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引言:海外需求下行但進口回升,支撐我國出口,也是申萬宏源半年來一直強調的方向。

發達國家需求下行但進口回升,支撐我國4月出口維持偏強。14月出口同比環比均表現偏強。申萬宏源上個月點評提示,剔除基數與春節影響後出口仍維持正增長,出口真實表現強於公布數據(同比-7.5%),4月在基數與春節擾動消退後,出口同比(美元計價)大幅回升9pct1.5%,環比(6.1%)也明顯強於季節性(3.6%2)從驅動因素來看,雖然發達國家需求近月來有所走弱(核心商品零售增速由4%下滑至2.6%),但是進口增速大幅回升(由去年底-3.4%回升至2.3%),是拉動我國出口改善的核心來源,背後反映發達國家去庫存結束後,進口增速开始由去庫存時大幅低於需求的水平、逐步向需求水平回歸,雖然需求有所走弱,但由於前期進口增速太低,進口仍能在需求走弱背景下實現回升。

國別:發達好於新興,美歐進口回升相應拉動我國對應國別出口改善。1)發達國家方面,4月我國對發達經濟體出口增速較3月(春節調整後)回升5.8pct-1.2%其中對美國(+8.4pct-0.3%)、歐元區(+6.6pct-1.1%)、英國(+14.8pct8%)出口增速均明顯回升,三者也是今年以來進口增速主要回升的經濟體,反映上文提到的去庫存結束後供需缺口收窄、進口朝需求回歸的影響。2)對非發達經濟體和地區的出口增速回升5.2pct3.1%,回升幅度小於對發達國家。對東盟(+9.2pct10.9%)、對印度(+8.4pct-3.8%)出口增速明顯回升,對中國香港(+4.6pct11.7%,向東盟、歐洲轉口爲主)出口增速也趨於改善,反映新興工業生產恢復對於中間品的進口需求回升,影響我國出口

商品:發達國家去庫結束後進口回升的商品領域改善更大,譬如紡織服裝、地產鏈、鋼材船舶等中間品資本品。發達國家去庫存結束後進口回升,對於我國出口有兩類支撐,也表現在4月出口商品中:1)發達國家消費品進口回升,且前期庫存更低的行業出口反彈幅度更大,對應爲4月紡織服裝、地產鏈出口表現強勁。4月服裝(+9.9pct-4.9%)均明顯回升。家具(+9.7pct8.0%)、家電(+10.3pct13.4%)增速也明顯回升,也受到美國地產恢復的對應拉動。2)發達國家工業生產不再受去庫存約束,供需改善也帶動新興國家生產恢復(全球制造業PMI改善),對應拉動4月我國船舶、鋼材等中間品資本品出口改善。船舶出口中對歐洲(同比348.2%)、對撒哈拉以南非洲(116.8%)增速高企,鋼材(+26.1pct-16.5%)、塑料制品(+6.4pct1.8%)增速也明顯改善。

進口快速上升更多源於大宗商品,或凸顯未來內需投資仍具有穩健改善的空間。4月進口(美元計價)同比大幅回升10.2pct8.4%,雖然有超低基數的影響,但環比(4.6%)仍超季節性(-0.9%)。具體來看,在國內投資改善、生產恢復的背景下,原油(+11.7pct5.5%)、鐵礦石(+12.1pct12.6%)同比改善明顯,加工貿易方面,機電產品進口增速(+9.9pct11.5%)受中美關系的改善繼續回升,達到了2022年以來的最高位。

總結:5月出口預計進一步改善,中期關注三大方向展望短期,5月基數壓力較4月進一步緩和,初步預計5月出口同比(美元計價)較4月回升3.1pct4.6%左右。展望遠期,關注三大方向:1)需求下行但進口回歸背景下,前期進口增速更低的消費品有較大改善空間,譬如紡織服裝、地產鏈商品等等,加之美國地產修復也能形成需求側支撐。此外對歐洲出口不一定弱於美國,主因歐洲庫存更低。2)去庫結束後發達國家工業生產正常化,新興國家生產恢復,將對我國中間品、資本品出口形成支撐,譬如船舶、機械、礦物金屬等。3)在新興國家市佔率仍低的領域,也是未來新興國家工業化的受益方向,主要爲中間品與資本品。譬如機械設備、集成電路、橡膠塑料、礦物金屬、汽車交運設備等。

