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雜志全媒體記者 岳雷

春天,孕育着生機。但對上市公司青海春天(600381.SH)而言,這個春天充滿了危機。央視3·15晚會如同一面明鏡,讓其旗下高端白酒品牌聽花酒涉嫌誇大宣傳、虛假專利等問題無所遁形。隨着事態不斷發酵,聽花酒品牌營銷背後的幕後推手及其資本運作手法逐漸顯現。

高端白酒神話“一地雞毛”

“上天賜予飲者的巨大恩惠”“开啓中國白酒再釀造時代”“世界酒史的裏程碑”······聽花酒自2020年上市以來,以一系列驚世駭俗的廣告語及每瓶酒最低5860元、最高5.68萬元的售價,塑造了高端商務白酒的“人設”。

與此同時,聽花酒源於“神仙托夢”的故事也噱頭十足。據其官方網站描述,聽花酒的誕生源自創始人張雪峰的一場夢。在夢中,他遇見一位白衣老者,腰系金繩、手拿拂塵,向他傳授了某種靈感。受到啓發的張雪峰,歷經多年研發了聽花酒。

爲了不辜負這瓶“好酒”,聽花酒營造一種“全感官”品酒體驗:引導客戶在依靠人體視覺、嗅覺、味覺的基礎上,將聽覺、觸覺引入品鑑中,並宣稱“好酒可以被聽出來”。爲了增添“高科技”含量,聽花酒特意邀請包括“偉哥之父”斐裏德·穆拉德在內的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首席科學家。然而,據媒體報道,這幾位“大咖”的研究領域與白酒行業並不沾邊。

此外,聽花酒品牌所屬公司於2022年12月公布的名爲《酒精和涼味劑的組合物在調節性功能、保護心腦血管系統、促進肝細胞再生、抗腫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質量上的用途》國際專利,受到專業人士廣泛質疑。

在聽花酒營銷過程中,這瓶酒的功能被銷售人員描述得“非常強大”,不僅能壯陽、回春,還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調節心腦血管,甚至還有抗癌、促進肝細胞再生之功效。聽花酒營銷團隊將一系列“神奇元素”植入品牌故事,營造出聽花酒尊貴、稀有的調性。然而,在今年央視3·15晚會的“重錘”下,聽花酒的故事稀碎一地。

▲3月17日,位於四川成都的某聽花酒體驗店標識已被遮蓋,該店已暫停營業 CFP

在資深職業投資人廖明眼中,這種“講故事”式的營銷策略不足爲奇。3月25日,他對《法人》記者說:“講故事是資本市場不可缺少的元素,好故事有可能預示下一個市場風口。但故事也分優劣,不是所有故事都值得資本追逐。”

展开全文

“如果知名品牌涉嫌誇大宣傳,不僅生命力短暫,還可能觸發違法違規等風險。”廖明表示,對於職業投資人來說,資金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定位於高端白酒的聽花酒,如今在回收市場表現如何?3月26日,記者走訪了北京一家煙酒回收店。該店老板表示,聽花酒定價離譜,產品營銷重在制造各種噱頭,大多數行內人不敢回收。

央視3·15晚會播出當晚,聽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收到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工作函。同時,電商平台紛紛下架聽花酒系列產品,證監會檢查組迅速進駐該公司,對其展开全面監督檢查。隨後,青海春天在公告中坦承“公司可能存在被有關部門處罰的風險”。曾經的“神話品牌”,如今“一地雞毛”。

營銷鬼才的資本運作

聽花酒的故事,確實讓人“上頭”。但回顧其營銷軌跡,可以看到復雜的“資本騰挪”。作爲青海春天法定代表人,張雪峰無疑是核心人物。他身兼董事長、總經理以及產品總設計師數職,手握公司運營、產品推廣及銷售網絡建設等方面的最終決策權。

青海春天被稱爲“蟲草第一股”。在聽花酒之前,張雪峰曾成功操盤“極草”項目,並推動青海春天借殼上市,一度在業界掀起波瀾。

據了解,“極草”項目同樣將目標客戶鎖定高消費群體。當時,張雪峰描繪的客戶畫像是家庭流動淨資產 (不含房子、車子)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高端消費者。與之匹配,“極草”系列產品的定價極爲昂貴,每盒售價最高達29888元。與聽花酒的故事類似,張雪峰稱其與冬蟲夏草的結緣源自一段離奇故事。

“極草”品牌推廣文案顯示,張雪峰自稱在意外發現冬蟲夏草蕴含神奇療效,於是決心投身“以高科技手段實現珍稀自然資源合理开發與可持續發展”的事業中。爲此,他從一家知名律所離職,全身心投入青海春天的創立與運營,將冬蟲夏草與自己的商業帝國緊密聯系在一起。

2009年,正值冬蟲夏草市場發展如火如荼,青海春天推出主打“可以含着喫”的“極草5X”蟲草純粉含片。借助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和神乎其神的故事包裝,“極草”迅速成爲市場寵兒。盡管當時不乏對“極草”產品涉嫌虛假宣傳的質疑聲,但很快被張雪峰投放的海量廣告淹沒。

