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夏至是一年之中晝最長的日子,萬物的生長也旺盛至極。然而,“芒種夏至是水節”,芒種、夏至於江南的生活而言卻不怎么美好,因爲——梅雨季!

小時候讀賀鑄的《青玉案》:“試問闲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老師說這句話寫盡了闲愁:那愁就像日子一樣,一天天過下去,自然運轉,永不停歇,而且愈演愈烈。先是像早春三月煙雨籠罩的青草,風吹便長,除之又生,無窮無盡;再又如中春四月風中的柳絮,飄飄蕩蕩,無處不在,揮之不去;最後便似暮春初夏五月、青梅黃熟之際連綿的陰雨,淅淅瀝瀝,淅淅瀝瀝,淅淅瀝瀝。

展开全文

那時候年輕沒感覺,只覺得梅雨季又怎樣,有什么可愁的,如今長大了才深知其苦。除溼機要开整天,不然各種衣物包括茶葉都可能有危險;沒放冰箱的綠茶這時候必有不少已經過了最 佳賞味期了;下雨天不方便出門鍛煉,衣服還總是曬不幹;連綿的陰雨,必是深重的寒溼,持續引發偏頭痛,嚴重影響工作;這時候要是再趕上出差,爬個茶山經常變落湯雞不說,在路邊等半天都打不到車,溼着全身回家……這些單看似乎都不是事兒,可每件加起來,連續一個多月每天不斷重復,真真是重量級別的“闲愁”啊!

當然,日子過得如何,端看人的態度。也有人不愁梅雨,反加利用的。

徐士《竹枝詞》曰:“陰晴不定是黃梅,暑氣薰蒸潤綠苔。瓷甕競裝天雨水,烹茶時候客 初來。”早年江浙地區,人們會在梅雨季准備大缸、大甕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這種水被稱 爲“梅水”。文獻記載,梅水烹茶可以“滌腸胃 宿垢”,且“甘滑勝山泉”,爲嗜茶者所珍。

古早的空氣質量比現在高,加上連綿的雨水,就算有些雜質也被衝刷幹淨了。山泉不易得,“梅水”卻是就近取材,量大質優。《紅樓夢》裏,妙玉請賈母喫茶,用的是“舊年蠲的雨水”。不知道這“舊年蠲的雨水”,是否就是“梅水”呢?

夏天雖然不是茶的季節,卻是水蜜桃的產季。水蜜桃香香甜甜的奶香,在悶熱的夏天裏是十分解暑的。

水蜜桃跟茶有什么關系呢?本來應該是沒有關系的。自從日本的白桃烏龍开始,好像桃子味的烏龍茶有小規模流行的趨勢,但日本原裝進口的白桃烏龍並不便宜。除了日本的白桃烏龍茶,市場上也出現號稱來自台灣的蜜桃烏龍茶,而近一兩年還有不少蜜桃烏龍的袋泡茶上市銷售,價格不像日本進口的那么高冷。

日本的白桃烏龍是帶有桃子幹的,包裝剛拆开就有一股濃濃的桃子味飄出來,味道的還原度頗高,一聞就知道是桃子。泡茶的時候是茶葉連同桃幹一起衝泡,泡出來的滋味也是挺有蜜桃味的。這種味覺還原度這么高的水果茶怎么做出來的呢?如果仔細閱讀下產品的配料表,會發現裏面赫然出現一種東西——“白桃香精”。沒錯,就是食用香精,原來還原度這么高的桃子香不是桃幹帶來的,而是香精。

就我所了解到的,市面上常見的蜜桃味烏龍茶,不管它叫白桃烏龍也好,叫蜜桃烏龍也罷,大部分都是用香精噴出來的。也只有用香精來做,做出來的茶才沒有爭議。香精的好處就是凝聚共識,也會讓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更加順暢,消費者买的是蜜桃味的烏龍茶,入口百分之百是蜜桃的味道,對產品的標准化是有幫助的。從銷售上來講,也避免了客人消費之後出現味覺上的差異,又造成公司售後的負擔。

轉載於《三聯美食》



標題:夏至將至:用一杯茶解梅雨愁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77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