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家團圓或好友相聚的日子少不了飲酒助興,白酒、啤酒、紅酒,亦或是其他種類的洋酒,品種繁多的酒類是不是讓你挑花了眼呢?其實,暴飲暴食的飲食很容易增加腸胃負擔,此時飲酒,不如溫一杯黃酒,既不產生熱量,又可以暖心暖胃。冬季天氣寒冷,而黃酒性溫味辛,正適合冬季飲用。

黃酒是我國特產的酒類,也稱爲米酒,釀造而成,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其中以浙江紹興黃酒歷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因其含有糖分、高級醇、甘油、有機酸、維生素族等成分,營養豐富,有“液體蛋糕”之稱。

不同於白酒,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於20%,適量飲用,不會產生身體不適感,也很少醉酒;溫熱的黃酒還可以幫助血液循環,能夠增強腸道功能,活血祛寒。黃酒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且易於人體消化,黃酒中含有的麥芽糖、葡萄糖、甘油、維生素、有機酸等成分,經過貯存讓黃酒變成了營養價值很高的低酒精度飲品。

中醫認爲,適量飲用黃酒有溫中祛寒、通絡活血、溫脾散寒之功效。如一些在冬季畏寒怕冷、四肢發涼的人,每日飲用一小杯熱黃酒,可以通血脈、溫四肢,緩解寒冷感。而一些在冬季經常出現腸胃虛寒疼痛的人,每日飲用一小杯熱黃酒,可以散寒止痛,有很好的食療效果。溫熱的黃酒能夠有效的抵御寒冷刺激,通經活絡且預防感冒,女性飲用,還能有一定的補血養顏功效。對一些冬季出現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顫的老年人,少量飲用黃酒也很有好處。

展开全文

在飲用方法上,冬季飲用黃酒最好是燙熱喝。將盛酒器放入水中燙熱,或隔火加溫,而且酒中的酯類芳香物質也會隨溫度升高而揮發,使酒味更加芬芳濃鬱。黃酒雖然含酒精濃度較低,但其中還是含有極微量的甲醇、醛、醚等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而醛、醚等有機物的沸點較低,在20℃~35℃即氣化;甲醇的沸點也不過64℃左右。所以若將黃酒隔水燙熱至70℃左右再喝,上述有害物質就會隨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加溫飲用的具體方法是將酒隔水加溫,至45度最佳。

加熱黃酒千萬不要煮沸,否則酒精會揮發,而且也會破壞酒中的營養成分。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揮發後淡而無味。黃酒雖然酒精度數低,但飲用時也要適量,一般以每天不超過200克爲宜,也就是大約1/3瓶。

黃酒小常識:

根據黃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爲以下4種:

1.幹黃酒:

“幹”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於或等於15.0G/L。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2.半幹黃酒:

“半幹”表示酒中的糖分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爲“加飯酒”。我國大多數高檔黃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黃酒:

這種酒採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开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產生的糖分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較高。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4.甜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藥,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於100G/L。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

各種黃酒配菜小貼士:

幹型的元紅酒,宜配蔬菜類、海蜇皮等冷盤;半幹型的加飯酒,宜配肉類、大閘蟹;半甜型的善釀酒,宜配雞鴨類;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類。

黃酒品鑑步驟:

1.首先應觀其色澤:色澤清亮、有光澤,口味鮮美、醇厚、柔和、爽快,具有極富感染力的琥珀紅色,是黃酒中的佳品。如果酒瓶中出現一些沉澱,一般不影響質量和風味。但出現酒體混濁,有懸浮物,則說明酒質不良。

2.將鼻子移近酒盅或酒杯,聞其幽雅芳香。此香不同於白酒的香型,更區別於化學香精,是一種深沉特別的脂香和黃酒特有的酒香的混合。若是十年以上陳年的高檔黃酒,哪怕不喝,放一杯在案頭,便能讓人心曠神怡。

3.用嘴輕啜一口,攪動舌頭,輕啜慢咽,不豪飲賭勝。若飲用時酒精味突出,酒體顯得粗糙、有辣味,說明酒質較差或已經變質。



標題:冬季聚餐喝黃酒,暖身亦暖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440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