風險提示:非美經濟超預期走弱,全球產業鏈重構,新興國家工業化不及預期。

以下爲正文


一、發達國家需求下行但進口回升,支撐我國4月出口維持偏強


4月出口同比環比均表現偏強。申萬宏源上個月點評提示,剔除基數與春節影響後出口仍維持正增長,出口真實表現強於公布數據(同比-7.5%),4月在基數與春節擾動消退後,出口同比(美元計價)大幅回升9pct1.5%,好於市場預期(-0.1%WIND),若剔除春節影響、也回升5.3pct,環比(6.1%)也明顯強於季節性(3.6%)。

從驅動因素來看,雖然發達國家需求近月來有所走弱,表現爲美歐日英核心商品零售增速由去年底4%左右水平、下滑至目前2.6%但是發達國家進口增速大幅回升,由去年底由-3.4%回升至2.3%是拉動我國出口改善的核心來源,申萬宏源前期專題《新型全球化如何補位後地產時代?》強調,這背後反映的是發達國家去庫存逐步結束後,當期進口增速开始由去庫存時大幅低於需求的水平、逐步向需求水平回歸,雖然需求有所走弱,但由於前期進口增速太低,因而進口仍能在需求走弱背景下實現回升(去庫存結束意味着當期需求與進口回歸統一),並對我國出口形成支撐。


二、國別:發達好於新興,美歐進口回升相應拉動我國對應國別出口改善


本部分均討論春節調整後數據對比:

發達國家方面,4月我國對發達經濟體出口增速回升5.8pct-1.2%拆分結構看,對美國(+8.4pct-0.3%)、歐元區(+6.6pct-1.1%)、英國(+14.8pct8%)出口增速均明顯回升,美國、歐元區、英國也是今年以來進口增速主要回升的經濟體,反映上文提到的歐美去庫存結束後供需缺口收窄、進口增速朝需求回歸的影響,對日本(-8.7pct-8.6%)出口增速則有所回落。

相較而言,對非發達經濟體和地區的出口增速回升5.2pct3.1%,回升幅度小於對發達國家。其中對東盟(+9.2pct10.9%)、對印度(+8.4pct-3.8%)出口增速明顯回升,對中國香港(+4.6pct11.7%,向東盟、歐洲轉口爲主)出口增速也趨於改善,反映新興工業生產恢復對於中間品的進口需求回升,影響我國出口。而對韓國(+0.8pct-3.7%)、俄羅斯(-2.9pct-11.4%)則表現一般。


三、商品:主要改善的也是發達國家去庫結束後進口回升的領域,譬如紡織服裝、地產鏈、鋼材船舶等中間品資本品


發達國家去庫存結束後進口回升,對於我國出口有兩類支撐,也表現在4月出口商品中:

1)發達國家消費品進口回升,且前期庫存更低的行業出口反彈幅度更大,對應爲4月紡織服裝、地產鏈出口表現強勁。前期發達國家去庫存過程中,紡織服裝等輕工制品、家具家電等地產鏈商品庫存最低,進口也更弱。而在發達國家消費品進口回升過程中,兩類行業出口今年以來反彈幅度也更大,4月紡織服裝等輕工制品整體增速明顯反彈(+9.7pct-3.8%),其中箱包(+8.3pct-8.6%)、服裝(+9.9pct-4.9%)均明顯回升。此外,地產鏈出口譬如家具(+9.7pct8.0%)、家電(+10.3pct13.4%)增速也明顯回升,也受到美國地產恢復的對應拉動。

