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4月經濟數據呈現內需偏弱但生產偏強,主因節假日分布差異(短期因素)與出口改善(中期因素)共同導致。

總結:兩大因素導致4月生產與內需分化,後續政策更重要是穩內需,尤其是穩定房企流動性、保交樓。4月內需與生產分化主因兩點:1)短期因素:今年4月節假日少於去年4月、壓制消費,工作日則更多、利好生產。2)中期因素:發達國家雖然消費需求增速下滑,但去庫存結束後進口增速由低位明顯回升、朝需求回歸,在此過程中我國出口也明顯受益,對工業生產形成支撐。展望後續,內需偏弱仍是主要症結,這也需要政策進一步發力。除了財政如預期加快擴張穩定基建以外,更重要的是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但不能僅依賴刺激需求的政策,本輪我國地產市場調整並非海外需求收縮模式,而是供給超調導致的,房企收縮也導致土地市場轉冷,進而帶來地方政府融資壓力。因此政策更重要的是要穩供給、穩房企主體,改善房企流動性。在此背景下,保交樓、去庫存、“以舊換新”等聚焦改善房企流動性、穩供給類政策,才是未來地產政策最重要的抓手。

社零:低於預期與“五一”假日錯月所造成的拖累有關,除此之外,居民對大宗可選品的觀望情緒仍存,商品消費中限額以下好於限額以上的格局延續。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爲2.3%,較上月下行0.8pct,低於市場預期(4.6%Wind)。國家統計局認爲社零的走弱部分源於假期錯位,更多影響服務,4月服務消費累計同比下滑1.6個百分點至8.4%,餐飲收入(-2.5pct4.4%)進一步回落。商品消費方面,限額以下(-0.1pct2.7%)表現較好的格局延續,限額以上(-2.9pct0.3%)是商品零售下行的主要原因

地產:政策持續加碼但銷售房價均趨下行,地產風險源頭仍在供給側。需求側,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當月同比分別回落12.58.7pct-30.8%-34.5%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回落0.8pct-3.5%供給側,4月房企信用融資增速回升9.4pct-1.5%,一方面源於非標等自籌資金的明顯反彈,同時21H1“开工小高峰”仍將支撐今年上半年“復工小高峰”。雖然整體地產投資4月累計同比-9.8%低於市場預期(-9.3%WIND),但結構上或源於土地購置費的拖累,而影響GDP的地產建安投資預計仍伴隨信用融資恢復而有所改善。住宅竣工回升即是另一證據(+8.5pct-16.9%),但絕對水平仍然偏低,剔除與“保交樓”不相關的現房竣工後,期房竣工率仍處於40%附近的較低水平,今年穩供給、穩房企主體,才是緩和地產風險和居民觀望情緒導致銷售偏弱的最重要抓手。

投資:弱於預期有PPI通縮影響,但剔除價格後實物量投資也走弱。4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4.2%,低於市場預期(4.7%WIND),當月同比回落1.2pct3.6%,一定程度上受到PPI通縮的影響,但剔除價格後實際增速也回落0.7pct7.5%結構上各投資分項均有所下行:1)受公用事業投資降溫與前期財政融資放緩影響,基建投資增速下滑。基建投資(全口徑)累計同比下滑1pct10%,當月同比(名義-3.8pct8.2%,實際-3.3pct12.6%)均趨回落。2)結構性產能過剩隱憂漸現,設備購置回落拖累制造業投資下行。4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9.7%,弱於市場預期(10.1%WIND)。當月同比(名義-1pct9.3%,實際同比-0.7pct13.2%)均回落。與此同時,設備購置投資名義增速也回落1.6pct16.5%。細分行業中前期產能利用率下行的中下遊行業本月投資走弱。

