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莊自修/文)

演員拍戲用替身,在業內並非什么新鮮事。

這樣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最近卻引發網友新的討論——王楚然拍戲使用替身,被指“不敬業”。

拍戲用替身等於不敬業?業內人似乎並不這么認爲,在他們看來,這是劇組剛需,屬於正常現象。

誠然,替身是爲了代替演員表演某些特殊的、高難度的動作和技能的特殊演員,是藝術創作的一種手法,那爲何演員用替身成爲原罪?以及,當下影視環境下,對於替身的使用,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用替身等於不敬業?

前幾天,正在拍攝新戲的王楚然再惹爭議。

有自媒體發布王楚然新戲路透,透露王楚然拍攝落水戲沒有用替身,在炎炎夏日被凍得嘴脣發白,該消息一經報道,不少人誇贊她敬業。誰料沒過多久,網友發現這場下水戲疑似是替身拍的。

至此,輿論兩極反轉,王楚然的“敬業”人設崩塌,更引發了公衆對於演員是否該用替身的爭論。

對於演員用替身,普通網友普遍持反對態度,業內人卻有不同看法。

經紀人曉曉透露,演員替身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光替、文替、武替和聲替,如果細化分類的話,按照技能還可分爲筆替、琴替、馬替等,按照身體部位分類,又有手替、吻替、腿替、背替等等。

“在劇組用替身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古裝劇中基本上男女主都會有一個文替和武替。”

曉曉說,“文替就是提前幫演員去現場走位,或者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幫演員拍攝一些只有後腦勺、背影之類的戲,武替就是幫演員完成一些高難度的武術動作。”

展开全文

導演陳龍也直言,替身演員在劇組裏面是剛需。尤其是光替,導演拍戲之前都需要先彩排一下,演員有時候需要調整妝造沒時間,現場工作人員就會幫忙走位,試光,像男女主戲份比較多,就需要招專門的替身演員做這個事。

對於常見的武替,似乎就更有存在的必要了。

“大部分演員都沒有武術基礎,如果強行讓他們拍武打戲,破相了戲接不上,劇組就得停工,一天損失好些錢,輪不到我們藝人方鬧心,劇組就得鬧心死了。”藝人宣傳巴巴說道。

所以對於使用替身,劇組並不排斥,相反,在制片人宇哥看來,劇組合理使用替身,不僅可以加快拍攝進度,節省拍攝成本,還有利於藝人更好地發揮。

“如果藝人前一天打戲拍到半夜三更,第二天還要六點起來拍文戲,那狀態能好嗎?”宇哥說道。

至此,對於有些網友認爲的“演員使用替身等於不敬業”論調,上述業內人士並不贊同。

事實上,在替身的使用上,大多都是由劇組決定,巴巴透露,演員幾乎沒人會提配備替身的要求。

替身“原罪”

既然是否使用替身的決定權在劇組,爲何鍋全都是演員背呢?

宇哥直言,一方面是行業問題,另一方面是演員問題。

前者的起因是,有段時間電視劇行業蓬勃發展,流量演員成爲香餑餑,爲了搶演員檔期,有的戲明明幾個月才能拍完,劇組和演員卻只籤了40多天的檔期,爲了在規定的時間內拍完戲,劇組就會大量使用替身,有的戲甚至誇張到只有特寫是演員的臉,其他鏡頭幾乎都用替身的地步。至此也誕生了諸如摳圖、濫用替身、演員軋戲等行業亂象。

“戲播出後,觀衆看到那么多替身肯定會覺得是演員問題,他們默認劇組這種行爲自然不對,但更大的責任其實是在劇組。”宇哥說道。

劇組濫用替身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縱容得演員越來越“嬌貴”,有的戲份明明他們自己能做,也要讓替身去完成。

“有的戲只是很苦,並不具有危險系數,演員還要讓替身上,這就是典型的不敬業了。”

巴巴說,“還有的演員拍戲來不了現場,後期通過摳圖把臉補上去。”

宇哥透露,此前他們拍攝一部商战劇,女主角就非常難伺候,其中稍微有點難度的動作戲她就百般推托。有一場戲需要主角幾個人去解救綁架的人,其他幾位主演都到場了,該女主角就是不去,最後搞得劇組沒辦法,只能把那場戲刪了。

“相比較而言,圈內一些前輩還是比較敬業的,像倪大紅、李光復、張譯之類,有時候沒有他們的戲,他們也會在現場幫其他演員搭詞。”

宇哥說,“有些演員只要不是他的戲,誰叫都不會來。”

當然,演員用替身等於不敬業的輿論風向,還有一部分來自於網友的逆反情緒。

“拍戲夏天穿冬天的衣服,偶爾受點小傷很正常,一些流量演員的粉絲卻拿這些演員該做的事大誇特誇他們敬業,看得網友一身反骨,自然要跟他們較真。”

巴巴吐槽,“一天就能賺幾萬幾十萬的,這個苦有啥不能喫的啊。”

也許,用替身並不可恥,但用了替身卻標榜自己敬業,則十分不明智了。

改變

回歸到替身本身可知,使用替身沒錯,關鍵是如何把握使用的度。

“我覺得合理使用替身的標准是,能不用替身就盡量不用替身,像有的演員經常拍古裝戲,那基本的騎馬射箭技能要會,不能總騎個假馬糊弄觀衆,影響大家的觀感。”宇哥說道。

曉曉則認爲,一切要配合劇組的要求,“導演要求你幹什么你就幹什么,不能導演要求了,你卻矯情得讓替身上。”

不過,幾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在當下影視環境下,不敬業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

主要原因在於,行業內頭部劇數量在增加,腰部以下的劇數量在減少,演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前項目多的時候,劇組搶演員,演員對自己的表現無所謂,覺得反正你不找我,總有人找我。如今項目變少,他們都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不管是拍戲還是爲人處世,都非常注意。”

這一點,陳龍也感同身受。

“以前劇組用文替的現象很普遍,就找跟男女主角長得相似的替身,幫他們拍攝中景和遠景,現在這種情況很少很少,尤其是已經出名的演員,對這點很在意,能自己拍的基本都自己拍。”

陳龍說,“以前還有那種不背詞的演員,如今也幾乎沒了。”

究其原因,陳龍認爲,除了行業變化之外,跟網友、粉絲的高度關注也有一定關系。

“演員本來就是在聚光燈下的一個行業,任何一點小的瑕疵都會被無限放大,包括現在一些流量演員,化個妝都會有幾十號人在門口舉着手機拍,拍戲也會有各種代拍,觀衆看戲也都是用八倍放大鏡式觀看,所以他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陳龍說,“而且觀衆現在看戲,不再單純奔着某個流量去,而是因爲戲的口碑好才去看,一個演員能夠火挺不容易,所以他們很珍惜自己的羽毛。”

據宇哥透露,如今不少流量演員肉眼可見地認真起來,進組拍戲都帶着表演老師。

曉曉也透露,今年爆火的古裝劇在拍攝時,本來大家都不超時,但其中一個演員演技不錯又十分努力,經常覺得一段不好時,會讓導演再來一遍,也允許導演組超時。看到他這么“卷”,其他幾位演員也愈發認真起來,最終奉獻了一部爆款之作。



標題:王楚然再惹爭議,拍戲用替身被指不敬業,演員該用替身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935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