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主食的地位已漸漸動搖。在許多人眼中,主食成了導致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種慢性疾病的元兇,於是人人都效仿,每日少喫主食,有的人一整年都不喫主食。

但是,不喫主食真的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嗎?當然不是,宏韻中醫的林凱玲教授說不管喫下了多少酒食菜餚,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

林教授表示,主食是人體必須的營養之一,同時也是用以化生脾氣的物質之一。如果長時間不喫主食,很可能會造成脾胃虛弱,血液循環不暢,氣血不足,導致皮膚變得越來越差,頭發也會跟着掉光,尤其是女性,可能會出現貧血、閉經、卵巢萎縮等情況。

說來說去,五谷究竟有什么?

展开全文

林教授說五谷主要是指稻、黍、稷、麥、菽這五種谷物。

其中,稻就是咱們常喫的大米,色白入肺,能滋補肺和大腸,使人肺氣足、胃氣和。不過,現代的大米都是經過精加工的,這樣精細的東西雖然口感好易消化,但是,喫得多了,你的腸胃就會慢慢變虛弱。

所以在平時的三餐中要適當的加入粗糧,但是粗糧和雜糧的種類太多了,該如何選擇?林教授給大家介紹一些粗糧。

1、小麥

林教授說在五行中,小麥是入肝膽的,且具有升發之性。經常感覺胸悶、胃脹、內心鬱怒壓抑的人可以多喫小麥。

麥子能養肝氣,其胚芽具有很好的升發之氣,特別適合肝鬱的人。又因爲入脾胃,能喚醒麻木不振的脾胃。有些人脾胃虛弱且肝鬱比較重,不能隨便用疏肝的藥,可以試試喫點小麥胚芽。

2、燕麥

林教授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燕麥屬土歸脾,能很好地濡養脾胃、潤腸止汗。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燕麥,來緩解便祕的症狀。如果經常出現自汗、盜汗等情況,也可以常用燕麥和粳米一起煮粥,能起到補虛斂汗作用。

3、黑小米

林教授指出,黑小米,不僅保留了小米原有的補虛損、健脾胃、清虛熱等作用,又因色黑入腎,故對腎髒也有很好的滋養作用,可以滋陰養血、烏發防衰,尤爲適合孕婦、嬰幼兒以及病弱體虛的人群食用。

4、藜麥

林教授表示,中醫認爲藜麥性平,不寒不燥,性質溫和,因此大多數人群均可放心食用。

如果你有溼疹、肥胖、血脂偏高等問題,大多是由於體內有溼邪,溼氣阻滯氣血經絡,人體代謝受到影響,體內多余的垃圾便堆積在身體排不出去。平時就可以多喫點藜麥。



標題:林凱玲教授:主食喫不好,脾胃壞得早!多喫這4種谷物,能健脾疏肝、潤腸利溼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444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