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象娛樂

文丨梁嘉烈

“冠軍只有一個,爲什么不能是我。”

1月26日,愛奇藝體能綜藝《勢不可擋》“最強身體”誕生,吳潤華在TOP5最終爭奪战中突出重圍拿下冠軍,這一結果也在多數觀衆的預料之中。畢竟從八角籠歷經七八波車輪战後仍“超神”發揮,到後面一路上過關斬將,吳潤華的實力外界有目共睹。

行至收官,《勢不可擋》的熱度和觀衆口碑也迎來了新峰值,貓眼全網綜藝熱度榜前二、抖音#勢不可擋 主話題播放達到8.1億次。

同時,從微博熱議的#勢不可擋年度總冠軍吳潤華#、#勢不可擋周淑怡仰臥起坐400個#等話題中,觀衆“這陣子看這檔體能綜藝真的很過癮”、“總決賽看得熱淚盈眶了”等評價來看,在當下體能綜藝的激烈競爭中,後發的《勢不可擋》也以自身的獨特優勢守住了口碑高地。

作爲國內綜藝市場難得的新亮點,體能綜藝在2023年扎堆湧現。如今,熱度口碑雙收的《勢不可擋》收官,我們也能站在復盤的視角,從競技性與娛樂性的平衡、人物群像的塑造與價值內核的挖掘等多方面,重新探討“何爲體能綜藝的解題範本”這一問題。

爽、燃、刺激同在

硬核題材還得上“硬菜”

從《勢不可擋》首期的彈幕來看,不少觀衆聽到有一百位選手參賽時,紛紛猜測選手入場介紹與互動恐怕就要佔據整整一期的時間,但事實上,節目並未鋪墊太久就直接進入了高能對抗環節。

縱觀十期節目,快節奏、90%多的鏡頭聚焦比賽本身、最大化呈現“熱血”“對抗”“燃”等核心要素,是《勢不可擋》身上最鮮明的特徵,也是節目對體能綜藝背後的垂類受衆追綜剛需的回應。所謂剛需,指的便是純競技對抗帶來的最直觀的荷爾蒙衝擊與爽感、刺激感,但如何通過賽制張弛有度地滿足觀衆剛需,也是一門技巧。

展开全文

從縱向視角來看,《勢不可擋》的賽程安排是循序漸進式的,即從個人對抗到雙人战再到團战,一步步拉升比賽的焦灼感。比如在前三期的個人賽中,搶沙包環節選手間肌肉與肌肉的碰撞已經看得觀衆腎上腺素飆升了,但第四期开啓團战後,充滿壓抑感與原始野性的巨型八角籠,又讓這場體能較量的激烈程度直线上升。

節目制片人譚娜接受採訪時曾提到,體能對決是《勢不可擋》的絕對核心,但同時,從不同角度切入考察選手的綜合能力也是關鍵。於是,在循序漸進的賽制中,一百位選手的對抗也逐漸從單純的體能對抗,走向了集體能、意志力、精神力、腦力等於一體的綜合對抗。

比如在手拉手項目中,相比於巴雅爾隊面對情侶組合時的絕對碾壓優勢,竺昕瑩、張逍逸隊與陶智、宋沂霖隊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懸殊,後者之所以落敗,某種程度上是輸在了精神力與意志力。面對力量勝於自己的對手,張逍逸全程壓低重心全身發力,努力拖住陶智爲隊友竺昕瑩爭取時間,但宋沂霖後半程逐漸瀉力,身體姿態轉向了防御與自我保護。

如果說赤裸的肌肉碰撞“燃”在人類對絕對力量的原始崇拜,那信念與意志的交鋒詮釋的便是 “英雄熱血”,團隊之間的腦力博弈指向的則是力量與智慧合力帶來的究極競技爽感。

在極爲考驗排兵布陣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八角籠、蹺蹺板等項目中,龐振傑隊的勝出能令觀衆熱血沸騰,就源於團隊間緊密無間的完美配合,“軍師”龐振傑作爲團隊靈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與隊員高效協作,最終拿下勝利。這種另類的“最強大腦式”鬥智鬥勇,以及競技場上強者間的雙向奔赴與無條件信任,無一不令人動容。

