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間,電視劇《追風者》央八兩集首播,愛奇藝4集上线。基於已經可以觀看的全部上线劇情來論,這部電視劇的氣質明確,屬於娓娓道來式,在不慌不忙當中,爲觀衆們呈現角色精神與時代精神。因此,該劇的“三求”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求老上海味道,求草根崛起,求中國精神。

先說求老上海味道。

我想,觀看這部電視劇的劇迷們,肯定會被开局的上海弄堂內容和一些配樂內容吸引。以往的諜战劇作品,大多是橫店拍攝,都是司空見慣的場景,不會像《追風者》這么細致入微地找老上海的味道。這次的《追風者》,在地域寫實上,着墨、用力都很多。

按理說,一個講故事的諜战劇,是不太需要求地域背景味道的。顯然,這次的《追風者》志向,不僅僅在講諜战故事,更在於想要講一個基於真實時代地域背景之下的故事,可能,講人的屬性,要大於了講故事。電視劇的高級狀態,便是講故事之上的講人。這種求老上海味道,尤其是弄堂味道,應該就是爲講人服務的。

再說求草根崛起的氣質。

如果說用弄堂展开地域背景,還是寫人的一種技法的話,那《追風者》在第2集和第3集當中的部分着墨於人的內容上,則是求一種觀衆們對於角色的時代認同感了。在《追風者》的开局劇情當中,男主角是一個貧寒子弟,從鄉下來到上海,想要憑借自己的能力謀生活,然而,因爲家庭住址的原因,無法在大上海獲得穩定的工作。這個設定,顯然是扎心的。

展开全文

《追風者》的編劇把角色拉到了一種草根的狀態上。這種角色狀態,是最容易獲得觀衆情感認同的。看男主角的求職之路,大家能否想到自己初來城市打拼時候的樣子呢?而弄堂和草根,相得益彰。市井弄堂的人情溫暖,加上上海職場的寒風刺骨,恰好形成了一幅草根試圖崛起的畫卷。這些內容,其實是給稍後的劇情故事蓄積動力勢能。

然後說求中國精神。

這種求精神的敘事,在《追風者》的第3集當中,开始廣泛出現。尤其是兩位男主之間的再次面試的對話當中,有着濃鬱的家國情懷。亂世當中,有這份情懷在,注定男主以後要投奔光明的力量。而《追風者》更爲有趣的地方則在於,寫角色精神的時候,不忘寫角色的生存,尤其是這種舉步維艱生存狀態之下的精神。

拿不到文憑,因爲地域出身問題得不到像樣子的工作等等,這都是男主角正在面對的窘迫的生存現狀。而在這種境遇之下,他依舊心存着更大的家國抱負,這本身就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認爲這部《追風者》不是簡單的諜战劇,而是講個人生存與家國命運的電視劇作品。能講這些的,才是優質劇的底色。

最後說王一博的表演。

按理說,這位青年演員的表演是不需要說的。在《追風者》當中,王一博的表演合乎角色邏輯,在角色之外,已經看不到演員或者明星了。這種情況之下,其實更應該專注於聊角色,而不是聊明星演員了。我之所以想聊一聊王一博的表演,實在是因爲,可能還會有些許網友帶着有色眼鏡看這位青年演員。

《追風者》當中,男主角是一個鄉下來的草根,有着才華,但卻懷才不遇,尤其是這種貧寒子弟的設定,非常容易獲得大家的認同。在王一博的表演當中,草根與貧寒,被傳遞的非常明確。比如說,王陽飾演的男主說要寫信推薦他是另一家薪水高的銀行的時候,需要男主這個貧寒子弟給表情了,這個表情,是多個層次的,且是變化的。王一博對這個戲份要求的實現就非常好。

同時,需要指出一點,因爲男主是貧寒子弟,所以,在角色表演上,需要有一種貧寒子弟的青澀感。這一點上,王一博實現的也好。這個角色,不能表演太滑了,不然,就失真了。我看不出這位演員有表演上的問題。哪位劇迷能看出來,還望指正我。

綜上,我認爲《追風者》是一部娓娓道來的電視劇,雖然是諜战故事,但重角色,重精神,在後續的劇情內容當中,應該會有更多出彩的內容。老編我會持續追劇,持續發布個人見解,拋磚引玉,期待大家更專業的看法。(文/馬慶雲)



標題:《追風者》央八首播,求老上海味道,求草根崛起,求中國精神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224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