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五一返程的時候只买到深夜的火車票,出站的時候地鐵已經停運,於是打了網約車。

排了很久的隊終於等來了一個司機,路上一直不停打電話問位置,問得人頗有點不耐煩,直到上了車,發現是個很熱情的大爺,看起來估計已經有五十多歲。

一上車,他便开始說個不停,吐槽車站地下路线太繞,標識也不清楚,一旦在裏面停留時間超過十分鐘,就得收錢,改成這樣就是故意的。

开出地下,剛好看到旁邊車道的出租車追尾事故,司機義憤填膺說起來現在出租車太橫,在路上根本不讓人,這下好了,出事故了。

我有點尷尬地賠笑,說了聲是,司機問我是哪兒人,我說是武漢人,他說湖北是個好地方,說起年輕的時候在武漢的生鮮市場拉貨,最後,絮絮叨叨說起他自己的事情。

圖源:圖蟲創意

大爺說話有點東北口音,卻是山東人,之前在全國各地跑大車——就是長途的大型運貨車。

但是跑大車太累,他年紀也大了,聽之前一起跑大車的人說網約車賺錢,就來跑網約車。

之前他是在江浙一帶跑滴滴,後來才來的深圳,那幾年正好趕上好時候,掙的錢也還可以,比跑大車少一些,但是輕松很多。

他說,在跑網約車的人裏面他算隨意的,因爲現在沒啥養家的壓力,隨便开开車就行,也不用太拼。所以他只跑晚上,晚上十點十一點才出車,到了早上七八點就回去睡覺,不然白天車太多電動車也多,开着煩。

我問,這個時間錯开是和別人一起跑嗎?他笑,網約車跟出租車可不一樣,一人一車,他純粹是不想折騰,收入可能低一點,但是自在不少。他認識好多人每天從早跑到晚,太累了,他年紀大了,跟不上。

接着他就說起了他認識的一個司機,就在前幾個月,腦梗死了,比他還年輕不少。

我一時有點說不出話。他說,他這個朋友太拼了——每天七八點就出車,幹到晚上九十點,一跑跑十二個小時,中間只喫一頓午飯。

最後一天晚上收車的時候,那個朋友跟老婆打着視頻,說着最後一單跑完了,要回家了,突然人就不行了,立馬打電話叫救護車,可惜送到醫院就走了。

大爺還說,其實在腦梗之前,他就已經查出來膽固醇高,但是沒在意。

我問,喫得太少也會高膽固醇嗎?

大爺說,他那不是因爲喫飯,純粹是太累了。那個朋友之前是幹工程的,因爲孩子還小,想多掙點錢,被介紹來开網約車,太拼了,結果跑了幾個月就不行了。

說完這個故事一時間我們倆都有點沉默,好在後來話題又岔到別的地方,就這樣一直聊到下車。

下車後,我思考了很久,要不要給大爺打賞。

原因無他,我也只是個普通人,而這樣的網約車司機太多。

最近,多地政府發布了網約車飽和預警,網約車運力已遠超實際需求,導致大量車輛闲置,供過於求,公开提醒慎入網約車行業。

前幾年的段子是,中產的盡頭是滴滴。而現在,網約車,都盛不下更多中產了。


02


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時候开始感覺到,網約車开始變得飽和了。

因爲經常打車,很久以前我就發現,每次打車都能看到很多根本沒聽過的新網約車平台,時不時就會更新。

網約車行業的飽和,早就已經开始了。

2022年初,珠海就已經發出警告,當時珠海全市辦證網約車已經接近7500輛,數量已經飽和,行業景氣情況逼近警戒紅线。

不過當時正處於疫情之中,網約車訂單少,飽和情有可原。

等到2023年, 網約車行業恢復增長,訂單量相比前幾年有了較高增長,情況又如何?

