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羅不踢了。

按原定計劃,足壇巨星C羅與其效力的利雅得勝利隊,准備1月24日和28日在深圳分別對陣上海申花和浙江隊。

可就在比賽前一天,球賽取消的消息突然傳出。

1月23日晚20點30分,主辦方召开新聞發布會宣稱C羅因身體原因無法出場,本次利雅得勝利隊中國行比賽延期。同時,主辦方火速宣布了全渠道退票方案,承諾來深觀賽的球迷機票酒店均可“報銷”。

在發布會上,C羅表示,“我想對中國球迷說聲對不起,足球世界裏有一些東西無法控制。我很難過,我也了解你們的難過。”

前期鑼鼓喧天地張羅,最後落得草草收場,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C羅出席發布會宣告利雅得勝利中國行延期 圖/視覺中國

突生變故

C羅本次來華參賽的消息是2023年12月17日敲定的。

當時,利雅得勝利中國行主辦方長信傳媒正式宣布,將於2024年1月24日和28日在深圳舉辦前述兩場比賽。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該項賽事前期的談判、初期的執行都可謂有條不紊、進展順利,無論是球票預售,還是比賽中穿插的藝人獻藝安排,在前期營銷宣傳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就在今年1月21日傍晚,利雅得勝利隊包機抵達深圳,當地電視台還進行了直播。

在直播中,本次賽事的主辦方負責人以確信的口吻對外表示:“我們得到的消息是,C羅的確是在例行訓練中有一些傷痛,但是我們認爲這是職業球員習以爲常的一件事情。利雅得勝利俱樂部有非常嚴格的體能恢復和訓練系統,據我們現在了解到的,C羅會參與這次利雅得勝利中國行的所有賽事。”

主辦方接受採訪確信C羅會出場亮相 圖/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公衆號

展开全文

隨後在1月22日晚間,C羅與利雅得勝利隊參加了本次中國行的歡迎晚宴。“C羅敬酒”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晚宴主持人還特意直播闢謠稱,當晚C羅舉杯飲用的是菜單中的一道“銀耳雪梨湯”。

但1月23日下午,關於C羅因傷無緣中國熱身賽,比賽有可能延期或取消的消息突然傳开。有多家轉播平台的足球解說員透露,自己接到了比賽取消的通知。原定於當日下午進行的相關新聞發布會直接取消,到了晚間20時30分,“靴子落地”的官方消息姍姍來遲。

一位接近長信傳媒的知情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C羅受傷是公开信息,最早在1月19日左右披露,此前無論是沙特還是國內媒體都曾經發布過相關內容。當時就有部分球迷質疑,C羅能否在隨後的中國行比賽中出場。

知情人介紹稱,主辦方出於賽事票房、口碑,甚至是與C羅出場有關的“商業協議”等多方因素考慮,對外宣稱C羅能上場比賽,最終造成前後說法不一,危機公關失控。

“本次利雅得勝利隊中國行早早敲定,圍繞C羅的宣傳很早就已經發布出去了,可如果主辦方賽前就公开說C羅沒法上場,還有誰會买票呢?”該知情人表示。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主辦方關於退票的相關舉措,在球迷和體育產業人士看來還算“靠譜”。有球迷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自己收到相關票務平台發來的退款短信,後續有待進一步處理。

C羅很生氣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雖然在發布會上C羅表示自己這是第八次到訪中國,甚至稱中國是自己的“第二故鄉”,但是在短短幾天中,仍然發生了不少令C羅不快的事情。

首先是由C羅受傷導致的出場問題。知情人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稱,C羅的傷病雖然是偶發事件,但不是隱私信息,而且已經既成事實。主辦方在知情的情況仍然不遺余力地“努力做工作”,甚至在某個見面場合勸說C羅“要爲了球迷上場比賽”,這讓C羅頗爲不滿。

以如今國際足壇的慣例,俱樂部對待運動員傷病的理念更多的是“以人爲本”。除非是一些重大比賽球員本人表示要咬牙堅持,剩下的情況還是要以醫療團隊的判斷爲准。在這種此類商業比賽中帶傷出場,對於絕大部分職業球員來說,都不是必須的。

更重要的是,此前C羅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今年自己將以39歲的高齡,第六次率葡萄牙國家隊參加將在德國舉辦的2024年歐洲杯,並且表示自己盡力爲葡萄牙再帶回一座冠軍獎杯。

所以在今年6月歐洲杯之前,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就將會是C羅在職業生涯末期最重要的任務。

