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自杜康造酒开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而如今,酒作爲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領域。正值春節,美酒佳餚、慶祝新春、親朋好友相聚,餐桌上是怎么也少不了美酒助興。飲酒有講究,讓健康的“酒文化”充滿春節餐桌。

一、餐桌上的飲酒問題

勸酒、過量飲酒、空腹飲酒、多種酒一起混着喝、一口悶等,這些飲酒方式在餐桌上常見,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和水,幾乎不含有營養成分,以上這些行爲無疑對健康不利。

二、過量飲酒及危害

過量飲酒就是超出了適量飲酒的標准或可接受程度。如果將喝酒變成無法克制的渴望,不喝酒會出現身體、心理上的不舒服,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症狀,這就是達到了”酒精依賴“的程度了,應需要去醫院接受相應治療。

科學證明,經常過量飲酒會導致食欲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從而導致多種營養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嚴重時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有進一步發展成肝癌的可能。過量飲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腦卒中“中風”等疾病的風險,並可導致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的增加,危害個人健康和社會安全。如果酗酒,可能會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影響健康安全,甚至危及生命。

三、如需飲酒小建議

1.飲酒適量莫貪杯:從健康的角度來說,要少飲酒、小酌

怡情,大酌傷身。《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議成年人如飲酒,一天最大飲酒的酒精量建議不超過15克。喝酒的時候,可以根據酒精含量計算一下來把握飲酒量。

2.空腹勿飲酒:空腹喝酒時,酒精成分被快速吸收,不

僅容易喝醉,還容易造成胃部刺激和肝髒、胰腺損害以及酒精中毒。經常空腹喝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危險。可以在飲酒前喫一些牛奶和脂肪類的食物,或慢慢地邊喫邊喝,以避免加大酒精對身體的危害。

展开全文

3.喝酒低度爲宜。如無法避免喝酒,建議喝低度白酒、啤酒、紅酒,盡量少喝高度酒。

4.勿幹杯,容易造成急性醉酒。

5.不勸酒,對不飲酒的人,不要勸其喝。

四、飲酒禁忌

1.重點人群禁飲酒:兒童、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對酒精的危害更爲敏感,所以,兒童、青少年不應飲酒。對於孕婦來說,飲酒會增加胎兒身體缺陷風險,甚至誘發胎兒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婦也絕對不要飲酒。乳母不應飲酒,因爲酒精會通過乳汁影響嬰兒健康,進而影響孩子的某些認知功能。

2.喫藥飲酒應慎重:酒精可以改變許多藥物的反應,影響藥物的生物轉化,服藥期間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合理用藥,避免飲酒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特別提示:如果正在喫頭炮類藥物,對乙酰氨基酚片、降壓藥、阿司匹林、鎮靜催眠藥、抗癲癇藥、降糖藥等,如果飲酒,可能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一定不要飲酒。

3.患病飲酒要節制:患有痛風人群不要飲酒,因爲啤酒中含有嘌呤,葡萄酒和白酒中的嘌呤雖然很低,但酒精會促進嘌呤的吸收,而春節的餐桌可謂山珍海味應有盡有,這裏不乏有高嘌呤食物,飲酒則會增加痛風發生、發作的風險;有肝髒疾病如肝炎的人群不要喝酒,因爲酒精主要通過肝髒代謝,喝酒會加重肝髒負擔,不利於病情康復;有消化道疾病如患者不要喝酒,因爲酒精會刺激腸胃黏膜導致消化道出血;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也不能喝酒,因爲酒精會引起血壓升高,增加發生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另外,關於飲酒還要牢記一句話,开車不喝酒,喝酒不开車,平平安安出門,安安全全回家。

這個春節,就讓我們摒棄勸酒、酗酒、過量飲酒等不良傳統習俗,擁抱健康吧!

作者簡介

曹丹,沈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沈陽市健康教育專家講師團成員,國家健康管理師,遼寧省健康教育協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疾病預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校對:李涵

審核:佟霞

點個 在看 你最好看



標題:【衛健中心】春節餐桌,養成健康“酒文化”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188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