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酒頭條

文|雲酒頭條

“醬香或將超越濃香,成爲第一大香型。”

類似上述觀點,在此輪醬酒熱爆發之初,就已在行業中出現。隨着醬酒後來熱度不斷走高,這一判斷似乎得到了更多認同,討論者日衆。

珍酒李渡曾在其招股書中寫到,“預期中國醬香型白酒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2026年超過濃香型成爲最大的白酒香型,佔同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規模的41.8%。”

今年年初,貴州醇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偉也公开談到,“醬香酒超越濃香酒成爲第一品類,可能是白酒行業未來十年發展的大事件。”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濃香市場耕耘更長久,是當前受衆面最廣的主流香型;但具備高利潤空間的醬香,也已成爲近年來最受關注的品類,市場規模迅速擴大。興業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至2021年間,醬香白酒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爲15.8%。

以醬香目前的產業體量及產地分布、品牌分布、消費群體來看,濃香白酒的市場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但作爲當下白酒行業公認的確定性增長賽道,在產業新周期中的存量競爭下,醬香正在向濃香發起更加激烈的市場爭奪战。

營收&盈利,濃香、醬香誰更勝一籌?

權圖醬酒工作室數據顯示,2022年,醬香產能約70萬千升,同比增長16.7%;實現銷售收入2100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利潤約870億元,同比增長11.5%。

與此同時,2022年全國規上白酒企業的產量、總營收、總利潤分別是:671.2萬千升、6626.5億元、2201.7億元。

以一成多的產量,實現行業三成的營收、近四成的利潤,是醬香白酒過去一年的矚目成績。

而在濃香板塊,濃香主產區四川的產業運行數據,或許最能夠彰顯“第一大香型”的部分實力。

展开全文

2022年,四川白酒產量爲348.1萬千升,營收爲3447.2億元,利潤爲754.7億元,分別佔全國的51.2%、52%、34.3%。誠然,川酒取得的成績中也涵蓋了部分醬酒企業,如郎酒、潭酒等,但納入宿遷產區、亳州產區等濃香主產區的成績後,濃香的營收成績無疑遠超醬香。

有數據顯示,濃香的市場佔有率最高時,接近70%。即便僅從上市公司的成績來看,濃香2022年的整體營收也依然高於醬香。

2022年,貴州茅台、珍酒李渡、巖石股份三家以醬香作爲主要經營產品的上市公司營收總和爲1291.07億元,即便有千億茅台做重要支柱,與12家濃香上市公司1749.87億元的總營收相比仍有差距。

但從利潤上看,醬香的盈利能力卻是高於濃香。僅貴州茅台一家企業的淨利潤便高於12家濃香企業的淨利總和。

在高端市場擁有絕對領先優勢的茅台,對於整個醬香品類的引領,是不言而喻的,其超高的盈利能力也成爲醬香的代表,整體毛利率高達92%,爲上市公司之最。此外,雲酒產業研究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醬香品類的毛利率爲41.43%,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且行業毛利率與頭部毛利率之間出現分化。

不可否認,有着高利潤空間的醬香,在茅台的引領下,其盈利能力大於濃香。但過於集中的市場份額,也使得醬香面臨着比濃香更爲嚴峻的馬太效應。產業結構上的差距,也進一步拉長了醬香與濃香的战线。

濃醬對壘,產業結構性差異成爲核心

從企業的整體實力來看,濃香梯隊結構較爲均衡,腰部力量更爲強大,明顯優於醬香。

具體來看,相較於茅台與郎酒、習酒之間千億的營收差額,五糧液與洋河股份之間的營收差僅有438億元,而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古井貢酒三者之間的差額僅在50億、80億左右,此後今世緣、舍得酒業、迎駕貢酒、水井坊等企業間,營收差也僅在5-10億。

而醬香梯隊中,郎酒和習酒同屬200億元層級,與其後的國台、金沙、珍酒之間的營收差額則在百億以上。更爲顯著的營收階梯,也使得醬香在產業格局上較濃香更加穩固,內部競爭格局難以輕易改變。

