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夏季裏最後一個節氣大暑,雖然天氣依然炎熱依舊,但是立秋節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

今年的8月8日立秋,立秋前後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段時間,這個時候既有酷暑的悶熱,又帶了一絲秋季的燥熱,因此立秋前後更要做好防暑降溫。

立秋前後天氣炎熱,這個時節一定要注意及時補水,作爲天然的茶水成了很多人每天不可缺少的飲品。

自從入伏以來,我們一家人已經消耗了大約小半斤茶葉,尤其是我那八十多歲的老父親,更是每天茶杯不離手。因爲給他喝慣了茶水,感覺喝白开水沒有啥味道,而且他老人家的茶齡已經有50多年,不抽煙喝酒的他,每天喝茶品茗成了他一輩子最大的愛好,也可以算是一個喝茶的行家。

我老父親喝茶對於品種並不是太挑剔,主要講究個適口性,尤其是三伏天裏喝茶,更是講究頗多,按照他的話說就是“伏天裏茶有4不喝”,這4不喝都指啥?看看說的對不對?

1、不喝過涼的茶

很多人立秋前後喝茶喜歡用大杯泡上一杯,然後晾涼後飲用,這個時候的茶水顏色變得特別濃,喝起來還帶有一股苦澀味,但是喝起來卻特別過癮。

展开全文

其實,這種喝茶方法是特別不可取的,因爲茶葉中也含有鞣酸和一些有害物質,久泡晾涼的茶水裏面的雜質比較多,茶葉中的有害物質也會析出,喝這樣的茶雖然解渴,但是品嘗不出茶水的滋味,立秋前後喝茶還是選擇溫熱不燙嘴的茶水爲好。

現在也流行冷泡茶,就是把茶葉用潔淨的涼水泡45分鐘左右再飲用,這樣的茶水不燙人,但是跟用熱水泡過涼透了再喝的茶水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2、不喝“陰陽水”泡的茶

立秋前後由於天氣炎熱,很多人爲了解渴和盡快喝上茶水,喜歡用熱水先泡茶,然後往裏面兌涼水來喝。

熱水裏面兌涼水這種方式被稱作“陰陽水”,陰陽水泡茶溫度不夠,很難把茶葉中的我香味泡出來,而用熱水泡茶後兌涼水,這樣也會衝淡茶水的味道。

立秋前後溫度正高,晾涼的水中也容易受到細菌和害蟲的侵擾,因此用“陰陽水”泡茶,或者是熱茶水兌涼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不喝散裝茶

茶葉用我老父親的話說就是“最饞”的一種食材,因爲茶葉特別容易吸潮和串味,不密封保存好的話,天熱的時候容易發黴發黴,而且也容易吸收其它食物的味道。

立秋前後买茶最好購买密封和真空包裝的,而散裝售賣的茶葉不確定因素很多,喝這樣的茶心裏沒底,如果喝到變質串味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开封後的茶葉其實很好保存,像綠茶最好密封好放到冰箱冷藏保存,而其它類的發酵茶最好放置到陰涼幹燥通風的地方保存,如果衝泡時發現茶湯顏色不對,或者飲用時有怪味,這樣的茶葉就不要喝了。

4、喝綠豆湯後不喝茶

立秋前後正處於三伏天裏,炎熱的天氣裏人們喜歡喝點綠豆湯防暑降溫,綠豆屬於比較寒涼的食物,而且還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喝綠豆湯和喝茶都是爲了消暑解渴,但是喝綠豆湯後就不要喝茶,因爲綠豆湯跟綠茶都是寒性的,茶水中的物質跟綠豆可能會有反應,喝完綠豆湯再喝茶很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立秋前後,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這個時節適當喝點茶,及時補充身體因爲高溫消耗掉的水分是很有好處的,不過喝茶也要講究一點,不知道這“4不喝”說的對不對,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標題:立秋前後,行家:“茶有4不喝”,4不喝指啥?看看說的對不對?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763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