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一點不誇張,《金手指》這部電影從傳出要拍攝的消息开始,我就早早搬好小板凳等着上映了。

從小看港片和港劇長大,加上梁朝偉和劉德華再合作,期待值早就拉滿了。

當年《無間道》的編劇之一莊文強,成爲了本次《金手指》的導演兼編劇。

此前曾被大家評價爲“港片依然在”的《無雙》,同樣也是出自他之手。

主創團隊能達到這個配置,同時貼上了港味標籤,認真搞一定會大放異彩的。

但是看過之後,葉秋臣對此片有三個遺憾。

第一個遺憾,沒看到粵語版。

我把附近幾乎所有的影院排片都掃了一圈,甚至連更遠一些的地方都瞧了瞧,卻依然沒有收獲,唯有被迫看了國語版。明明在電影介紹裏看到有粵語對白,但仿佛是形同虛設地擺在那,存在不代表你能找到。

展开全文

很明顯,許多情緒和氛圍都被配音給喫掉了,成片效果瞬間弱了幾個級別。

如果是原聲,爆發力肯定不止於此。

第二個遺憾,在諸多限制之下,很多的尺度和深度沒拍出來。

部分能夠展开的內容,處理得都很短暫和隱晦,某些黑暗的地方和關系似乎不能拍也不讓拍。

第三個遺憾,結局處理過於隱晦和草率,情感轉折過於突兀。

程一言看似是落得一個罪有應得的下場,但對比此前他在各方勢力之間的遊刃有余,明顯此舉是另有用意。

這個問題,葉秋臣會在接下來的深度解析裏再展开一些。

下文所述內容將涉及大量劇透,請慎入。

1.關於背景

此前我們大多數接觸的港片,比如《追龍》和《五億探長雷洛》等等電影,都是停留在ICAC出現开始進行整頓工作便戛然而止了。

或者像《反貪風雲》等等作品裏的廉政公署,都已經是該機構上軌道後所展开的故事。

反觀從出現到成熟的中間過渡期那種混亂情況,卻較少提及。

《金手指》开篇用幾分鐘的時間來補足了這部分的空白,外面的警察喊着要“打倒廉政公署”,以此“保護警察尊嚴”,還揚言要砸了ICAC。

喫飽油水的各方勢力都對此不滿,在裏面工作的人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坦白講,ICAC這個機構當時是站在一個極度困難的位置上,於夾層中掙扎求存,絕不僅僅是我們印象中拿着一張紙就光鮮亮麗登場的形象而已。

內裏的心酸,不爲人知。

劉啓源(劉德華飾演)所經歷的,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真正黑暗的,殘酷的,要遠比電影呈現的更多也更復雜。

觀影過程中,我感覺導演還是挺有趣的。

他把大量的關鍵內容,用極小的黑底白字短暫地從觀衆眼前一閃而過,看得出想要極力隱藏其中涉及的重要信息。

像是對於此前犯罪不予追究的特赦令,以及最終程一言被判刑的年數,都是嗖嗖很快刷過,生怕被大家記住似的。

這大概就是一種求生欲吧。

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弱化負面的影響。

據網上的資料介紹,《金手指》中程一言這個角色的人物原型,是當年轟動一時的陳松青,其中的案件也參考了香港十大奇案之一的“佳寧謀S案”(影片中臥底安文那一段就有涉及),這個佳寧集團就是片中嘉文集團的原型。

而且,電影中所有出場的主要人物,幾乎都可以在現實裏找到相似的原型,包括與程一言合作的曾劍橋(任達華飾演),父輩搞銀行的何浩雲(陳家樂飾演),甚至其中的律師Kelvin(方中信飾演)都能一一對應。這段故事屬實有點長,葉秋臣在這裏就不過多展开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按照關鍵詞自己去搜索看看。

2.關於人物

電影《金手指》的故事,其實是一部經藝術加工後的騙子發家史。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普通人只是想好好活着就已經很難了,可騙子們卻混得風生水起。

程一言(梁朝偉飾演)在來到香港撈錢之前,也是一個破產了想找實業工作謀生的普通人。

聰明人走到哪裏都有路。

如果不是過往的經驗見識和談吐魄力,即便假扮提督也騙不過吳任松(太保飾演)的眼睛。

爲了釣大魚上鉤,在租金交不起的情況下,程一言還是把身上唯一的收入都用來給服務員小費,只爲像松哥證明自己也是有雄厚資金實力的,單就這一點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臉不紅心不跳地騙投資,一开口就是真假難辨。

