燜罐肉是阿新的老家—信陽的傳統特色名菜,聽老人們說舊社會時家裏窮,不常喫得上肉,於是就攢錢到過年時买一些肉,爲了存放起來平時也可以喫上肉,就經過簡單加工做成燜罐肉,其中是把豬油和五花肉都燜起來了,存放至陰涼幹燥的地方可以放一年都不會壞,醃制過的燜罐肉比新鮮五花肉直接炒制的口感更鹹香、有嚼勁兒,也就一直流傳至今仍深受歡迎,從地道信陽人每年臘月每家每戶必做,到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朋友了解並想喫到,阿新從小喫到大,直到現在喫到燜罐肉依然是滿滿的家鄉的味道,今兒個就爲大家分享下地道燜罐肉的做法。

食材:五花肉、粗鹽、八角、青花椒、白酒。

制作方法:

1、首先准備5斤五花肉,先切成2釐米寬的肉條,然後在肉條的一端扎個小孔,再穿進去一根繩子,穿繩子是爲了在風幹時方便懸掛,做悶罐肉需要經歷醃制、風幹、清洗、熬油、保存這幾個過程。

2、接着准備醃料:鍋中加入200g粗鹽、10g八角、10g青花椒,青花椒在這裏起到初步去腥的作用,在鍋中一直小火炒出香味即可。然後准備50g60度左右的純糧食酒。將准備的白酒倒入盆中,反復翻拌讓肉條充分吸收,這種高度白酒能使演出來的肉更香且可以進一步去腥。再將超好的粗鹽和香料倒入盆中,利用翻拌、捏揉的方式反復揉10分鐘,讓肉條的每一部分都充分吸收鹽分;

展开全文

3、充分拌勻後蓋上蓋子,放置陰涼幹燥處醃制3天,期間要將肉條翻一下面,做燜罐肉與做臘肉的前期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醃制和風幹的時間要縮短很多。3天後將醃制好的肉條取出,放在沒有陽光中直射的地方,自然風幹7天時間;

4、七天後將風幹過的肉條放入溫水中,反復清洗3-5遍,要將表面徹底清洗幹淨,洗淨後切成麻將大小的肉塊,可以盡量切大點,因爲熬油後會縮小很多,正常10斤五花肉能做出來4斤左右的五花肉。全部切好後准備一口炒鍋燒熱,然後倒入肉塊全程小火慢慢翻炒,熬油的過程差不多需要40分鐘左右,期間一定要一直翻拌,使其均勻受熱,這個過程肉塊會慢慢地出油,顏色也在开始變化;

5、待肉塊表面顏色金黃,表皮焦脆時即可關火,最後稍微放涼即可盛入陶瓷罐中保存了,一定要連着熬出來的豬油一起倒進去,這樣才能長期保存,做好的悶罐肉可以隨用隨取。



標題:五花肉最有“鄉味兒”的做法,裝罐能保存一年不壞,香而不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7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