從橫向視角來看,《勢不可擋》對“熱血”“對抗”“燃”的呈現,也是通過比賽項目的強對抗性所實現的。十期以來,仰臥起坐、搶沙包、手拉手、开拍吧、八角籠、推箱子、進擊的巨木、追趕吧等項目側重點各有不同,如有的聚焦力量、速度、敏捷度,有的考驗的則是選手的耐力、靈活性、爆發力,但硬核與強對抗性是它們共同的特點。

在場內,《勢不可擋》在循序漸進的賽制中不斷挖掘選手們的上限與極限,強化對抗,在場外,《勢不可擋》持續刺激觀衆荷爾蒙的同時又不斷滿足觀衆動態提升的閾值,最終在場內外的雙重節奏把控下,最大程度放大了體能綜藝的看點與魅力。

兼顧專業性與娛樂性

便能從小衆到大衆

但若說一檔體能綜藝僅靠“刺激”“熱血”便能在市場站穩腳跟,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爲體能綜藝是一衆垂類綜藝中專業性較高的存在,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陷入“枯燥”“無趣”“高門檻”的誤區。

也是因此,如何平衡專業競技性與娛樂性一直是體能綜藝頭疼的問題。此次,《勢不可擋》給出的答案是在競技本位的基礎上弱化類型綜藝的門檻,並強化真人秀特質。十期看下來,雖然節目中比賽項目衆多,但選取的多是觀衆常見的便於理解的對抗項目,同時賽制也不復雜,這都降低了觀衆的入門門檻。

在真人秀特質強化上,《勢不可擋》的發力點較多,但最突出的無疑是“強化選手本身帶來的節目效果”與“通過變數放大節目的戲劇性衝突”。

從《勢不可擋》總導演王剛的相關採訪來看,節目組在選人上可謂下足了功夫,除了要通過專業的體能評估測試這一硬性要求,還暗設了不少軟性條件,如多樣化、親切可愛、能跑善動、熱情感十足等。制作前期就定好選手特質錨點,爲的便是確保百位選手能自然而然地擦出火花,在各種奇妙的化學反應中強化節目效果與看點。

在《勢不可擋》的舞台上,冠軍只有一個,但令人印象深刻的選手卻很多,如兩大搞笑擔當中二少年王玉釗、微笑男孩蔡鑫捷,如體型與性格“反差萌”自帶“綜藝張力”的巴雅爾、王林峰等。此外,幽默逗趣的洪宏星與洪祥鈞父子也是“活寶”,兒子一路喊着“超越星哥就好”,老爸則始終堅持“姜還是老的辣”,被彈幕打趣“好一個父慈子孝”。

再看通過變數放大節目的戲劇性衝突。首先,由於各項賽事利好人群不同,選手們的強弱也在浮動,這讓《勢不可擋》的勝負懸念拉滿,首輪內投TOP1選手王林峰在开拍吧環節落敗令不少觀衆咂舌,但站在場內專業人士的視角來看,作爲橄欖球運動員,王林峰的身體素質確實超一流,只是开拍吧對敏捷度和速度要求極高,並不利好他這種大體重選手。

其次,《勢不可擋》的變數也是由較高的賽制自由度決定的,在選手們可以自由選擇挑战項目與隊友對手的機制下,沒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這也催生了不少出圈名場面,如“坦克”巴雅爾以絕對力量終結比賽,拖着對手就像是在放風箏,如範宇翔和王年將成賽前放狠話環節直呼“拿捏比賽”,結果比賽一开始就被光速“打臉”,下場從“顯眼包”秒變“哭包”。

最後一層變數,來自愛奇藝的“百萬剪輯”。首期選手入場環節,樓嘉豪鏡頭並不多,這也使得他在仰臥起坐環節拿下第一成爲黑馬後,觀衆的驚喜感強烈了不少。這種“抑揚頓挫式”的剪輯手法貫穿《勢不可擋》始終,八角籠項目中楊睿的突圍、追趕吧項目中周麒麟的勝出,多多少少都讓觀衆意外,因爲他們前期在鏡頭中的活躍度均不高。

在強化真人秀特質上,愛奇藝下的功夫遠不止於此,可以說節目中處處皆是心思,比如首期把簡單的仰臥起坐玩出了花,加入水流衝擊不僅增加了項目難度,也成功抓住了時下熱門的“肌肉美學”風潮。當選手們爲了減輕負重紛紛脫掉上衣時,觀衆在彈幕高呼“這是我能免費看的嗎”,不得不說,《勢不可擋》是懂當代觀衆的。