看程一言和吳任松的對手戲,一瞬間就聯想到了《貓鼠遊戲》。兩者的共通之處在於,都爲我們展示了高級騙子的手段和心理。他們在特定的情景之下,甚至某些瞬間連自己都相信了那些謊言是真實的,同時又能清醒地進行分辨和下套。

程一言憑借自己高超的騙人技巧,快速解決了曾劍橋賣地無價的困擾,從此兩人進入深度合作關系。

但建立在謊言上的親密關系,注定是不會真誠和長久的。

共富貴容易,共患難沒戲。

大難臨頭各自飛。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起初,程一言的發家過程也並不順利。

他去遞名片時被人直接丟到地上,在撿起來的時候意外結識了穆沙拉哈法(姜皓文飾演),對方就職於靠石油發家的東馬海國銀行。

做生意最關鍵的要素就是啓動資金,通過詐騙和行賄,靠着一筆筆毫無審批難度的貸款,程一言拿到了基礎的第一桶金。

面子和票子,決定你的生意能做到多大,能走到多遠。

錢生錢,說出來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

但要是想將一切變得快速又合理,就考驗操作者的技巧和手段了。

其實,程一言從頭开始就已經想好了自己的脫身計劃,他沒拿過香港身份,都是讓聘用的員工爲代表來开公司。

最早的一位,就是張嘉文(蔡卓妍飾演)。

由於在少年監獄待過,估計哪裏的工作都很難找,只能去創業公司碰碰運氣。

就這樣,遇見了程一言。

程一言通過8000港元的薪酬留住了這個女人,並讓她出入各大場合,儼然將其包裝成了一位事業女強人。

電影對於兩人的感情描述得相對較少,那種關系肯定也有,但沒拍出來。除了一段激情下的吻戲之外,全都是蜻蜓點水。

尤其是爲了討好任衝(股王衝,白只飾演)給自己操盤,程一言直接通過張嘉文下了一套美人計。

股王衝徹底成爲了自己船上的人,而張嘉文也與之維持了長久並穩定的愛情關系。

我認爲他們兩人是產生了真感情的,否則在最危難的時刻不會選擇一起坐船逃走。

而張嘉文也是從股王衝那裏得知,原來嘉文集團裏面的“嘉文”兩字,其實並非是因爲自己。

當初程一言用8000港元留下的,他真正看上的東西,只是名字裏與他老婆(羅嘉文)相同那兩個字而已。

爲了能夠用“嘉文”來开公司,這點錢自然不算什么。

走到頭,原來自己也只是個替身而已。

葉秋臣發現,莊文強真的很喜歡在愛情裏搞替身這個概念,當初《無雙》中張靜初的兩個角色亦是如此。

劉啓源的角色定位,類似於“港版安欣”。

爲了能將生命裏的“高啓強”繩之於法,他付出了時間和代價,還連累了家人爲自己擔驚受怕。

全片中,劉啓源唯一看似立場動搖的戲,是他詢問如果幫助程一言脫罪,對方能給即將出國的大女兒獎學金後面加幾個零。

但他並非是真的腐敗,而是一種試探底线的做法。

這自然騙不了程一言那種老狐狸,所以不歡而散了。

我們真的要感謝這個世界上,還存在安欣和劉啓源這種爲了正義而堅守的人。

他們並非不聰明,只是不愿意用聰明去做壞事,去禍害旁人。

劉啓源能夠從所有交易數字都能被101除盡的线索裏,摸出程一言是通過股票交易來行賄的,那多出來的1,就是1%的傭金。

一般人自然看不出的。

接着就越查越深,涉及的人也越來越多。

還記得劉啓源首次抓程一言的時候,是在廚房裏。

拘捕時雖然沒上手銬,但卻上了腰拷,還帶了113個會計師,這陣仗夠大了吧。

可不論多么萬無一失的證據鏈,程一言都是無罪釋放。

他用股票賄賂了所有相關人員,因爲只要是人來抓人來判,就有空子可以鑽。

貪念,遍地都是。

就像片中所說,像程一言這種國際級的白手套,手上的資金大到連人命都不算什么,錢更是毫不起眼的東西了。

這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程一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必須力保下來。

當即將觸碰到幕後大佬們的核心利益時,根本不需要程一言自己動手去除掉絆腳石,就有大票的人要幹掉劉啓源滅口。

這群人無惡不作,連家人都不放過。

事實上,程一言手上的確沾了不少的人命案子。

最關鍵的,就是東馬海國銀行派來調查的臥底安文。

一個獲得巨額貸款,超出原有既定額度的人,怎么會不引來關注?

