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生命這樣的旅程,要用多少淚水來完整……”

如果你腦內自動響起了歌聲,恭喜你,也中了名爲《周處除三害》的毒。

在春節檔合家歡電影告一段落之際,沒想到這樣一部怪誕的電影反倒成了內地觀衆的爽口良藥。它尖銳犀利又帶了點無釐頭,就連片中一首邪教插曲都能無心插柳成了無數網友的新洗腦神曲。這樣的《周處除三害》,很難不讓整個電影行業喜出望外。

客觀來說,盡管有優質先期口碑傍身,《周處除三害》在台灣本土市場卻算不上太過亮眼的項目。然而這部影片卻在內地市場成了近年罕見的“台產黑馬”,自點映階段起票房口碑一路飆升,甚至在上周末一度票房逆跌,乘着強勁勢頭有望一路奔向5億票房大關。

究竟是什么,俘獲了挑剔的內地觀衆的心?

好內容無懼冷开局

對於任何一部影片而言,能夠被觀衆所選中必然要有其稀缺性,這一次也不例外。

在我們看來,《周處除三害》正切中了內地觀衆對“尺度電影”的需求痛點。

如何定義大尺度影片?

以去年同樣備受關注的兩部“大尺度國產影片”《堅如磐石》《涉過憤怒的海》爲例,二者皆是通過選題深度以及劇情奇觀以突破現有的內容界限。但這兩部影片依舊是建立在主流國產電影敘事體系下,因此“尺度”爲觀衆帶來的新鮮感是有限的。

而作爲台灣影片的《周處除三害》首先在創作基因上就注定了與上述兩部影片的差異性。

台產電影在大陸上映數量稀少、出圈較難,台式大尺度犯罪片對於很多觀衆來說原本是新鮮的。更別說這部影片雖是一部黑幫題材電影,主角陳桂林身處黑幫卻未像大部分影片一樣卷入幫派紛爭,而是在被診斷出絕症後意圖“出人頭地”,踏上探尋自我價值的道路。

展开全文

他依舊是一名徹頭徹尾的惡人,卻又用以暴制暴的手法除暴安良。劇本層面善惡邊界的模糊與反套路的劇情走向,在過往同類國產影片中極少出現。這也是內地大銀幕一直以來存在的內容空白。

而與此同時,影片後半中加入的邪教元素及血腥場面更是讓《周處除三害》有了cult片一般的特別韻味。一群身着白衣的邪教徒在聖潔的禮堂中虔誠吟唱,陳桂林面帶微笑血洗全場,當鏡頭拉向牆上的聖人畫像,場面怪誕荒謬,隱喻點到爲止,恰好讓觀衆回味無窮。

新鮮感的另一面,是《周處除三害》依舊保留了充分的內地觀衆共鳴點。

這部影片脫胎於《世說新語》中的古文典故,在劇情結構上基本保留了全貌。完完全全的中式故事內核,匹配片中出現的大量傳統元素以及濃厚宗教信仰情節,對於內地觀衆而言其實並不陌生——盡管這些內容過往幾乎不會出現在內地大銀幕上。

與此同時,在影片中我們其實也能看到不少內地觀衆熟悉的香港黑幫片元素。事實上《周處除三害》是香港導演黃精普第一部在台灣編劇執導的影片,他原本就擅長通過暴力美學、動作場面來進行敘事。

《周處除三害》毋庸置疑也具備港式“爽片”的特點。影片中出現了很多內地觀衆喜聞樂見的動作橋段,尤其是在除第一害“香港仔”時,整體的劇情設計與敘事手法都與經典黑幫題材港片如出一轍。

甚至是收獲贊譽最多的邪教靈修場槍殺段落,在女生彈唱聲中緩慢槍決邪教徒的橋段也讓人莫名能夠聯想起吳宇森導演的經典電影橋段。化用經典呈現出新的效果,亦是一種巧妙的創新。

在我們看來,這也是爲什么《周處除三害》能夠比近年其他同類型台灣影片更能夠受到大陸觀衆的喜愛。

一個最好的對照案例就是2021年上映的大陸台灣合拍犯罪片《緝魂》。相較於由香港導演執導的《周處除三害》,這部由全台灣主創陣容打造的影片擁有更純正台味,張震以及張鈞甯兩位主演也都是具備較高國民度的知名優秀演員。

而這部融入科幻元素的犯罪題材影片不僅在第58屆金馬獎中斬獲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三個獎項,台灣本土票房也突破了5000萬新台幣,獎項及市場表現均優於《周處除三害》。

不過這樣一部優質項目在大陸市場卻只獲得了不溫不火的市場反饋,累計票房1.11億元,豆瓣評分也僅有6.8。

因此《周處除三害》的脫穎而出並不只是在於其自身的稀缺性,內容層面與大陸觀衆的合拍,更決定了它能夠變成一部“對胃口”的台灣引進片。

大盤空窗,創造天時地利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加成則是源自市場大盤。

《周處除三害》恰好選中了春節後“冷檔期”的起點。此時市場剛好處於新片未進的空窗階段,大盤中只剩幾部春節檔頭部影片苦苦支撐。因此這樣的市場環境對於《周處》這種有好品質傍身的中等體量影片而言是極爲寬松有利的。

影片片方也較爲准確地做出了宣發判斷。

可以看到,在正式公映的前一周,《周處除三害》率先於2月24日、25日的14點-16點在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十個高线城市开啓點映。

有金馬獎及台灣優質先期口碑加持,有不少影迷觀衆都慕名而來,僅在點映兩日就將影片豆瓣評分從8.1送至8.4(現已回落至8.2分),創下今年內地上映電影最高分與近十一年犯罪動作華語電影最高分,爲《周處除三害》後續突圍奠定了堅實口碑基礎。

此時片方選擇乘勝追擊在2月27日至2月29日18時-20時黃金時段追加全國點映,則進一步鞏固了《周處除三害》的優勢地位。甚至在這個階段出現的“換盤事件”,也不僅沒能影響廣大觀衆的觀影熱情。反而爲這部影片帶來了額外的話題加成,驅動更多觀衆抓住時機盡早走進影院。

而在影片正式公映與流媒體資源釋出後,經過嚴苛觀衆的仔細比對,也意識到了換盤並未影響到這部影片的精彩。因此在映後該片票房不降反升,在3月3日周日還罕見地上演了平票房逆跌。

歸根結底,《周處除三害》並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影片。從商業性角度,能夠勝過《周處除三害》的台灣影片比比皆是,而在主題深度方面,超越《周處除三害》的人文大片也不難在近幾年台灣市場中找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影片熱映期間,台灣導演錢人豪還在微博發出相關資料稱《周處除三害》涉嫌抄襲其於2015年構思並創作的原創劇本《無法無天》。目前錢人豪稱已對《周處除三害》提起控訴,法院尚未作出裁決,而《周處除三害》導演黃精甫也早在去年10月就已經發文否認抄襲。

可偏偏是這部不那么完美的影片,在春節檔結束後大盤極度蕭條之時,在恰到好處的時間節點來到內地市場,依舊成爲了許多內地觀衆的近期觀影首選。

這或許便是獨屬於《周處除三害》的“天時地利人和”。

而在這部影片背後,我們也再一次看到了內地觀衆對於好內容、新內容的迫切渴望。



標題:內地觀衆太需要一部《周處除三害》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700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