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肺腎,是人體主要的五大系統,而脾是其中的核心。脾運化水谷精微,營養全身,所以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關系到生命的盛衰,歷代醫家都認爲,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乃後天之本。

一個信號,提醒您該健脾了!

齒痕的數量和脾胃的虛弱也相關:齒痕數量少於等於五個,屬於輕度脾虛;多於五個,提示您已經屬於重度。輕度脾虛就可以用小編介紹的這些方法來幫助改善。

百年健脾方,美味早餐餅

說到健脾,很多朋友一定聽說過八珍糕,這是《清宮醫案》中記載的一個長壽方,久服“培養脾胃、輕身耐老”。據記載,乾隆和慈禧也常年服用此方。

展开全文

現代著名的中醫專家羅大倫博士在節目中提到的八珍糕,可以調養脾胃,慢慢補養。

人有先天之本和後面之本,對於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脾胃則是人的後天之本,對生長發育影響很大。

下面是關於羅大倫博士對於八珍糕的一些講解和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下。

脾的主要作用是升清降濁,飲食不節,平時喂養不當,都會影響脾胃的正常升降,脾不升清,則就容易沒食欲,肚子脹,時間久了,脾虛營養吸收不足;脾不降濁,則就容易腹瀉,喫進去的營養還沒來得及被吸收,就被腸道匆匆排出,那么自然也就會營養不良。

八珍糕中的山藥、蓮子、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實都是健脾之物,這些看似平和的食物,在補足脾胃之氣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這個糕在整體的搭配中,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有偏,實乃健脾養胃的好物。

下面介紹簡單的做法:

1、白扁豆、蓮子、薏米、芡實蒸至軟爛後用刀碾碎,山藥蒸熟後搗成泥,放入茯苓粉混合均勻。

2、加入雞肉泥、雞蛋、紫蘇葉碎和清水,調成酸奶狀的糊,加鹽、胡椒粉、花椒粉調味。

3、將紙用油潤溼,擦一遍鍋,放入餅糊,煎一分鐘即可翻面,兩面煎熟即可出鍋。

這道菜在原方的基礎上,去掉了黨參、白術,換成了紫蘇葉和雞肉,口感更加細膩美味,而且越嚼越香,讓人喫了還想喫,能幫我們增進食欲。同時紫蘇還有和胃止嘔、散寒的作用,也能解雞肉的膩。

麥芽擅長的是化澱粉性的物質,很多人喫主食多,澱粉攝入過高,造成體內淤積,麥芽在化這些的同時,還可以幫助梳理肝氣,解鬱。

砂仁、茯苓和薏米這三種食材爲化溼利水的好物,砂仁有辛香溫散的特點,可以化腹部的溼濁,溫脾胃的滯留之氣,給它化开;

茯苓主要是泄溼,把脾胃最厭惡的水溼給清理出氣,讓脾能夠完成升清;

薏米主要在於利水降濁,可以幫助脾降濁,這樣一來,脾胃升清降濁的運化能力就恢復正常了。

山藥主健脾,等前面這些食材幫助把脾胃中的濁物該清清,該泄的泄之後,山藥就可以發揮它的特性,把脾胃運化給強健上來。蓮子則可以清心醒脾,喚醒我們的脾胃。

這款八珍糕均採用古方的制糕手法,手工揉面,切塊制糕,之後再進行低溫烘焙,可以完好鎖住其中的營養,用的小麥粉,味道更醇厚,食之更細膩,耐嚼。

幹度適中,非常好嚼,且不添加蔗糖,適合很多上了年紀不能喫甜食的朋友食用。這個糕一掰即碎,不硬,像很多老年人也能輕松食得。每天來上兩塊,既能當主食,又能做零食。

一水一粥一湯養脾胃

很多人有「腸應激綜合徵」,一緊張腸胃就不舒服,或者肚子疼,跑廁所吧,又有排不淨的感覺,或者根本不排。其實這就是因爲精神過於緊張,肝氣逆亂,才會引起腸道的過敏反應。這種一般是腦力勞動者、精神敏感的人容易患。

《內經》裏有講過「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是說,肝有病的時候,我們要知道,肝病久了會傷害脾,所以要在脾沒有受傷的時候,就把脾氣補足,做好战鬥准備。

針對這種類型的脾胃病,國醫大師路志正老先生有一水一粥一湯,貼在下面,大家可以參考。

❀水:

姜歸糖水:當歸15g、生姜15、紅糖15,加適量清水煮後飲用,適用於虛寒腹痛。

❀粥:

茯苓慄子小米粥:茯苓20g、慄子15g、小米50g。先將茯苓及慄子研成細末,然後置於鍋中,加水適量,和小米同煮成粥食用。

❀湯:

荔枝扁豆湯:荔枝10枚、扁豆30g。荔枝去殼取肉,與扁豆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即可,喝湯喫荔枝肉。在食用上方時,一定要忌酒和辛辣。

其實養脾胃真的是不能一副藥一次刮痧拔罐就行了的,要結合自己其他髒腑的反應,針對性調養,大前提是不作死,減輕壓力,避免不良情緒,不能過飢過飽,用餐要有規律、作息也是。適當運動,全面養生,這才是正確的操作。

健脾小零食,每天喫幾塊

如果您不愛喫八珍糕,不妨試試這個益脾餅,它的原料只有四種,用餅鐺或者烤箱制成小餅,可以當做零食,每天空腹嚼幾塊,或者直接做成粉衝水喝,更加方便。

白術有健脾和胃,燥溼利水的功效;

雞內金可消痰理氣促消化,使這個方子補而不膩,近代的國醫大師張錫純老先生就非常擅用雞內金去調理人的積食以及五髒六腑,各處沉積的垃圾和毒素。

張錫純老先生,曾經寫道:“雞內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髒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

幹姜有溫中散寒、回陽的作用;

做法:

①大棗煮熟,去皮去核做成棗泥

②適量的白術、幹姜、雞內金打成粉,加入一點面粉,與棗泥混合

③和好的面團壓成一個個小餅

④上鍋蒸熟即可食用

脾胃溼寒、食欲不振、食積不化的人可以適當喫一周左右,每天喫一個。

實在是沒時間調理脾胃或者常常積食的朋友,你也可以用這款懷山內金粉,它就是用生的懷山藥和生炒雞內金磨成粉,添加了开胃消食、行氣散瘀的山楂、活血補血的紅糖而成。



標題:不喝藥的健脾方!在家做點它,每天早餐喫,冬季養好脾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473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