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間,《我們的歌》第五季的首期節目,在東方衛視播出。這檔音樂綜藝節目已經播出四季,均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觀衆口碑和收視率成績。第五季的A組嘉賓邀請了庾澄慶、光良、大張偉、黃麗玲A-Lin、符龍飛、曾比特、徐子未、陳卓璇和時代少年團馬嘉祺。基於首期的數據和口碑情況來看,《我們的歌》第五季可以用“再次綻放”來形容。

酷雲實時的收視率數據顯示,《我們的歌》第五季开播之後,收視率便處於衛視持續領跑的狀態上。在很多媒體平台上,《我們的歌》第五季也正在形成很多熱點話題,尤其是圍繞節目當中上演的曲目,形成了大量的觀衆好評。從收視和好評數據層面上來講,觀衆們是非常認可這一季的節目的。

結合《我們的歌》以往多季的精彩節目,和第五季首期的節目內容來講,《我們的歌》能夠取得收視和口碑雙起飛的成績,主要得益於以下6大看點。這檔音樂綜藝節目,已經對觀衆們形成了固定的吸引力,6大看點,紛紛助力。

第1大看點,前輩歌手、中生代歌手和新聲歌手的舞台合作,總能帶給觀衆“熟悉的鮮活感”。

《我們的歌》最早的節目當中,登台歌手分爲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稍後幾季當中,开始更爲精確,加入了中生代歌手。至此,《我們的歌》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歌手同台的局面。這是一種非常有看點價值的舞台組合模式。

展开全文

比如,在《我們的歌》第五季的A組陣容當中,庾澄慶、光良這樣的前輩歌手,當然是大家所熟悉的。他們的很多歌曲,及其演唱方式,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與此同時,這種老中青三代歌手同台合作的模式,又可以制造一種陌生感和鮮活感。

庾澄慶合作符龍飛的《悟空》,黃麗玲A-Lin合作曾比特的《記得》,大張偉合作馬嘉祺的《Fly Me To The Moon》,光良合作陳卓璇和徐子未的《流沙》等等,歌曲和歌手,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但這種合作模式,又帶給了觀衆們全新的體驗。

《悟空》的演唱當中,庾澄慶老師开口,便奠定了這首歌曲別樣的旋律之美,讓同台的歌手怎么接?帶給觀衆們驚喜的是,中生代歌手符龍飛不僅接得住,而且頗有致敬庾澄慶這位前輩的味道。情歌王子光良,用《童話》的方式演唱《流沙》,也給足了觀衆熟悉感、鮮活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歌》舞台上的這種初次合作,是真正的初次合作,歌手們都是分別彩排的,登台之前,無法聽到合作歌手的聲音。這便對歌手自身的唱功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種“初次合作”,必然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又熟悉,又鮮活的音樂內容,當然會吸引觀衆。

第2大看點,舞美效果,帶給觀衆沉浸式音樂體驗。

和歌手唱功同樣重要的,則是舞台音樂效果加持。《我們的歌》第五季的首期節目,秉持了這檔音樂綜藝以往美學風格,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能夠給觀衆一種沉浸式的體驗。這一次,歌手盲配區域與舞台只有一屏相隔,再次拉近了歌手和現場觀衆之間的距離。客廳觀衆,作爲第二在場者,和歌手舞台的距離,也被拉近。

視覺效果方面,在大視覺上採用螺旋旋轉的設計理念,代表三代同堂,三股力量的线條螺旋交織,一路蔓延而上,最終交織成爲經典的耳機形態,而舞台上兩個巨大的耳機聽筒,則是花朵形狀。這一舞美設計,和《我們的歌》第五季的主題“一路爲伍,向生綻放”也是相扣的。視效內容的匠心獨運,讓觀衆們沉浸其中。

音樂綜藝,獲得收視和口碑雙起飛的祕訣之一,便是《我們的歌》這樣,把音效和視效拉滿,讓觀衆實現沉浸式的音樂體驗。

第3大看點,舞台歡樂不斷,庾澄慶大張偉堪稱爆梗王,不重輸贏,重輕松解壓治愈的過程。

這也是《我們的歌》備受觀衆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檔音樂綜藝節目,是解壓的,是治愈的,它不重輸贏,而重在音樂展示的過程當中,爲觀衆們,也爲歌手們帶來快樂感。音樂回歸快樂本身,才是找准了音樂最重要的屬性特徵。

《我們的歌》第五季的首期節目當中,有大張偉的一句逗樂子的話,可以當喜劇包袱聽,但也可以當佐證《我們的歌》治愈、暖心的證明來聽。大張偉說:“坐飛機的時候,空姐問我,需要什么,我說,我需要回到《我們的歌》。”這看似是一句樂子,但實際上,說明了節目的暖心特徵,舞台尊重歌手,爲多種音樂形式和內容提供可能性,歌手們樂於再次前往。