工業生產:假期錯月與出口強勢反彈共同帶動生產改善。4月工業增加值實際同比6.7%,較3月上行2.2pct,明顯高於市場預期(5.3%Wind),但同樣可能源於假期錯月影響。20244月共22個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2天,可能是生產強於3月的主要來源之一。分行業來看,採礦業(+1.8pct2.0%)和公用事業(+0.9pct5.8%)有所改善,制造業(+2.4pct7.5%)明顯上行。制造業內部,上下遊出現分化,上遊生產相對平穩,下遊在出口的拉動下改善較明顯,汽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等改善突出。此外,4月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明顯上升5.9pct7.3%,也是出口拉動生產的另一證據。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不及預期,房地產流動性恢復不及預期,服務消費超預期走弱。

以下爲正文


一、社零:低於預期與“五一”假日錯月所造成的拖累有關


除此之外,居民對大宗可選品的觀望情緒仍存,商品消費中限額以下好於限額以上的格局延續。

2024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爲2.3%,較上月下行0.8pct,低於市場預期(4.6%Wind)。國家統計局認爲社零的走弱部分源於假期錯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劉愛華表示“受到假日錯月帶來的較高基數影響”“初步測算,假日錯月帶來的高基數因素,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回落超過1個百分點。” 其中,考慮到移動假期更多影響服務消費,4月服務消費的累計同比下滑1.6個百分點至8.4%,餐飲收入(-2.5pct4.4%)進一步回落。

商品消費方面,限額以下(-0.1pct2.7%)表現較好的格局延續,限額以上(-2.9pct0.3%)是商品零售下行的主要原因。除必需品消費相對穩定外,汽車(-1.9pct-5.6%)再度下行,居民觀望情緒仍存,但隨着424日出台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影響,汽車消費後續月份將步入常態化。地產後周期商品中,家具(+1.0pct1.2%)有所回升,建築裝潢材料(-7.3pct-4.5%)下滑幅度明顯,而家電(-1.3pct4.5%)的偏弱可能和較高基數以及觀望情緒相關。另外,隨着各大品牌手機於4月陸續發布新品,通訊器材(+6.1pct13.3%)出現明顯反彈。


二、地產:政策持續加碼但銷售房價均趨下行,地產風險源頭仍在供給側


需求側,地產銷售繼續走弱,房價加快回落。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當月同比分別回落12.58.7pct-30.8%-34.5%,環比也明顯弱於季節性,房價方面,4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回落0.8pct-3.5%,環比跌幅(-0.6%)較3月(環比-0.3%)擴大。雖然目前直接刺激需求側的政策持續加碼,譬如限購限售優化、降息降首付、購房補貼等等,但銷售仍然清淡,一方面源於房價下行預期影響,但更重要的仍是房企供給側風險,導致居民對於期房交付擔憂,形成了持續觀望現象。

供給側,地產投資讀數回落或主因土地購置費錯位,而與建安投資更一致的信用融資加快改善。4月房企信用融資增速回升9.4pct-1.5%一方面源於非標等自籌資金的明顯反彈(同比+19.3pct5.7%),同時也因爲按“新开工-停工-復工”的對應關系,21H1“开工小高峰”仍將支撐今年上半年“復工小高峰”。雖然整體地產投資4月累計同比-9.8%低於市場預期(-9.3%WIND),但結構上或源於土地購置費的拖累,而影響GDP的地產建安投資預計仍伴隨信用融資恢復而有所改善。住宅竣工回升即是另一證據(+8.5pct-16.9%),但絕對水平仍然偏低,剔除與“保交樓”不相關的現房竣工後,期房竣工率仍處於40%附近的較低水平,今年穩供給、穩房企主體,才是緩和地產風險和居民觀望情緒導致銷售偏弱的最重要抓手。


三、投資:弱於預期有PPI通縮影響,但剔除價格後實物量投資也走弱


1-4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4.2%,明顯低於市場預期(4.7%WIND),當月同比回落1.2pct3.6%,一定程度上受到PPI通縮的影響,但剔除價格後實際增速也回落0.7pct7.5%結構上各投資分項均有所下行:

