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本從1990年代开始陷入低增長、低通脹的局面,我們以日本養老金爲例,觀察日本機構投資者如何應對低利率環境。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GPIF的資產配置行爲總體具備如下關鍵特徵:

(1)海外資產佔比上升、日元境內資產佔比下降

(2)權益類(包括境內和境外)佔比上升

(3)日本10年國債收益率到1%,日本本國債券持有佔比顯著下降;

(4)資產配置多元化,包括所配置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涉足另類投資)和所投資地域的多元化(進行海外投資);

(5)以被動型投資爲主(如ETF),並委托外部專業管理人、定期考核方式管理資產。

日本國債收益率變化,對養老年金的投資收益存在顯著影響。但上述資產配置行爲的調整,均爲其帶來超出國內利率水平的回報,長期來看,GPIF很好地完成了其長期投資收益目標。

日本養老金的情況並不完全適用於國內,但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國內有關機構可以適度對比借鑑。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形勢不確定性,人口結構變化不確定性,利率走勢不確定性

1. 日本1990年以後總利率環境變化

日本從1990年代开始陷入低增長、低通脹的局面。

分階段來看:

90年代後,日本央行政策利率逐步接近名義零利率。1991年开始,日本央行將貼現率(1995年之前的政策利率是貼現率,1996年後調整爲無抵押隔夜拆借利率)從1991年最高6%下調至1995年9月的0.5%。伴隨政策利率逐步接近名義零利率,10年國債收益率從1991年初的6.5%左右下行到1995年9月的3%,1年國債收益率從7%下行到0.5%。

1995年9月到2001年,日本首次經歷零利率和QE。伴隨1996年日本銀行業壞账問題爆發、1997年日本財政緊縮疊加亞洲金融危機,日本經濟陷入衰退。日央行繼續寬松,於1999年2月將政策利率降至0.15%,隨後於9月降至0%开啓零利率時代,10月直接开始購买2年期國債標志着QE开啓。在此期間,日本央行曾經在2000年8月-2001年2月短暫將政策利率提至0%以上,但在2001年3月重新降至0%。1995年9月到2001年3月期間,10年國債收益率從3%下行到1.2%,1年國債收益率從0.5%下行到0.1%。

2001年3月,日本央行鑑於政策利率實際已降至0,將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由價格轉向總量,自此1Y國債利率开始保持在0附近水平。不過長端利率在2001年、2004年後出現階段性回升,主要緣於供給、經濟短期轉暖等因素。總體來看,日本10年國債利率大致維持1%-2%水平區間震蕩。本輪QE一直持續到2006年3月。2001年3月到2006年3月期間,10年國債收益率從1.2%回調到1.7%,1年國債收益率從0.1%回調到0.2%。

2006年到2008年,日本經濟企穩爲貨幣政策階段性收緊創造了條件,但伴隨金融危機爆發後日本央行重新轉向寬松。

2006年3月9日,日本央行決定解除“數量寬松”的貨幣政策,逐漸回籠金融系統中的超額資金,標志着日本實施五年的超寬松貨幣政策开始轉向。7月14日,日本央行決定解除自2000年8月以後實行的零利率政策,將無抵押隔夜拆借利率提高至0.25%。2006年日本國債利率顯著上行。

2007年2月,基於國內經濟和物價形勢的改善,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從0.25%進一步提高至0.5%,並維持到2008年9月。

200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日本出口下滑,通脹率降低,2008年10月,日本央行开始降息,政策理論從0.5%下調至0.3%,並於當年12月再次降至0-0.1%,使得實際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逐步降至0%附近,同時啓動新一輪QE。2008年10月到2009年年初,10年國債收益率從1.5%下行到1.3%,1年國債收益率從0.7%下行到0.3%。

2009年到2013年,日本貨幣政策寬松繼續加碼,零利率回歸、QE加碼,短端利率回到0附近,長端利率持續下行。

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資產購买計劃轉變爲質化和量化寬松政策(QQE),短端利率維持0附近、長端利率开始向0靠攏。

2016年1月,日央行實施負利率(NIR),短端利率降至0以下並延續多年。同年9月,日央行實施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將長端利率控制在0附近水平。貨幣政策寬松的結果是日本國債利率在2016-2021年期間維持在0附近。

2022年後,伴隨宏觀形勢變化,YCC控制區間多次放寬,通脹形勢變化爲日央行政策正常化創造了條件,利率有逐漸上行趨勢。

2. 日本機構投資者如何應對低利率環境?以日本養老金爲例

日本爲應對未來人口結構和經濟不確定性,在公共養老金計劃中單獨設立一定的儲備資產,並進行相應投資管理,以彌補未來養老金缺口。

爲此,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於2006年成立,其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所謂“養老金運用基金”,負責管理和投資厚生勞動省委托的儲備資產,爲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提供穩定的支付保障。厚生勞動省是GPIF 的上級監管部門,GPIF 具體負責養老儲備基金的管理和投資運作。

GPIF成立以來,其資產管理規模保持擴張趨勢。截至2022財年,其總資產規模超過了200萬億日元。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GPIF的資產配置行爲總體具備如下關鍵特徵:

(1)海外資產佔比上升、日元境內資產佔比下降;

(2)權益類(包括境內和境外)佔比上升;

(3)日本10年國債收益率到1%,日本本國債券持有佔比顯著下降;

(4)資產配置多元化,包括所配置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涉足另類投資)和所投資地域的多元化(進行海外投資);

(5)以被動型投資爲主(如ETF),並委托外部專業管理人、定期考核方式管理資產。

如何看待利率下行背景下,GPIF的資產配置行爲變化?