此外,因爲“C羅敬酒”而登上熱搜的那場晚宴,同樣令C羅感到不適。在C羅看來,這個充滿了商務禮儀的場合,卻被主辦方出售了大量“席位”,購买者多爲網紅。網紅們花費了入場費後,利用直播等方式獲取利益。在整個晚宴中,C羅被籤名、合影、直播搞得不勝其煩。

登上熱搜的C羅“敬酒”照 圖/虎撲論壇

中國新聞周刊獲悉,在C羅本次中國行活動前,某電商直播平台曾通過中間人聯絡到C羅經紀人洽談直播帶貨事宜,最終由於商業化權益的分歧沒有談妥,該形式被C羅本人和經紀團隊拒絕了。

誰曾想,該直播平台又轉去與主辦方進行了聯合策劃,最終說服了利雅得勝利隊,以球隊名義進行直播帶貨。可是後來發布的宣傳海報中,又只有C羅本人與網紅搭檔的肖像,C羅與利雅得勝利俱樂部均對此非常不滿。

主辦方“內外脫節”?

事實上,有C羅和梅西坐鎮的商業足球賽,一直是不缺球迷“买账”的,這也是相關公司可以毫不猶豫不惜重金去獲得授權,做賽事運營的原因。

梅西率阿根廷隊在2023年6月於北京工人體育場迎战澳大利亞,獲得滿堂喝彩並且實現盈利,讓業內外相關公司信心倍增。

然而在復制這條“生財之道”時,卻意外頻發。梅西與邁阿密國際隊中國行,以及C羅與利雅得勝利中國行,均遭遇重大變故。梅西的球賽信息已經官宣,但是被迫取消,C羅人已到中國,比賽仍然“推遲”。

可想而知的是,相關主辦公司一定程度上都背上了“必須盈利”的包袱,運作上也存在“內外脫節”的情況,廣遭外界詬病和質疑。

據體育產業生態圈此前的報道,利雅得勝利隊中國行的單場出場費約爲1100萬美金(約合8000萬人民幣)。通過相關票務平台信息和深圳大運中心的容量粗略測算,C羅中國行賽事需要賣出5萬張門票(官方標價分爲6檔,最低380元,最高4580元),均價達到2000元左右才可以覆蓋成本。

前述知情人士介紹:“最开始的預售階段,C羅比賽的球票銷量還不錯,但到臨近比賽前,其實各銷售渠道上還是有不少高價位的余票,並且有一些打折票出售。所以票房收入到底如何現在不得而知。而就整個項目而言,票房收入或許還不是最主要的,B端的招商收入更爲關鍵。”

體育業內的說法是,本次賽事不少贊助商的投資都與C羅出場“掛鉤”。如果C羅無法出場強行辦賽,主辦方或許賠得更多。所以C羅中國行延期而不是取消是否與此相關,因涉及商業機密當前無法證實或證僞。

在賽事運作方面,廣東省卓建律師事務所文娛體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丁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涉外商業體育賽事過去其實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近年來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無論是在辦賽層面,還是商業开發層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羅球迷手持球衣合影 圖/視覺中國

“對內而言,辦賽首先是要注重流程合規。任何引進的商業體育賽事都屬於大型活動,需要有各級部門的審批,工作協同。相關的立項工作、售票、營銷等,都需要留足檔期和周期,切不可以豪賭的心態,不按流程冒風險。”

“對外而言,中國的體育產業人士需要和外國同行‘同頻對話’,在營商理念和合約方面達成一致。”丁濤表示,“當下,對於足球和一些體育項目,中外的理解由於環境的不同存在差異。例如外國球隊普遍很純粹,在商言商,接觸的時候,外國的理解普遍是過來踢一場友誼賽、熱身賽,和中國的強隊過招,順便來开發一下中國市場。外國人也知道中國是看重明星效應,但是他們的本意還是以足球爲主,或許不愿意僅僅將其包裝成爲一個粉絲見面會,用娛樂化的方式去運營。”

“另外,當前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大行其道,外國球星參與其中,能獲得很好的流量效應的確不假。但外國球星的契約精神,版權意識很強,肖像使用的條條框框,相關的商業權益,在合同籤字前可謂是‘錙銖必較’。反觀很多網紅、平台有太多‘低成本蹭流量’的行爲,會讓外國人覺得咱們的商業不規範,不規矩,難持續。”丁濤指出,其實,體育產業的相關商業行爲和作爲,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體育的形象”。

作者:葉珠峰



標題:C羅不滿主辦方不踢,都散了吧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513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