1)受公用事業投資降溫與前期財政融資放緩影響,基建投資增速下滑。基建投資(全口徑)累計同比下滑1pct10%,當月同比(名義-3.8pct8.2%,實際-3.3pct12.6%)均趨回落。結構上公用事業投資下行構成主要拖累(名義-11.4pct20.9%),而財政資金驅動的狹義基建也趨於回落(名義-1.6pct5.1%),直接受到財政融資放緩的影響。

2)結構性產能過剩隱憂漸現,設備購置回落拖累制造業投資下行。1-4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9.7%,弱於市場預期(10.1%WIND)。當月同比(名義-1pct9.3%,實際同比-0.7pct13.2%)均趨回落。與此同時,設備購置投資名義增速也回落1.6pct16.5%拆分制造業投資結構來看,本月主要下行的也是前期產能利用率下行的中下遊行業,譬如汽車(-5pct2.7%)、計算機電子設備(-3.3pct4.6%)、通用設備(-4.5pct11.9%),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投資政策的效果,後續將受到前一輪投資後結構性產能過剩的影響。


四、工業生產:假期錯月與出口強勢反彈共同帶動生產改善


4月工業增加值實際同比6.7%,較3月上行2.2個百分點,高於預期(5.3%Wind),但同樣可能源於假期錯月影響。20244月共22個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2天,可能是生產強於3月的主要來源之一。分行業來看,採礦業(+1.8pct2.0%)和公用事業(+0.9pct5.8%)有所改善,制造業(+2.4pct7.5%)明顯上行。制造業內部,上下遊出現分化,上遊生產相對平穩,黑色金屬(-1.3pct2.0%)、有色金屬(+0.2pct11.4%)和非金屬礦物(+1.3pct-1.5%)。中下遊在出口的拉動下改善較明顯,汽車(+6.9pct16.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5.0pct15.6%)、通用設備(+3.7pct3.7%)改善突出。此外,4月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7.3%,比上個月加快5.9個百分點,也是出口拉動生產的另一證據。


五、後續政策更重要是穩內需,尤其是穩定房企流動性、保交樓


4月經濟數據呈現內需偏弱、但工業生產強勁的格局,核心在於兩個方面:

1)短期因素:今年4月節假日少於去年4月,工作日則更多。由於“五一”等假期分布和調休的影響,今年4月節假日(含周末)比去年4月少兩天,對居民消費形成負面影響,相對應的是,今年4月工作日比去年4月多兩天,也對工業生產形成正向支撐。

2)中期因素:海外去庫存結束支撐我國出口,外需帶動生產好於內需。4月工業增加值明顯超預期,其中重要支撐力量是工業出口交貨值的高增,背後是發達國家雖然消費需求增速下滑,但進口增速明顯回升,這是源於發達國家去庫存結束後、當期進口與當期消費回歸統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國出口也明顯受益。展望後續,出口仍將成爲年內經濟最主要的亮點,在我國出口模式向降低美國依賴度方向轉型、出口轉移手段增加、美國制裁自由度下滑背景下,美國制裁對出口的實際影響相對有限。

展望後續,內需偏弱仍是主要症結,這也需要政策進一步發力。除了財政如預期加快擴張穩定基建以外,更重要的是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但不能僅依賴刺激需求的政策,本輪我國地產市場調整並非海外需求收縮模式,而是供給超調導致的,房企收縮也導致土地市場轉冷,進而帶來地方政府融資壓力。因此政策更重要的是要穩供給、穩房企主體,改善房企流動性。在此背景下,保交樓、去庫存、“以舊換新”等聚焦改善房企流動性、穩供給類政策,才是未來地產政策最重要的抓手。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不及預期,房地產流動性恢復不及預期,服務消費超預期走弱。


注:本文內容節選自申萬宏源2024年5月17日發布的《爲何4月經濟供需“反向”?——4月經濟數據解讀》,分析師:屠強 賈東旭 王勝



標題:爲何4月經濟供需“反向”?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835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