將引發行業內其他廠商的跟漲。

 

覆銅板龍頭供應商發布漲價函


5月20日,廣東建滔積層板銷售有限公司發布的漲價函顯示,由於覆銅板主要原材料,銅價格大幅上漲,客戶近期備貨較多,公司5月份產能已經全部接滿,迫於成本壓力,故從即日新接單起,對相關板料提價5-10元/張。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今年3月19日曾發出一輪漲價通知,所有料號漲價10元/張。緊接着,多家覆銅板生產商紛紛跟進加價。

據了解,PET銅箔是一種新型的復合材料,其中間是一層4.5μmPET膜,膜兩側各有1μm厚金屬銅,可以替代傳統銅箔用作鋰電池的負極集流體。相較傳統箔材,PET銅箔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壽命長等諸多優勢,有望大規模應用。

同時,覆銅板還是制備PCB的主要原材料,未來PCB增量或集中於服務器/數據傳輸、汽車兩個行業其中,AI服務器的覆銅板用量約爲一般服務器的8倍左右。

據Prismark預測,2022-2027年全球PCB年均產值復合增長率約爲2%,而服務器/數據傳輸板塊增長率高達6.5%,遠高於平均值,汽車板塊增長率達4.8%,僅次於服務器/數據傳輸。

由於在覆銅板銅箔的成本佔比最高約佔30%-50%,近期銅價的持續上漲直接影響了覆銅板的生產成本。

目前,滬銅主力期貨最新價格爲86410元/噸,年內漲幅超過25%。此外,截至今晨收盤,LME銅合約漲2.07%,報10889美元/噸,再創歷史新高;COMEX銅合約價格也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銅價的上漲也凸顯了復合銅箔的降本潛力。與傳統6μm鋰電銅箔相比,復合銅箔的用銅量減少了1/3,減重幅度超過50%,具有降本、減重等優勢。

 

機構:看好覆銅板順價行情帶動盈利修復


市場分析認爲,中長期來看,AI、高速網絡和汽車系統的強勁需求將繼續支持高端HDI、高速高層和封裝基板細分市場的增長,並爲PCB行業帶來新一輪成長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下遊需求向好也給了覆銅板生產商提價的底氣。據Prismark估測,2023年全球PCB產值約爲695.17億美元,同比下降約14.96%,而PCB產出面積同比僅下降約4.7%,與產出面積相比,PCB產值的急劇下降凸顯了嚴重的價格侵蝕。

此外,覆銅板CCL的供應格局相較於PCB更爲集中,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CCL覆銅板前十大廠商份額達75%,Prismark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PCB行業前十大廠商份額僅爲36%。覆銅板行業市場集中度高,使得覆銅板廠商對下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較易轉嫁成本上升等,故在上遊銅價等迭創新高的過程中,有望能夠順利傳導價格的上漲。

據東吳證券預計,到2025年,全球鋰電需求將達到2594GW,復合銅箔的滲透率將達到10%,全球復合銅箔的需求將達到29億平方米;而據中信證券預計,到2025年,全球復合鋰電銅箔的需求約爲20億平方米。

招商證券認爲,近期上遊銅價大幅上漲,銅箔加工費亦有擡頭趨勢,電子玻纖布廠商對產品價格進行恢復性調漲,中遊覆銅板(CCL)廠商等亦开始向下遊發出漲價通知以緩解成本壓力。目前下遊需求回暖及上遊大宗商品價格上行趨勢不變,PCB廠商加大原材庫存准備,均有望帶動CCL行業進入漲價上行通道,盈利水平持續修復。

國盛證券亦表示看好覆銅板後續的順價行情該機構認爲後續覆銅板將迎來一輪漲價周期,上遊材料價格上漲疊加下遊補庫,構成覆銅板廠商稼動率提升以及順價過程,進而提升覆銅板廠商的規模和盈利能力。

 

相關概念股一覽:

建滔積層板:專注生產覆銅面板,包括環氧玻璃纖維覆銅面板、紙覆銅面板及 CEM 覆銅面板。

建滔集團:全球最大覆銅面板生產商,全中國最大印刷线路板制造商,中國化工產品龍頭供貨商之一。 

生益科技:覆銅板和粘結片、印制线路板。

華正新材:復合材料及制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

南亞新材:覆銅板的生產和銷售,是覆銅板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璞泰來:公司在復合銅箔的工藝技術方案已獲得國內頭部客戶的認可,與下遊客戶建立緊密的協作機制,加快量產進程。

恆力石化:公司積極布局PET銅箔基膜市場,此前全資子公司康輝新材料科技自主研發的PET復合銅箔用基膜已通過下遊廠商前期驗證。

超聲電子:印制线路板、液晶顯示器及觸摸屏、超薄及特種覆銅板、超聲電子儀器的研制、生產和銷售。



標題:概念掘金 | 銅價飆升促使覆銅板龍頭再提價,行業將進入上行通道?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931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