從產區、產地角度觀察,濃香在全國全面开花,相較於醬香明顯的地域性特點,不但在產量上遠勝醬香,且其產區形態也更爲豐富多元。

在濃香主產區四川,2022年宜賓規上白酒企業產量爲58萬千升,營收爲1757億元,同比增長7.5%;瀘州規上白酒企業產量爲218.2萬千升(含醬香),營收爲1204.32億元,同比增長10.9%。

在黃淮的濃香產區亳州,當地同期規上白酒企業產量爲13.5萬千升,同比增長18.6%;在江蘇宿遷,白酒產業產值爲426.26億元,同比增長11.98%。

而醬香主產區仍高度集中在貴州赤水河畔。《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貴州省醬香白酒產能爲60萬千升,約佔全國醬香型白酒總產能的80%。

另據貴州省統計局數據,2022年,貴州省醬香白酒產值爲1402.55億元,同比增長了34.1%。其中,仁懷產區產值已達899.7億元,同比增長18.9%;習水白酒工業生產總值約185億元。

目前,赤水河流域仍然是醬香白酒最主要的產區,這種產業上的高度集中,在帶來便捷高速的集群化發展的同時,也讓醬香品類、品牌的表達一度出現同質化。

由於工藝的特殊性,醬香生產周期長,前置投資高,加之龍頭茅台持續賦能,成爲企業用於發力高端消費市場的利器,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醬香產品都定位於中高端及以上市場。與此同時,大衆醬酒消費潮流方興未艾,成爲各方關注的“新賽點”。

濃香市場更爲成熟穩固,基本覆蓋全價格帶,且主流價格帶逐漸上移,中端、次高端和高端市場均不乏濃香明星單品,高线光瓶酒、小瓶酒等細分賽道同樣熱度不減。在濃香巨大的產能優勢下,醬香想要在市場份額上完成對濃香的超越,品類產能上的突破以及產業的結構性升級,都將是未來行業發展過程中需關注的課題。

市場之爭,醬香是否會深入大衆?

回顧本輪醬香熱,自2017年开始,在2021年達到頂點,頻繁迎來跨界,產業投資熱度不斷升溫。也是在這一年,醬香白酒在河南市場份額超過濃香,品類競爭進入白熱化。

與此同時,貴州醬香白酒產業不斷推進結構性調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成爲行業共同訴求,醬香熱回歸理性,“長期主義”成爲行業熱詞。

而在經過2022的持續性調整過後,完成了市場初步洗牌的醬酒,在與濃香共同面對今年的全新市場環境時,又衍生出一個熱門關鍵詞“大衆醬香”。

實際上,2022下半年時,便有諸多醬酒品牌投身於大衆醬香的運作:郎酒重啓郎牌郎酒的线下銷售,回歸大衆市場;國台懐酒發布兩款位於300-500價格區間的醬酒新品,定位中端;真工醬酒面世,直接對標濃香次高端。

今年以來,醬香龍頭茅台更是推出百元價格帶新品台源,金沙酒業也推出40元價位段小酒產品“金沙小醬”……此外,在這一賽道頻頻發力的還有早已深入布局大衆消費帶的茅台醬香、習酒窖藏等品牌。

醬香擴容已成爲不爭的事實,且隨着品類教育的初步完成,醬香熱也正式從渠道熱向消費熱轉變,從渠道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品牌成爲核心選擇因素。因此,已經實現高端市場佔位的醬香,向大衆消費擴容,實屬必然,諸多醬酒企業也都正在進行着產能擴張工作。

醬香對於大衆市場的探索,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進一步增加了與濃香品類對抗的市場籌碼。

不過,比“濃醬之爭”更值得思考的是,各香型如何發揮各自特色,在新時期共同營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酒業生態,以高品質的產品滿足廣大消費者美好生活,這是發展的題中之義。



標題:醬香何時會超越濃香?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64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