接下來的幾年,“極草”在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青海春天業績實現驚人的飛躍式增長,2013年營業收入飆升至20億元。爲了進一步擴大“蟲草帝國”的業務版圖,張雪峰於2013年設立西藏榮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西藏榮恩”)。隨後,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股權變動,西藏榮恩成爲青海春天的控股股東。

“這次看似簡單的操作,實則是一個涉及股權變動、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的復雜案例。”廖明指出,通過此次股權變動,青海春天增強了資本實力,其業務重心徹底轉向蟲草業務,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蟲草市場的領導地位。通過資本布局,青海春天將觸手直接伸向冬蟲夏草的重要產區,深入整合了冬蟲夏草的全產業鏈資源。

“極草”業績穩固後,張雪峰迅速推進青海春天上市計劃。2015年,彼時的A股上市公司ST賢成披露資產重組方案。該公司將原有業務出售的同時,發行股份購买青海春天資產。在此次交易中,ST賢成作價39.2億元,通過非公开發行股份的方式購买西藏榮恩、肖融、盧義萍等合計持有青海春天99.8034%的股份。

經過一系列股權置換,ST賢成控股股東由青海國投變更爲西藏榮恩,實控人也發生變更,上市公司正式更名爲青海春天。A股市場“蟲草第一股”就此誕生。

青海春天上市僅一年,“極草”含片便因砷含量超標被當時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勒令停產,青海春天的“蟲草帝國”开始崩塌。隨後兩年,其蟲草業務收入暴跌,縮減幅度超過10倍。主營業務衰敗,導致青海春天股價大跌,市場資金紛紛撤離。輝煌時期,“極草”的零售價曾高達1054元/克。

“極草神話”折戟後,張雪峰並未偃旗息鼓,而是努力尋找下一個“極草”。據媒體報道,青海春天2018年進軍白酒行業,先斥資3385萬元收購了關聯方西藏聽花酒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2020年11月更名爲西藏春天酒業有限公司(下稱“西藏春天”)。隨後,聽花酒橫空出世,此舉被認爲是張雪峰开啓了“二次創業”。

天眼查APP顯示,西藏春天只是聽花酒的經銷企業,而非生產企業。聽花酒官網顯示,生產企業爲宜賓聽花酒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宜賓聽花”),成立於2012年。據媒體報道,聽花酒品牌的實際擁有方是宜賓聽花,青海春天僅僅與宜賓聽花籤署了有關產品20年的全國總經銷協議,且不屬於一次性买斷授權。

類似資本運作手法在青海春天收購三普藥業中再次出現。2020年,青海春天兩度出手,以3.35億元的對價,收購了西藏榮恩控股的三普藥業無形資產及固定資產,但青海春天依然要向三普藥業採購蟲草產品。此前,青海春天兩度更換審計機構。

“喝酒喫藥”難以爲繼

酒水板塊曾爲青海春天貢獻了可觀的營收業績,甚至一度超越蟲草業務,成爲公司的“拳頭產品”。但好景不長,進入2023年,聽花酒的營業收入急轉直下,上半年銷售額大幅下滑,同比下降幅度達到驚人的52.88%,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驟降至三成左右。據了解,聽花酒不斷攀升的銷售費用是主要原因。

青海春天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銷售費用在短短幾年間,從數千萬元激增至億元級別,佔營業總收入比例急劇上升至八成左右。然而,這種高投入的營銷策略,並未帶來預期的業績回升,反而使青海春天陷入持續虧損境地。目前,青海春天連續虧損兩年,徘徊在退市邊緣。

早在2022年,青海春天酒水類業績的陡然暴增,已引發監管部門警覺。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公布相關業績報告後,上交所曾向青海春天連發3份問詢函,要求其詳細說明其客戶關系、銷售費用、預付账款、壞账核銷方面的種種疑點。3次問詢均指向青海春天撲朔迷離的客戶關系以及“業績洗澡”事件。

青海春天的未來,成爲各方關注的焦點。在股吧裏,股民們對此看法各異。有人對公司未來持謹慎態度,認爲品牌及公司聲譽受損難以逆轉;也有人保留一絲樂觀,期待公司能夠正視問題,積極應對危機。還有人擔心,如果監管部門調查結果不利,公司可能面臨處罰甚至退市風險。

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如果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遭受損失,他們能否要求賠償?北京乾坤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若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等信息披露問題,並由此導致投資者遭受損失,公司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虛假宣傳行爲,有可能在上市公司年報及其他公告文件中有所體現,投資者需要注意收集相關證據,包括上市公司公告、涉嫌虛假宣傳的詳細記載,以及監管部門的處罰決定書等。”

如今,過於依賴“喫藥喝酒”供血的青海春天,正處於生存危機邊緣。截至4月10日收盤,青海春天的股價已跌到5元以下,市值不足30億元。

編審|渠 洋

責編|王 茜

校對|張 波 張雪慧

來源|《法人》雜志2024年04月總第242期



標題:聽花酒背後的“資本騰挪術”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32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