2023年4月,山東濟南、四川遂寧、浙江溫州等幾個城市的數據都顯示,網約車趨近飽和,濟南彼時的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量甚至不足十單。

2023年5月、7月,長沙和上海相繼暫停派發網約車車輛運輸證。

到了今年,網約車訂單更多了——今年1月,網約車訂單還創下了9億的記錄。

可是網約車行業更加飽和了,網約車飽和預警蔓延到了更多地方。

單量越漲越高,司機越賺越少,原因無他,訂單漲幅遠遠趕不上司機漲幅。

交通部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3月,網約車司機注冊量已經接近680萬人,而就在幾年前,這個數字僅僅只有290萬人,翻了一倍還多,可是單量漲幅卻遠不及此。

進而,每個司機能接到的單都越來越少。

不少網約車司機前幾年一天可以跑上數十單,一天跑上八小時就可以輕輕松松月賺上萬塊。

而現在,很多網約車司機一天只能接到十幾單,爲了收入高一點,只能一天开上十二個小時以上。

前幾年,不少失業了或者兼職跑滴滴的都是中產。

失業之後房貸得還,家還得養,工作不能斷,比起外賣騎手或者直接進廠,坐在車裏總還是保存了一絲體面,日結的網約車司機能快速回籠資金,時間更自由,也方便時不時面個試,就成了不少失業中產的歸宿。

這時的網約車,大多都是用自家的私家車。

但近幾年網約車行業越來越火熱,電車越來越普及,網約車司機裏多了不少想發揮余熱的老司機亦或者想借此養家的新司機,租車跑網約車的全職司機越來越多。

一個月幾千元租來的車,成爲了不少人賴以生存的掙錢工具,和大多數時間生活的空間。

不少司機一天十二乃至十四小時都在車內,汗味、煙味、飯菜味,混雜一團,但帶來讓人難以理解的臭味的,是有些直接睡在車裏的司機。

有的司機可能有租房,但开完最後一單之後距離太遠,就會就近找個能停車的充電樁,哪怕租了房,一周也難睡個幾次。

一些司機就會更進一步,直接省掉租房成本,喫住都在車裏,隔三差五找個鐘點房洗澡,再洗車。

這些人,被完完全全困在了網約車裏。

圖源:圖蟲創意

猶記得,幾年前,有外賣騎手發視頻吐槽平台黑心,平均一公裏配送費才一塊二。

但是現在,外賣騎手一公裏配送費甚至不到5角,可是送外賣的騎手不僅沒有變少,反而越來越多。

到處是“被困在網約車裏的中年人”、“被困在算法裏的外賣騎手”,困住他們的真只是平台或者算法嗎?

困住他們的是越來越多的同行,越來越少的單量,以及…

國家發改委曾發文,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都是吸納就業的“蓄水池”。

這些靈活就業崗位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就業門檻也很低,更加靈活的勞動時間和工作方式,讓騎手和網約車成爲了失業或者兼職的人的首選,讓這些人能夠有所“緩衝”。

可是蓄的水太多,流回社會的太少,以至於,蓄水池也要滿了。

原本的“緩衝器”,也成了不少人的“落腳地”,兼職,逐漸成了全職。

放眼整個社會,過剩的又何止網約車?

03


最近有一個相當流行的“三出路,九選擇”——

不甘心的可以選擇“創業三部曲”:擺攤、开店、自媒體。體力好的可以選擇“鐵人三項”:外賣、滴滴、送快遞。年紀大的可以就選“吉祥三保”:保安、保潔、保姆。

就我來看,其實是殊途同歸——

不甘心的先選創業,擺攤或者开店,沒幾年就能虧個精光。

負債之後再當鐵人,外賣、網約車或者送快遞,趕緊還完貸款。

等還完貸款還是不甘心,接着創業,再失敗,接着送外賣,接着還債。

如此循環,等過個幾十年,創業的心氣也沒了,送外賣的體力也沒了,好了,保安、保潔、保姆,任選其一。

但現在哪怕網約車、外賣騎手的行業越來越擠,也要進去分一杯羹的人,他們是愚蠢嗎?

他們做出選擇,是因爲別無選擇。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能夠做出選擇,就已經是一種勇敢。

相比那些選擇躺平擺爛的人來說,選擇繼續負重前行的他們已經足夠值得敬重。

時代的每一粒塵埃,落在個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大山。尊重每一位在生活中拼命的人(全文完)



標題:網約車,裝不下更多中產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107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