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人走向通用化的產業趨勢中,人型機器人算法升級帶動算力需求增長催生新產品形態,域控產業分工變革催生新供應商角色,中信證券認爲人型機器人域控制器存在着“從0到1”的產業機會,市場空間廣闊。在這輪產業變革中,處在芯片企業核心生態位、具備強軟件能力,有硬件設計、生產經驗的公司有望核心受益,維持計算機行業“強於大市”評級。

機器人域控:算法、算力升級帶來新產品形態。

宏觀上,近十年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機器人降本驅動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高增,機器換人趨勢明確,以人型機器人爲代表的通用機器人更有望適應社會生產中各個環節,是提升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理想方案。產品上,爲了實現通用的目標,人型機器人的算法從預設的專用算法走向通用大模型,算法變革推動算力需求顯著提升。同時,人型機器人需要滿足低延遲(端到端實時系統延遲小於0.1s)、高可靠性等要求,算力需要部署在邊端,催生了機器人域控。域控是運行感知、識別、決策、控制等算法的中央處理模塊,是機器人的“大腦”,承載着機器人的“靈魂”。特斯拉、宇樹、智元等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廠商已經搭載了具備AI算力的機器人域控。

行業分析:軟件棧逐漸完善,產業分工變革催生Tier-1。

產品形態上,域控的硬件核心是高性能SoC芯片,多與自動駕駛復用,AI算力是核心評價指標。決定算力能否有效利用的是加速計算軟件棧,隨着英偉達在GTC 2024發布人型機器人軟件套件,加速計算軟件棧走向完善,有望推動GPU成爲機器人計算主流。商業模式及格局上,過去英偉達的機器人業務下遊分散,需要敏捷开發,多採用標准化模式,而汽車業務下遊相對集中,降本訴求強,可靠性要求高,多採用定制化模式。在人型機器人時代,中信證券認爲機器人域控由於降本訴求、可靠性要求會逐漸走向定制化、SoC化,主機廠或硬件集成商需要在操作系統/BSP开發/硬件設計等層面承擔更多工作,產業分工出現變革,控制器行業开發門檻提高,並出現如同汽車芯片的License費用。因此,中信證券認爲人型機器人時代將會出現類似汽車Tier-1的角色,其位於行業中遊,與機器人廠商協作,提供定制化开發和生產服務,並起到攤薄研發成本、共擔風險的作用

投資分析:產業“從0到1”,預計2030年0.5%滲透率對應151億市場規模。

滲透率上,沒有高算力域控支撐上層認知模型,機器人就不能實現通用化的目標,域控有望獲得標配。價值量上,英偉達的產品迭代邏輯多爲提升算力的同時降低單位算力成本,中信證券認爲Thor的SoC合理價格或在950-1200美元,機器人域控制器售價有望達到2800-3500美元。驅動因素上中信證券測算人型機器人達到4/50/400萬台累計產量時,有望做到5/3/2萬美元成本,實現與勞動力成本的交叉。從能力上,人形機器人硬件、軟件生態、算法均逐步完善,有望沿着條件限定、分級別的算法迭代,實現商業化應用。總量上中信證券假設人型機器人在2025年下半年率先於中美兩國商業化落地並沿着汽車、3C、泛制造業的路徑發展,在樂觀/中性/悲觀假設下,預計2030年分別對應中美制造業產能需求總人員數的1%/0.5%/0.2%,對應169.7/84.9/33.9萬台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上,中性假設下,預計26/27/28/29/30年分別對應5.3/ 24.5/ 63.7/ 108.6/151.0億元人型機器人域控市場空間。受益公司上中信證券看好處於芯片企業核心生態位,同時具備強軟、硬件能力的企業,包括战略眼光獨到、英偉達智駕芯片出貨份額超60%的德賽西威,以及深耕邊緣、英偉達邊端智能市佔率超10%的天准科技。

風險因素:

機器人算法迭代不及預期風險;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機器人成本下降速度不及預期風險;宏觀環境回暖進度不及預期風險;技術路线切換風險。

投資策略:

在“機器換人”、“機器人通用化”的產業大趨勢中,由於算法變化帶動算力需求增長,產業分工變革催生新的供應商角色,中信證券認爲人型機器人域控制器存在着“從0到1”的產業機會。在這輪產業變革中,處在芯片企業核心生態位、具備強軟件能力,有硬件設計、生產經驗的公司有望核心受益。維持計算機行業“強於大市”評級。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4年5月13日發布的《計算機行業“智能網聯”系列報告40—高算力域控:人型機器人智能化大腦》報告,分析師:楊澤原S1010517080002;丁奇雲S1010519120003



標題:中信證券:高算力域控市場空間廣闊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729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