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部年代劇《繁花》橫空出世,席卷了整個社交圈。繼去年《狂飆》掀起“喫魚”熱潮後,今年的《繁花》則展現了一場全方位的“復古種草盛宴”。劇中的美食如排骨年糕、蟹糊、泥螺等受到了廣大觀衆的熱烈追捧,仿佛帶着觀衆穿越回了90年代的上海。

隨着劇情的發展,觀衆們也在寶總的一場場觥籌交錯中,領略了上個世紀90年代各種美酒的風採,甚至還在網絡上興起了一股“跟着寶總喝酒”的熱潮。小編這就帶大家一起看看,《繁花》中都出現了哪些美酒?

毫無疑問,在90年代的上海,洋酒在宴席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繁花》的念白“1993年的黃河路,755米長的一條街,开了一百多家飯店。每天晚上吸引着無數大款來這裏消費。單單這一年,數以幾十萬記的洋酒灌進這些上海喉嚨”一般,劇中特幹邑和威士忌的身影頻頻出現。

在《繁花》中,李李的至真園每逢大老板來,請客擺大排場,人頭馬都必不可少。當時法國白蘭地剛進入中國不久,而人頭馬便是其中最出名的白蘭地品牌。那句“人頭馬一开,好事自然來”的廣告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甚至流傳至今。

玲子夜東京則更多受到日本飲酒審美的影響,以威士忌和啤酒爲主。然而,一些細節引起了觀衆的討論,比如雲頂10年的包裝在年代感滿滿的布景中顯得有些過於出戲。

展开全文

至真園的老板娘李李提到的“黑方”,可能更符合那個年代設定的蘇格蘭威士忌。1993年,上海人的年平均工資約五千元,而一瓶黑方都賣到了九百八十元,顯然是奢侈品的代表。

在啤酒方面,朝日“Super Dry”成爲主流,清淡爽口的特點也與玲子的行事風格相得益彰。有趣的是,玲子和寶總初遇時喝的Suntory旗下的啤酒,其八九十年代的市場份額迅猛增長,幾乎取代了其他所有日本啤酒品牌,這也是對當時波譎雲詭、風雲變幻的東亞形勢的真實寫照。

除了這些洋酒品牌外,劇裏也出現了很多國產品牌。上海人本地產的“力波啤酒”一閃而過,“張裕”牌大香檳也在三洋慶功宴上點燃氣氛。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酒的名稱後期改爲了“蘋果起泡酒”。

除此之外,這部劇裏也出現了白酒。寶總與爺叔交談時,一句話道出五糧液四百八的價格。在夜東京的慶功之夜,也有茅台的身影。但說起當時白酒界的頂流,還得是五糧液,當時茅台的價格穩定在200元左右,甚至還不到五糧液的一半。

90年代的五糧液,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它在1994年以5.78億的銷售額,坐上了白酒行業的第一把交椅,成爲了“中國酒業大王”。1998年更是以28.14億的營收成功在A股上市,一年後還擺上了國宴桌上。相比之下,直到1998年,茅台營收才6.28億,還趕不上五糧液當年的四分之一。盡管茅台頻繁出現在劇集裏,但90年代的中國,各大重要場合的美酒非五糧液莫屬。

日往月來,時移世易,故事在繁華的都市中不斷上演。而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酒杯都承載着人們的情感與記憶,被繼續斟滿。



標題:跟着寶總喝酒!《繁花》裏那些不能錯過的美酒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248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