以素人群像貼近普通人

體能綜藝鎖定價值錨點

《勢不可擋》總導演王剛接受採訪時曾說過,這檔節目的目標是“創新出真正打動人心、引人深思的真人秀”,這一出發點,決定了節目在體能綜藝賽道實現競技性與娛樂性平衡的同時,也要在內核價值上建立自身的獨特優勢。

《勢不可擋》的內核價值,聚焦的是“人”,更具體地來說,是普通人的熱血群像。在《勢不可擋》的舞台上,有奧運冠軍、武術人才、健身博主、退役武警、消防員、健美運動員,也有建築工人、摔跤運動員、籃球教練、大學生、古風模特、都市白領、說唱歌手等,行業多元化程度極高。

對一檔旨在助力“全民運動”的綜藝來說,聚焦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體能達人,首要價值自然是吸引更多人了解並喜歡上運動,不過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潛藏的深度價值內核,即走出以往體育綜藝的精英敘事,讓大衆看到“衆生相”,看到一個個真實自然的個體,從不同年齡、性別的體育達人身上投射自身情感。

《勢不可擋》中,確實有部分知名度較高的選手,如曾經獲得奧運冠軍的林躍、越野滑雪世界冠軍滿丹丹、Crossfit圈無人不知的楊桂全等,但諸如樓嘉豪、吳潤華、毛一嵐等,幾乎都是素人,樓嘉豪離开舞台時還在感慨“自己從來沒上過電視”。正因爲素人居多,《勢不可擋》才能在觀衆群體中實現強情感認同,那些普通人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努力拼搏的畫面,是每一個觀衆都能代入且爲之振奮的。

內投環節中不被看好的演員趙奕歡,相對缺乏專業對抗技巧和經驗,但對战實力強勁的周淑怡時,她拼勁全力的態度贏得了全場尊重;留學生王意捷在受傷的情況下仍堅持比賽,最終逆風翻盤;四十多歲的棒鈴運動領導者盧永利,面對一衆新秀時稍顯乏力,他雖然也在感慨體重與年齡的差距,但離場時還是擲地有聲地宣布“要回去做更好的自己”。

十期節目中最令鏡象娛樂印象深刻的場景,是7V7團隊賽中龐振傑隊的表現。當時四大战隊中龐振傑隊實力相對落後,隊員幾乎都是別的隊挑剩下的人,但他們依然毅然決然向千斤左右的巨木發起挑战,在對手已經勝出的情況下堅持完成了比賽。這種對抗不可能、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精神,或許就是“勢不可擋”真正的意義所在。

十期節目中,一百位選手留在舞台上的故事並不長,但他們帶給觀衆的鼓舞和激勵卻將延伸到更久遠的時間節點,在這個比拼情緒價值的時代,文娛內容能持續不斷向觀衆輸出正能量,便是最大的成功。回頭來看,《勢不可擋》的價值內核是非常多元的,它的焦點既在相對宏觀的普通人熱血群像,也在以往體育競技綜藝鮮少關注的女性力量。

節目百位選手中,周淑怡、竺昕瑩、毛一嵐等女性選手初上場時人氣都不高,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鬥中,她們憑借自身的實力與信念圈粉無數,無論是毛一嵐的“但也不是總是男生英雄救美的,也有可能是大姐護着小弟的”,周淑怡的“我想做的就是和男生拼一拼”,還是竺昕瑩在逆境中喊出的那句“我的靠山就是我自己,因爲我知道這場比賽,只有我才能拯救自己於水火”,都讓觀衆在《勢不可擋》的舞台中對女性力量有了全新的認知。

《勢不可擋》播出後,一衆素人選手也在火速出圈,如今,#王林峰抖音話題播放次數達到3721.9萬、#巴雅爾抖音話題播放達到2421萬、#吳潤華抖音話題播放達到1544.8萬,此外,樓嘉豪、竺昕瑩、王意捷、毛一嵐等選手也均收獲了較高的關注度。這些與節目互相成就的運動選手,或許也將在下一季繼續與觀衆見面,一步步成長爲體能綜藝賽道的“新星”。

鏡象娛樂(ID:jingxiangyuler)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台 ━━

━━ 視頻號 已入駐平台 ━━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標題:《勢不可擋》收官,體能綜藝的賽道立住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581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