2)發達國家工業生產不再受去庫存約束,發達供需改善也帶動新興國家生產恢復(全球制造業PMI改善),對應拉動4月我國船舶、鋼材等中間品資本品出口改善。其一,今年以來船舶出口增速持續強勁4月船舶(+52.0pct91.3%)增速在高基數下繼續回升,從國別結構來看,對東盟印度船舶出口增速下滑(1-3月同比-41.3%),但對歐洲(同比348.2%)、對撒哈拉以南非洲(116.8%)增速高企,兩者也是佔比較高的地區,其中伴隨地緣政治的影響,但也有海外經濟體生產恢復的拉動。其二,礦物金屬等中間品出口增速也較高,其中鋼材(+26.1pct-16.5%)、未鍛軋鋁及鋁材(+4.9pct5.2%)均大幅提升,燈具(+16.1pct-5.4%)、紡織紗线(+10.9pct至-2.8%)、塑料制品(+6.4pct1.8%)等出口繼續改善,該領域更多反映海外生產恢復的影響。


四、進口快速上升更多源於大宗商品,或凸顯未來內需投資仍具有穩健改善的空間。


4月進口(美元計價)同比大幅回升10.2pct8.4%,源於內外需雙輪驅動,其中內需投資前景向好,加工貿易外需韌性凸顯。4月進口同比大幅回升有超低基數的影響,但環比(4.6%)仍超季節性(-0.9%)。具體來看,大宗商品進口數量方面,在國內投資改善、生產恢復的背景下,原油(+11.7pct5.5%)、鐵礦石(+12.1pct12.6%)同比改善明顯,銅(-3.6pct11.7%)則在高基數下小幅回落,但仍維持較高增速。大豆(+37.2pct18.0%)也在本月也大幅回升。

加工貿易方面,機電產品進口增速(+9.9pct11.5%)受中美關系的改善繼續回升,達到了2022年以來的最高位。具體來看,自動數據處理設備(+22.8pct47.1%)、集成電路(+13.8pct15.8%)、汽車和零配件(+6.9pct-7.7%)均大幅反彈。


五、5月出口預計進一步改善,中期關注三大方向


展望短期,5月基數壓力較4月進一步緩和,初步預計5月出口同比(美元計價)較4月回升3.1pct4.6%左右,更詳細數據等待海關全口徑月報公布後修正。

展望遠期,繼續關注發達國家消費品進口回升、海外經濟體生產正常化、新興國家市佔率偏低同時有工業化需求的商品領域。由於庫存是存量、出口是流量,因而發達國家庫存是“二階導”影響我國出口,而非“一階導”,這意味着只要發達國家去庫存結束,或者去庫存速度慢於前期,進口增速都會由此前大幅低於需求的水平、逐漸回歸至跟需求對應的水平,而無需等待歐美補庫存(進口大於需求),若歐美補庫存則是增量利好,在此過程中,關注三大方向:

1)前期進口增速更低的消費品有較大改善空間,譬如紡織服裝、地產鏈商品等等,加之美國地產修復也能形成需求側支撐,上述兩類商品今年以來也表現較好。此外對歐洲出口不一定弱於美國,主因歐洲庫存更低、後者才是影響出口的核心變量,而非需求。

2)去庫存結束後發達國家工業生產正常化,新興國家生產恢復,將對我國中間品、資本品出口形成持續支撐,譬如船舶、機械、礦物金屬等等。

3)新興國家目前市佔率仍低的領域,也是未來新興國家工業化的受益方向,主要爲中間品與資本品。譬如機械設備、集成電路、橡膠塑料、礦物金屬、汽車交運設備等。

風險提示:非美經濟超預期走弱,全球產業鏈重構,新興國家工業化不及預期。


注:內容節選自申萬宏源2024年5月9日發布的《爲何海外經濟轉弱但我國出口回升?——4月外貿數據分析》,分析師:屠強 賈東旭 王勝



標題:爲何海外經濟轉弱但我國出口回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610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