由此,揭开了程一言通過嘉文集團股票操縱大盤,操縱人心,操縱一切的驚天陰謀。

3.關於股票

若是弄不懂《金手指》裏與股票相關的細節設定,那電影基本上就等於白看了。

對於現在操作軟件來進行股票交易的人而言,當時手寫來叫賣的方式顯得比較陌生。

但若是看過諸如《大時代》等港劇的朋友,就會比較熟悉了。

你掛出一個價格去賣,來买的人就把相應的數字劃掉。

一寫,一劃,一筆交易就做成了。

程一言最初把股票這件事想簡單了,以爲有點錢就能把上市公司的股票收入囊中,沒想到首战就栽了。

給他上了一課的,就是松哥的御用操盤手,股王衝。

當時,嘉文集團幾乎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有事情都包攬了,實業的錢已經賺到了盡頭,幾乎到了進無可進的程度。

於是,他將目標放到了股票市場。

要想繼續擴大生意的規模,只能從實業玩到虛擬。

用美人計拿下股王衝之後,接下來就是“造勢”。

利好的消息能推動股價上升,但往往這些消息的來源都是故意放出來的,只是操盤的手段而已。

有人沒看懂金山大廈买賣那場戲,覺得亂七八糟的難以理解。

打個比方,散戶韭菜們想去买股票,一個根本聽都沒聽過的公司,哪會從口袋裏掏錢?

可要是通過各種小道消息,得知這個公司即將买下全香港最貴的寫字樓,這個待遇就不一般了。

電影曾鋪墊過程一言對金山大廈的執念,實際上他不是對這棟樓有感情,他是知道用什么東西來造勢更有效果。

於是,他故意貸款买下了這棟寫字樓,然後再故意放出有人接盤來买的消息,利潤蹭蹭蹭往上飆。

虛張聲勢。

那時候的炒股票,實際上是炒消息,炒內幕。

但實際的內幕,卻只有操縱者才知道。

這一場作秀,韭菜們相信了,銀行們相信了。

他們送來了自己的錢和貸款。

這些,都變成了嘉文的股票。

其實,香港的資金來源在大佬們的腦袋裏,從來都是透明的。

突然冒出來的程一言,竟然可以擁有這樣一筆巨額資金,還不是通過他們已知的渠道,這件事變得更加玄幻了。

因此,電影裏才有了一段大家胡扯資金來歷的戲,什么偶遇H手黨這種小說情節都搞出來了。

都是假的。

幕後大金主,就是前文提過的海國銀行。

股票利好頻發,散戶瘋狂买入,股價也瞬間飆升。

在程一言這裏,股票真的可以當錢用。

他想賄賂某個人,就以某個價位送一些嘉文的股票給他。

包括從海國銀行獲得貸款,也是用股票來進行內部操作。

沒有實際上的現金交易,既保證了隱祕性,也達到了個人目的。

尤其是嘉文股票一直在升,相當於送出了一個不定值的大禮包,收下的人也樂享其成。

此時,衆人已經綁在一條船上,更要齊心協力做好嘉文。

嘉文的股票好,大家都會好。

再通過人脈去把上流社會公子哥們口袋裏的錢掏出來演一圈戲,韭菜們就更相信了。

股價的勢頭越猛,來买股票的莊家和散戶就越多,如此下來形成了良性循環。

後來,老百姓們幾乎人手都持有嘉文股票。

起初操縱股市最需要的是錢,後面最需要的則是操縱人心。

還記得程一言在最後掙扎的時候,嘉文都要倒了,他卻在告訴所有人要每股派息,就是繼續在給虛假的利好。

別看程一言和嘉文集團混得風生水起,股價高得皆大歡喜,但現金流是很拮據的。

大批賣股票的確可以套現,但也會令股價下落太嚴重,容易引發市場恐慌。

所以遇到問題,只能去銀行繼續貸款。

過去憑借程一言的“信譽”和公司“業績”,可以順利與各種銀行合作。

電影中有一場嘉文集團與銀行的會談,貸款額度直接飆到了168(一億六千八百萬),只爲了隨口說出的“一路發”諧音,就知道這件事有多么荒誕和滑稽。

錢是銀行和股民給的,程一言的所作所爲簡直是空手套白狼的極致。

只要股票還在漲,這一切就都不會出問題。

稍微賣掉一些,就可以還掉銀行的部分貸款和利息,然後可以抵押股票繼續借。

但由於諸多原因,股市崩盤還是來了。

即便有世界上最好的操盤手,也抵不住大勢所趨。

平衡被打破,過去被哄搶的嘉文股票一瞬間變成了賠錢貨。

矛盾和衝突,也就此爆發。

4.關於結局

電影剛剛看完時,葉秋臣最不理解的就是這個結局,缺少銜接的合理性。

怎么就認罪了?

