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可以說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了,絕大多數年輕人應該都喫過!

對於喜歡喫麻辣燙的人來說,我們熟悉的麻辣燙變了,它變得越來越貴了。以前一個人喫20元就能喫得好好的,現在到店裏不敢放开挑菜,結果往秤上一放就是三四十元,關鍵是我們這也不是一线城市,物價卻高得離譜。

今年以來,麻辣燙已經成功登上了7次熱搜,原因都出奇一致,那就是“太貴了”。最近一次麻辣燙上熱搜也是因爲一個網友吐槽,自己到小區樓下點了一根寬粉、一根油條、一片生菜、兩片藕、兩個鵪鶉蛋、三四個丸子、一點肉絲,一共31塊錢。關鍵是樓下的麻辣燙店是不知名店鋪,這個價格有點離譜了吧?

這個網友應該慶幸自己點的是不知名店鋪,如果是知名度比較高的楊國福或者是張亮麻辣燙,價格可能更高。之前有網友表示,自己在楊國福喫麻辣燙的時候想喫土豆粉,結果一包土豆粉稱重要7元。還有網友直呼麻辣燙刺客,這位網友是在深圳點了一份麻辣燙,拿了一點素的,還有一點肉的,結果46塊錢,關鍵是還沒喫飽。

展开全文

對此,也有網友表示,我一個女的,到楊國福喫了50塊錢,硬是沒喫飽。

以上這些案例還都是正常的案例,今年2月份,四川發生了一個更離譜的麻辣燙事件,三個女生在路邊攤點了兩份麻辣燙,菜看着也不多,竟然要178元,這價格恐怕比楊國福還要貴很多。

麻辣燙貴的問題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共識,它爲什么會這么貴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餐飲漲價是普遍現象。餐飲行業是一個對於成本很敏感的行業,只要豬肉價格漲了,或者是菜價上漲,飯菜的價格大概率會上漲。可是大多數餐飲店的價格一旦上漲去了,就不會再降下來。哪怕是豬肉價格、蔬菜價格大幅下跌,他們也不愿意調低價格,這幾乎成了餐飲行業的一個怪象。

事實上,不管是豬肉價格還是蔬菜價格,都是存在周期性波動的,餐飲的價格也就隨之不斷上調。

麻辣燙的價格的確漲了很多,難道面館、燒烤店、火鍋店等沒有漲價嗎?以前喫一碗面10塊錢左右,現在很多面館隨隨便便都要花掉20多塊錢。火鍋店又何嘗不是呢?很多火鍋店只是點了一個鍋底和幾個人的餐具、小料費用,就已經100多元沒有了。請注意,這一個菜還沒點呢,配套材料就要100多元。

正因爲餐飲同行的價格都在漲,這也給了麻辣燙店漲價的勇氣。假設我們喫一頓火鍋只要四五十元,麻辣燙也敢賣這個價格嗎?

這個就有點類似於茅台漲價,國內的很多白酒企業一般不會主動漲價,除非茅台漲了,他們也會跟着漲。當整個行業都在漲價的時候,消費者雖然會吐槽,但是依然會按照原來的消費習慣來選產品。

第二、商家喜歡在價格上做文章。一开始麻辣燙是有兩個價格系統的,一個是葷菜價格,一個是素菜價格。葷菜價格高於素菜價格,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後來,有人爲了方便計價,直接將葷菜價格與素菜價格變成一樣的了。不過在變成統一價格的時候,葷菜價格下調了,消費者也可以接受。

不過人心不足蛇吞象,有商家認爲那個價格還不夠賺錢,於是就悄悄上調了價格。爲了讓消費者看起來便宜,他就將之前的28元/斤變成了5.8元/50g。實際上,價格漲到了58元/斤,跟以前比,漲幅超過了100%。

第三、消費者重味輕量。麻辣燙的主要消費群體其實是年輕女性,但是這群人往往又是減肥的主要群體,她們想喫麻辣燙往往只是懷念那個味道了,在真正挑菜環節會刻意少拿一點。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如果價格不變,客流不變,那么營業額肯定是下降的。爲了對抗這種趨勢,商家會上調菜品的價格。

不過平心而論,麻辣燙的這種發展模式很難長期持續下去,一定會有人愿意用價換量的,薄利多銷依然可以賺到不少錢。

就目前而言,已經有聰明人开始用另外一種模式开麻辣燙店了,15元一個框,蔬菜隨便裝。如果你不想喫肉,15元就可以喫麻辣燙了。如果你想喫肉的話,加上一點,20多元也可以美美地喫一頓了,這會給消費者一種比較實惠的感覺。不出意外的話,這種模式會代替現在的葷素同價的模式。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顛覆式創新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裏,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顛覆出局的企業,現在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顛覆與重構”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顛覆與重構能力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何來競爭力;要想破局突圍,必須顛覆原有商業模式,重構新的商業模式!



標題:麻辣燙,你怎么越來越貴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411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