值得一提的是,大張偉已經連續三次參加《我們的歌》節目,足見對這檔音樂綜藝的由衷喜愛。第五季的首發陣容當中,青年歌手馬嘉祺也是再次前來,要彌補上一次的遺憾。

再比如說,這一期當中,大張偉和馬嘉祺聯合演唱完畢之後,大張偉接到陳卓璇的電話,陳卓璇表示,自己愿意和大張偉演唱他心心念念的歌曲《在路上》。大張偉非常想要演唱《在路上》,但這意味着,青年歌手馬嘉祺就只能暫時在旁邊觀看了,似乎會有一些冷落感。此刻,大張偉用玩笑話的方式,實現了最大的暖心感。

他笑着說:“我們倆在這唱,感覺像給小馬祝壽,感謝你給我們這個機會。”

馬嘉祺笑了,嘉賓們笑了,觀衆們也笑了。《我們的歌》舞台上,總是有這些暖心的喜劇包袱。這種愛與暖心感,當然會對觀衆們構成巨大吸引力。

第4大看點,不到最後一刻,組隊懸念不斷,吸引觀衆一路追。

既然是綜藝節目,就不能平鋪直敘,不能讓觀衆一眼望到邊,這是尊重節目的看點屬性。《我們的歌》第五季的首期節目當中,更是加入了“直通熱线”的環節,讓盲配更具趣味性和懸念感,這種組隊的模式,確實吸引觀衆,讓大家愿意一直追到最後。

這一季當中,歌手們演唱完畢之後,也不着急組隊了,相反,大家都愿意“再等等”,找到更爲適合自己的組隊歌手。庾澄慶和符龍飛雖然聯合演唱了《悟空》,但最終,庾澄慶和曾比特組隊。大張偉搭檔馬嘉祺之後,又搭檔陳卓璇,最終卻是和符龍飛組隊。黃麗玲搭檔曾比特演唱《記得》,但黃麗玲最終爲了女兒和自己,“搶奪”馬嘉祺組隊。光良搭檔陳卓璇、徐子未演唱《流沙》,直到節目最後一刻,才組隊成功。

《我們的歌》第五季的節目當中,組隊模式,變化更多。這檔綜藝的首季節目當中,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還有些抹不开面子,到了第五季當中,大家都愿意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搭檔了。因此,形成了更多的懸念看點。這些看點,讓歌手庾澄慶都大呼過癮。

第5大看點,前輩歌手自帶經典曲目,新聲歌手則實力不凡,代際碰撞,形成看點。

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一起,聯合演唱經典歌曲,是《我們的歌》這檔綜藝具備強大觀衆吸引力的重要原因,這是從第一季开始便席卷觀衆的原因。在第五季當中,首期節目當中的幾首歌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傳唱度很高的,具備經典記憶特徵的。觀衆們能夠跟着這些曲目一起哼唱。

而這種代際碰撞,則是“次次長新”的。《我們的歌》每一季,都是不同的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之間的代際碰撞。這種碰撞本身,便是經典歌曲的傳承,和新聲力量的开拓。這種傳承感,也是對觀衆構成強大吸引力的地方。

《我們的歌》第五季的首期節目當中,前輩歌手大張偉和新聲歌手馬嘉祺聯合演唱《Fly Me To The Moon》,這一次,大老師放下詼諧幽默的演唱風格,轉而深情投入,優美的旋律直抵觀衆心尖。新聲歌手馬嘉祺也並不示弱,开喉便是驚豔。在這首歌曲當中,馬嘉祺足以證明自己是青年實力派歌手了。《我們的歌》第五季的首期節目當中,基本上都是代際之間,強強聯手。

第6大看點,不同曲風歌手組隊,爲下期合作留足觀衆期待。

《我們的歌》第五季首期節目之後,老編我個人是非常期待第二期節目的。爲什么呢?因爲我想聽一聽,情歌王子光良,和霸氣美女陳卓璇合作的歌曲《童話》,到底是如何的婉轉動人。首期節目當中,主持人林海爲陳卓璇爭取機會,讓她在光良面前演唱歌曲《童話》。陳卓璇則委婉地表示,自己非常希望能夠合作光良老師,希望把演唱《童話》這首歌曲的機會,留給稍後的舞台。她也通過這種真切,最終獲得了光良老師的選擇。而兩位歌手演唱《童話》,到底是怎樣的舞台效果?無疑給觀衆們留足了期待值。

黃麗玲A-Lin合作曾比特的《記得》,已經足以證明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的實力水平,舞台上的這首歌曲,確實給了觀衆們頂級演唱會般的體驗與享受。而黃麗玲A-Lin在《我們的歌5》第二期當中合作青年歌手馬嘉祺,又將是怎樣的視聽享受呢?

音樂綜藝,做出了電視劇的“故事感”,觀衆們當然會持續追這檔節目了。《我們的歌》舞台上,不同風格的歌手合作,會演繹不同風格的歌曲。我最期待光良和陳卓璇,不知道大家都期待哪個或者哪幾個組合呢?(文/馬慶雲)



標題:《我們的歌5》東方衛視首播,收視口碑雙起飛,6大看點紛紛助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026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