動機是否另有目的?

心累了所以不想繼續鬥下去?

幕後大佬們已經放棄他這個重要工具?

懶得糾纏所以幹脆進去待一段時間避避風頭?

遲到的正義,終究不是真正的正義。

劉啓源付出了幾乎整個職業生涯,第八次逮捕才把程一言送進監獄,最終卻只判了3年而已(參考了原型陳的經歷)。

這個數字,意味着那些S人案是沒找到證據的,所以最終沒有起訴成功。

抓到這個老狐狸的時候,程一言已經享受了一輩子,一直過得富貴奢靡的生活。

判了又能怎樣呢。

而且,程一言肯定會以年紀大了,身體健康條件等原因轉去羈押病房,真正服刑的時間相比他的罪行而言,應該很短。

所以,這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嗎?

正義真的战勝了邪惡嗎?

未必。

5.關於演員

電影出演員表的時候,梁朝偉排在了劉德華前面。

出於主角定位和戲份比例的考慮,這個操作沒什么問題。

咱們不講撕番那些事兒,只簡單聊聊這兩位從《無間道》走到現在的一些感受。

由於人物設定的原因,這部電影裏的劉德華確實演得沒有梁朝偉好,就像安欣不如高啓強圈粉一樣。

正義的一方,總有諸多顧慮。

壞人卻可以不去束手束腳,營造出一種不羈和灑脫的感覺。

但拋开這些來看,我又去回看一些劉德華演反派的作品,終於明白了爲什么當初《無間道》裏是梁朝偉拿下了影帝。

相比之下,細節不夠。

和梁朝偉對戲,是我這些年唯一覺得劉德華落下風的情況,並非是華仔的演技不夠好,此前我在很多文章裏都寫過,他已經屬於TOP級別了。

但如果劉德華有90分,那么梁朝偉就是95分的水平。

不考慮角色加成和戲份佔比,某些對手戲甚至讓劉德華淪爲黃金配角的位置。

當然,這都是屬於個人審美的差異,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金手指》裏的熟臉很多,英皇親生的也不少,蔡卓妍就是其中最顯眼的那個。

過去一直覺得她“凍齡”,但這次在電影裏的表現的確感覺到有點老了。

有場點兩根煙的戲,明顯與當初那個小姑娘的模樣和感覺都不同了。

此外,片中的友情客串也很多,比如飾演最終判刑法官的袁詠儀。

總體而言,其實《金手指》拍得差了點意思,沒有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戲,感覺只是爲了展示騙子奢靡生活而設計的電影。

但其中有一場戲我真的特別喜歡,想分享給大家。

程一言發家過程中,爲了拓寬自己的人脈,即便他已經有了些許權勢,還是要對可利用的人卑躬屈膝,徹底讓這群上流社會的人淪爲自己的工具。

嘴上說着看不上鄉巴佬的公子哥們,在裝着漂亮女人的透明玻璃櫃面前,還是被誘惑到喪失了理智。

拍得太妙了。

因爲這一幕告訴大家,所有人不過只是櫥窗裏供鑑賞的物件而已。

實際上,玻璃櫃裏的不僅僅只是這些女人而已,連程一言他們這些所謂有頭有臉的人物,皆是如此。

整部電影中,葉秋臣對程一言說的話印象深刻,徹底刷新了我對大鱷的認知。

這只是一群在資本市場賣力演戲的人,大家以爲他是點石成金的金手指,其實卻是用完就扔的白手套。

真正的大佬,是不露面也看不見的。

面上的這群看似風光的存在,所有知悉部分真相的人,最終全都被暗S了。

他們也知道,自己已經是毫無價值的棄子了。

對於這些人來說,坐牢根本沒什么,活着才重要。

但活着,也已經是一種奢望。

大佬們呢?

繼續安穩地坐着,等待下一批人上崗,重新搞事情。

程一言曾經讓劉啓源放了那些“朋友”,但這個要求並不意味着是要救他們,而是爲了搞S他們,從而達到S無對證的狀態。

然後再找個聽話的替罪羊,盡快結案。

出去,並不意味着自由和解脫。

現實,也從來沒有真正的自由。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標題:《金手指》深度解析:如果弄不懂這個細節,那電影就白看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909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