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一般是紅葡萄酒的簡稱。釀制紅酒的時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時壓榨的,紅酒中所含的紅色色素,就是在壓榨葡萄皮的時候釋放出的。就因爲這樣,所有紅酒的色澤才是紅的。如果釀制白葡萄酒,則只是壓榨葡萄肉並進行釀制。

品嘗葡萄酒也是一門學問,你掌握了嗎?

記得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說:紅葡萄酒是有靈性的,你只有懂它,它才會替你分憂解愁;如果你拿它來澆愁,那么它只會讓你愁上加愁。我喜歡喝紅葡萄酒,喜歡靜靜的端着一杯酒慢慢地品,感覺像是在和一個知心故友互訴衷腸。

一瓶品質上等的紅葡萄酒,在生產和儲藏的過程中有着嚴格的細節和迥異的變化,它配得上一個女人的嫵媚與優雅。自古以來,貂嬋西施、環肥燕瘦,各有各的美麗,而一如女人的紅葡萄酒也都有着屬於自己的標籤。標籤上有着豐富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這瓶紅葡萄酒的來源、產地、年份、等級,甚至口感。

一瓶紅葡萄酒之所以會有如此豐富的信息,那是因爲不同的葡萄產區,因水土、氣候、溫度、溼度和葡萄品種的不同,所出產的葡萄酒在口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這也正好適應了人們不同口味的需求,正如每個女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帶給她的氣質、魅力也千差萬別。

當我們拿到一瓶紅葡萄酒時,要如何才能鑑別出它的優劣來呢?這裏面還真有一定的學問,主要是通過觀、聞、品三步來達到對紅葡萄酒優劣的鑑別,而其中觀又分爲三個過程。

當我們拿到一瓶紅葡萄酒時,首先要做的是先看紅葡萄酒的標籤印刷的是否清楚,酒瓶的封蓋是否有被打开過的痕跡。在確定了這兩項內容以後,我們就可以從酒瓶背面標籤上的國際條形碼上判斷出這瓶紅葡萄酒產自哪個國家,如:3-法國產地、6-中國制造、8-意大利產地、9-澳洲產地等。部分法國葡萄酒的酒瓶鉛封處都印有女人頭的圖標,證明這是法國完稅後的正宗原裝酒。

其次,我們要觀察葡萄酒的顏色。通常葡萄酒的顏色呈寶石紅,或淡金、桃紅等清澈的自然葡萄酒色。優質的紅葡萄酒有光澤而且通透,很吸引人;如果色澤偏向暗沉和混濁,說明這瓶紅葡萄酒的品質並不高。同時,顏色的色度也很重要,淡紫色一般是3-5年的酒齡,紅磚色是5-6年,而琥珀色可以達到8-10年,如果紅葡萄酒呈現橘紅色就表示已經過期。一般來說,較深的酒色,品質也相對的較好。年份不同的葡萄酒,一般瓶底都會有少許沉澱,那是正常的結晶體。

展开全文

品嘗葡萄酒也是一門學問,你掌握了嗎?

再次,打开酒瓶,我們要看一下瓶塞上的文字與酒瓶標籤上的文字是否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理想的瓶塞應該只有軟木塞的底部是溼的,而其它部份都保持幹燥。太幹或者太溼的軟木塞,都表示空氣已經進入酒內,也就影響了酒的品質。另外,若軟木塞潮溼的部份,帶有酸味或不好的味道,表示這瓶酒可能已經被开過。

搖晃酒杯,觀察其緩緩流下的酒腳;再將杯子傾斜45度,觀察酒的顏色及液面邊緣(以在自然光线的狀態下最理想),這個步驟可判斷出酒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白酒在它年輕時是無色的,但隨着陳年時間的增長,顏色會逐漸由淺黃並略帶綠色反光;到成熟的麥杆色、金黃色,最後變成金銅色。若變成金銅色時,則表示已經太老不適合飲用了。紅酒則相反,它的顏色會隨着時間而逐漸變淡,年輕時是深紅帶紫,然後會漸漸轉爲正紅或櫻桃紅,再轉爲紅色偏橙紅或磚紅色,最後呈紅褐色

一般的紅葡萄酒都是選用優質的葡萄釀制而成,所以通常打开一瓶葡萄酒,就會聞到撲鼻而來的酒香,還夾雜着馥鬱的果香、有的甚至是花香。聞香,這是判定紅葡萄酒酒質優劣最穩妥可靠的方法。優質的紅葡萄酒,香氣較淡,表現爲酒香和陳釀香。偏嫩的紅葡萄酒聞起來尚有果味,而藏釀則有復合的香味。如果不幸聞到一股像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或是醋酸味兒時,說明這瓶紅葡萄酒已經變質。

果味、騷味、植物味、礦物味、香料味在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裏,不同時期所呈現出來的香味也不同,初期的香味是酒本身具有的味道;第二期來自釀制過程中產生的香味,如:木味、煙薰味等;第三期則是成熟後產生的香味。整體而言,其香味和葡萄品種、釀制法、酒齡甚至土壤都有關系。

酒色和酒香都是感官上的感受,直到真正將紅葡萄酒飲入口時,你才會慢慢的感受到這瓶紅葡萄酒的質感、味道和層次。我們將紅葡萄酒緩緩的倒入高腳杯中,輕輕搖晃酒杯,讓酒形成漩渦繞着酒杯打轉,然後舉起酒杯保持穩定,讓紅葡萄酒沿玻璃壁慢慢滑落,此時酒杯壁上留下清晰的酒痕,那就表示這瓶紅葡萄酒的品質不錯。

再輕輕飲上一口,當酒液經過喉頭時,你的口中先是感到私滑,然後慢慢感受到香醇,最後味道在口中豐富起來。酒香甘醇令你有回味的感覺,而且在口中久久不能散去,這就是優質的紅葡萄酒所帶來的品味與享受。而如果喝第一口紅葡萄酒就有強烈的刺激感,或是咽酒後,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都是劣質酒。

品嘗葡萄酒也是一門學問,你掌握了嗎?



標題:品嘗葡萄酒也是一門學問,你掌握了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361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