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大家新年快樂!不知道大家這幾天喫好喝好了沒呢?

說起過年,對許多家庭來說,喝茶應該是過年的必備環節之一了。

無論是招呼客人還是一家人坐着聊天,泡一壺茶邊喝邊聊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那這時候有的品牌眼瞅着新年到了,覺得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營銷機會,於是它們果斷出手,制作了應節的新年廣告。

比如說東方樹葉三得利

展开全文

一個是剛發售就進入“最難喝飲料榜”Top3的農夫山泉親兒子,另一個則是日本老牌飲料商。

隨着茶飲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這兩家也是經常明爭暗鬥

比如東方樹葉去年就推出了新品“黑烏龍”,意圖和三得利一起競爭烏龍茶市場:

比如去年他倆就曾經打過價格战,互相降價以拉攏消費者:

然而還沒等三得利做出下一步行動,東方樹葉就因爲最近的一條廣告而遭到了“群嘲”

話說年關將至,雖然許多打工人都要幹到除夕,但在東方樹葉的廣告片裏,主人公早就帶上自己的家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家人一邊噓寒問暖,一邊進屋落座。

此時奶奶端出茶具,一聲“喝茶”,大家立馬圍上來等着煮茶,這通常也是過年招待客人的必備環節。

小孩在媽媽的指引下給爺爺奶奶端茶,幾個鏡頭勾勒出家人團聚的主題。

有一說一這個視頻的文案還是做得不錯的,包括但不限於:

過年的時間,就是一起喝茶的時間。

無論遠,還是近,坐下來講一講,這一年的事情。

有茶,就有聊不完的話。

過年一起喝喝茶,東方樹葉,中國茶。

那既然不是文案的問題,那是什么問題呢?

答案是泡茶的方式上。

一般家裏人圍坐在一起泡茶,都是用茶葉泡的,然而在這個廣告裏,裏面的人是用東方樹葉的茶倒進了茶壺加熱,再煞有其事地沏茶、喝茶…

都說潮汕人愛喝茶,讓我們來問問一位潮汕小夥伴,看看他對這個畫面的看法:

怎么說呢,不是說東方樹葉的茶不好,但咱中國人的習慣泡茶就是泡茶,泡茶不僅僅是爲了喝茶,還爲了溝通,爲了人情。

一壺熱騰騰的水衝入壺中,在等待茶葉泡开的時間,也是人們溝通交流的時間,更何況春節大家都有空,肯定有慢慢泡茶的時間。

所以拿出瓶裝茶來直接喝就不是春節這個場景合適的事情,拿出瓶裝茶來煮更有違人們的習慣

東方樹葉這個廣告無論調性還是畫面我確實都挺喜歡的,表達的內核也不錯、

但把瓶裝茶燒开請大家喝,還是讓我有點難蚌

其實在網上也有許多小夥伴試驗過加熱東方樹葉,而且效果還不錯,獲得了許多網友的好評,估計這也是他們宣傳組敢這么幹的原因之一:

類似的場景還有不少,比如一大家子坐在餐桌上喫飯,小孩子拿着東方樹葉給家裏人倒茶:

亦或者在一线城市打工的小夥決定要开車回家,於是他买了一箱東方樹葉黑烏龍打算帶回家給家裏人嘗嘗:

這些畫面算不上有多么離譜,但是有違和感,這種違和感會促使你思考,因爲正常情況在這種場景下,東方樹葉都不是該出現的東西

這就是東方樹葉這個廣告的問題所在:

原本“方便”是東方樹葉相比傳統茶葉的優勢,它的存在能讓一些因爲忙碌而沒時間泡茶的人能喝到好茶。

然而在春節這個場景上,一直都是傳統茶葉的主場,人們沒有理由,更沒有必要喝東方樹葉,更何況是把東方樹葉加熱再喝。

因此東方樹葉的這則新春廣告,多少就有點碰瓷的意思了。

其實它的廣告只要好好說“春節”和“茶”的關系,我認爲就已經很OK了。

既然能喚起人們對泡茶的關注,自然也能提高他們對東方樹葉的好感。

現在這么搞,就有點不上不下,尬住了的意思了。

那有的小夥伴就問了:

這東方樹葉有點小翻車,三得利抓住機會了嗎?

答案是根本沒有,在今年它們的新年廣告中,同樣出現了“用瓶裝茶泡茶”的環節,並美其名曰“老廣早茶”:

…拜托,老廣真的不會這么喝茶好嗎!

說回東方樹葉。

實際上,拋开這次廣告不談,東方樹葉的廣告在之前來說還是不錯的。

比如東方樹葉在2023 節氣系列發布立冬主題廣告片。

短片抓住人們對冬日的印象,描繪落葉暖陽、紅牆樹影等秋冬交替的場景,爲觀衆帶來冬日的一份暖意。

將濃鬱的茶香與冬日天寒日暖相融合,呈現一份立冬別樣的愜意溫和。

秋分主題的廣告更是YYDS。

整支短片沒有劇情,以桂花、月亮等意象鏡頭串聯了敘事,讓觀衆感受到淡然、靜謐的秋意。而桂花烏龍則作爲秋的一部分,自然出場。

大暑主題廣告,東方樹葉用視覺語言展現產品的使用場景和刻畫情感故事,以感性表達體現產品特點。

漫漫暑天,蟬鳴不歇,一對爺孫在樹下乘涼消暑。風吹來,樹上的果子掉落在孩童腳邊,綠枝泛起層層漣漪。

這裏因爲正值大暑,天氣炎熱,再泡茶已經不太合適,這時引出冰鎮的東方樹葉,則時機正好:

你說前面的廣告拍得多好,咋到春節廣告就有點拉了呢?

這個問題,估計就東方樹葉自己知道了。

對了希望三得利也耗子尾汁,好好反思。

往期精彩:



標題:東方樹葉和三得利的逆天新年廣告,把我笑飛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17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