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雨水多,持續時間長,很多人會出現嘴巴不爽利、舌苔厚膩、身體沉重、皮膚出油、大便不成形等問題,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介紹,所謂的“溼氣”,通俗來說,就是身體沒能及時代謝出去的水,而之所以沒代謝出去,一個是因爲溼氣太重,超過了代謝能力;另一個則是代謝能力太低,身體運化不出去。

廣東人都愛的五指毛桃就是很好的除溼煲湯料,除溼又不傷津液,還能幫助脾胃健運。

五指毛桃補力平緩,不上火,容易補得進去,什么樣的脾虛之人都可以喫,也很適合孩子。

日常在飲食之中加入五指毛桃,就可以補充和加強身體內“氣”的力量,推動身體水溼的運行,提高脾運化水溼的功能,達到化解溼濁、痰濁的作用。

黃穗平教授推薦兩道用五指毛桃煲的養生湯,非常適合春季飲用。

五指毛桃陳皮生姜煲脊骨

材料:

展开全文

豬骨250克,五指毛桃50克,陳皮1瓣,生姜3片,食鹽適量(2-3人份)。

做法:

先將脊骨洗淨、焯水,與五指毛桃、陳皮、姜片一起放入鍋內,倒入溫开水,大火燒开,改小火煲1個小時,調味即可。

點評:

陳皮擅長通暢氣機,能理氣運脾、燥溼、行氣解鬱。五指毛桃搭配陳皮,能增強化解寒溼痰飲的作用。適合脾虛溼困、寒溼重、喉嚨總有痰、舌苔白厚膩、抵抗力差、虛不受補的人群。

五指毛桃茯苓赤小豆湯

材料:

五指毛桃、土茯苓、赤小豆各30克,豬骨或瘦肉400克,生姜適量(2-3人份)。

做法:

湯料洗淨,浸泡15分鐘;豬骨或瘦肉焯水後,放入湯煲,大火煮沸轉小火,煲約1.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點評:

五指毛桃搭配土茯苓,有健運脾胃、解溼熱的好處。適合身體困重、肝膽溼熱、火氣盛、溼熱重、舌苔黃厚膩的人群。

文 | 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圖 | Pixabay、羊城晚報資料圖



標題:用它搭配煲湯喝,一掃身體溼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904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