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刊 | 總第2283期

今年的醫療劇算是連上頓了,一部接一部。上個月有《問心》,這個月又迎來了《非凡醫者》。

比起強調現實主義,貼地飛行的《問心》,《非凡醫者》顯然沒那么接地氣。劇名中有非凡二字,那就說明了這部劇講述的並非普通醫護人員,而是醫學天才。

《非凡醫者》正是講述了醫學怪咖陳輝(張晚意 飾)的故事,他因爲童年陰影而患有溝通障礙,加上平時說話直奔主題,絲毫不懂語言的藝術,屬於近似“白癡天才”式的人物。在進入普雲醫院之後,經過和同事的相處,在他們的幫助之下不斷成長,最終成爲了既能醫人又可醫心的醫生。

劇集在呈現上還是通過一個又一個醫療案例,可以簡要概括爲“醫療怪咖,組隊刷怪”。

此外,這部劇還是一部翻拍劇。原版韓劇《好醫生》是一個非常成熟的IP,播出之後先後獲得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韓國電視劇作家賞等多個獎項。因其故事本身的優秀,迅速賣出了多國翻拍版權,實現了海外版權輸出。其中美版、日版都已經跟觀衆見面,《非凡醫者》是它的中國版,因此觀衆比較期待。

展开全文

原版及美版豆瓣評分

這部劇另一個引人矚目的焦點是導演爲陸川。作爲《可可西裏》《南京!南京!》等電影的導演,這是陸川首次拍電視劇。

電影導演拍劇,很多時候能帶來全新的視聽語言,形成部分觀衆口中的“降維打擊”。在追劇過程中,也確實能看到一些地方的鏡頭調度有電影感。

在第2集裏,17歲的少年因爲車禍急需進行肝移植,超過30小時就來不及了。孩子的父親羅海濤已經跟妻子離婚,另組家庭,並且有了一個女兒。

一面是躺在病牀上的兒子,生命垂危,另一面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手術失敗可能讓她們承擔風險。

當羅海濤經過反復掙扎之後,下定決心給兒子捐肝。在進手術室的時候,光影設計非常巧妙,整個過程中,羅海濤臉上從被陽光照射到陷入黑暗,很明顯傳遞出了一種不祥之兆。

果然,兒子的手術很成功,可羅海濤卻沒能活下來。

器官移植、醫療倫理、醫學事故……這個醫療案例裏都不缺。可以說鏡頭語言和調度爲劇情增添了色彩。

當然,鏡頭語言都是敲邊鼓,真正能留住觀衆的還得靠劇情和人物。

從外表看不出陳輝的異常,可一开口說話,他就直接撕下事物的各種僞裝,對病情等方面直來直去,考驗着病人脆弱的心髒。

不會好好說話免去了人際關系中的大量麻煩,而超強的醫學能力仿佛开了一個外掛。從這點上看,陳輝這個角色確實可以滿足觀衆內心的爽點,有出圈的潛質。

可爭議同樣也來自於角色本身的設定。陳輝這個角色在溝通上的呆滯和言辭中的直接,一方面在故劇情推進中制造了一些笑點,另一方面也引來了一些觀衆質疑,這種表演方式對於一部醫療劇來說是否恰當。

水土不服是翻拍劇常見的問題,翻拍具備專業性、社會性、特殊國情的醫療劇,顯然難度更大。

尤其出於醫療制度與理念的差異,很多原作內容不能照搬,否則會嚴重影響本土觀衆的觀劇體驗。

原版韓劇《好醫生》的最大優點是什么?幹脆利落的敘事節奏,一個故事接着一個故事,能抓住觀衆眼球。翻拍看中的也一定是這個因素,觀衆們期待的是如何保留原版精華,同時還要進行巧妙的本土化處理。

《非凡醫者》的本土化是如何做的呢?

加入了大量貼近國產醫療劇的內容。安排了像“初戀是病人,老婆是同事”這樣情理與責任交織的橋段,這類看起來像做選擇的內容,讓故事陷入了一種情與理的糾纏,確實讓主角顯得更像國產醫療劇中的角色,但是這些內容破壞了原有的節奏,顯得枝蔓橫生,很折磨觀衆心態。

比起枝蔓問題,可信度則更爲關鍵。醫療劇用高來高去的拍法沒有問題,但是在觀衆的接受度上就要打一個問號了。在可信度方面,這部劇還需要繼續努力。

醫者不能自醫,天才也有屬於自己的盲區,至少溝通障礙的問題陳輝就解決不了。

在最初陳輝面試進普雲醫院的時候,當衆多醫生質疑他溝通障礙而不能勝任這份工作時,他站起來舉起右拳,說出了一段《希波克拉底誓詞》。結果大家被陳輝的誓言所打動,就此通過並讓他進入醫院。

這多少有些說服力不足。

看過美版的觀衆一定知道,爲了留在醫院,男主進行了一番長篇大論的演說,非常有煽情作用,而原版的財閥幹預更是充滿韓國特色。這些細節的設計比起單純宣誓來,更具說服力。另外看着演員堅定宣誓的樣子,總給人一種穿越回了《覺醒年代》的錯覺。

當然角色特立獨行並非原罪,現實主義也並非包打天下的靈丹妙藥。

問題在於觀衆不可能不把《非凡醫者》和其他國產醫療劇進行比對。天才的故事確實不同凡響,但是帶着現實主義的眼鏡去審視這部作品,那些和觀衆直覺不符的內容,必然會引來質疑聲。

《問心》是一定會被翻出來做對比的。

《問心》中大量頗具真實性的劇情能拉近觀衆和作品的距離,不同的患者,情況各異的家庭,這種五味雜陳的社會圖卷,只能以現實主義的方式爲觀衆所接受。

再比如《白色城堡》,聚焦急診醫生,畢竟不論多么稀奇古怪的故事出現在急診室都是合理的,首先就平添了一份可信性。看急診醫生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同時還摻雜着喜劇元素,都在觀衆的接受度之內。

在部分觀衆看來,比起其他的醫療劇,《非凡醫者》在“矛盾衝突過於刻意”、“不接地氣”等方面問題比較突出。

怪咖醫生的設定以及演員獨特的表演方式,是亮點也是接受難點,提升了觀劇門檻。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其市佔率不足3%,看來《非凡醫者》距離破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從體量上看,16集的集數偏短,又注定了跟30多集的《問心》截然不同。突破現實題材、挖掘新鮮品類,這部劇的嘗試值得肯定,但也可以預見,如果後續劇情沒有足夠的爆點,那么《非凡醫者》恐怕很難取得非凡的成績。

文 | 凌雲

注:全文圖源網絡

-END-



標題:新劇現形記 |《非凡醫者》翻拍“怪咖”,爲何水土不服?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414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