首先要從其所面臨的資產配置約束說起。GPIF的資產配置行爲受到來自頂層設計的基本約束,不同類型資產配置的基本比例是固定的,實踐中允許在一定範圍內上下浮動。具體的資產配置行爲通過制定政策性資產組合(Policy Asset Mix)來完成。

自2006年成立以來,GPIF的資產配置約束一共經歷了四次變化,最近的一次調整適用於2020年4月之後的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約束是具體的配置行爲的錨。

GPIF針對2014年和2020年資產配置組合約束調整,給出的原因是:

2014年,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測算結果,日本通脹情況和長期經濟形勢可能發生變化,預計物價、工資水平有所上升,相應調整目標收益率從1.1%至1.7%。在此目標下,過去以國內債券爲中心的投資組合實現新的目標收益率可能有困難,因此調整資產配置約束。

2020年,考慮到日本央行於2016年1月开始實施負利率的定量和定性貨幣寬松政策、2016年9月起繼續實施收益率曲线控制,國內利率下降,帶動國內債券收益率下降。爲了滿足目標收益率,選擇降低國內債券的比例,而上調收益率較高的國外債券的比例。

縱向對比幾次約束的內容,可以清晰看到GPIF配置行爲是如何適時調整的:

其一,利率下行導致國內債券收益率顯著降低,GPIF逐步調低了國內債券的比例,權益佔比上升。

2006年GPIF配置國內債券的比例是67%(上下浮動8 pct),彼時日本基本面好轉,爲貨幣政策收緊創造了條件,國債利率顯著上行。但2013年後日央行推出量化質化寬松(QQE),此後短端利率維持0附近、長端利率开始向0靠攏,GPIF的國內債券配置基准不斷下行,中位水平依次逐步降至60%、35%、25%。

伴隨債券收益率、配置基准下降,實際的國內債券配置佔比也在持續下滑。不過2020年後有所回升。根據年報披露,當年由於權益市場動蕩較爲劇烈,GPIF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顯著減持權益資產,當年共出售了超過13萬億日元的國內外股票,可能是債券佔比被動回升的重要原因。

不過拉長時間維度來看,權益資產佔比仍保持上升趨勢。

權益類資產波動較大,是否與養老產品較爲穩健的配置需求相悖?

參考2014年GPIF採用新資產配置約束的說明,資產配置變化的背景是日本養老金是屬於現收現付制度,考慮到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齡化,憑借勞動人口的繳費會給年輕一代帶來較大負擔(因此養老金管理部門更需要向投資要收益)。

且此後長期目標收益率上調爲1.7%,根據權益和固收類資產的預期收益和風險,適當增配權益在上行和下行情景下都能滿足收益要求。邏輯上權益類資產可以提供更高的回報,且與固收類資產相組合可以有效降低總體的波動性。

其二,資產配置多元化,包括資產類別的多元化和所投資地域的多元化。

GPIF在2022年報中提到,“從長遠角度以最小的風險確保養老金可持續發展所需的收益”,多元化就體現了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增厚收益的投資理念。

資產類別多元化方面,GPIF自2013年起積極參與另類資產投資。

GPIF先是與專業機構投資者合作,以共同投資協議等方式參與基礎設施、新興市場私募股權等領域的投資。

比如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GPIF從2014年2月起與加拿大公共養老基金安大略市政僱員退休系統(OMERS)、日本开發銀行(DBJ)達成共同投資協議,參與發達國家正在運營的核心基礎設施資產的單位信托基金。

再比如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GPIF與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FC)等籤訂了共同投資協議,並持有投資於新興市場消費者相關公司私募股權的單位信托基金。

2017年以後,GPIF开始徵集外部專業資產管理人,逐步實現授權外部管理人進行另類資產的全權投資。

比如在房地產投資領域,GPIF先後於2017年12月和2018年9月任命了日本國內和海外的投資經理,圍繞其核心投資策略(側重於持有物流、辦公、住宅和零售等物業的房地產基金,期望從租戶處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近年來,GPIF另類投資資產管理規模快速擴張。

投資地域多元化方面,GPIF海外資產佔比不斷提升。

將海外股票和海外債券倉位佔比加總,其配置中樞從最早的17%已上升到當前的50%。實際配置行爲中,GPIF在2022年的海外權益+債券實際倉位佔比爲49%,與配置約束中樞基本相符。

觀察GPIF具體的權益/債券資產配置區域,美國市場是GPIF最主要的配置方向。截止2023年3月,美國成爲除日本本土之外,養老基金投資金額最多國家。

GPIF在海外配置上尤其青睞美國國債和美國科技股。其資產組合中,所持有的市值排名前十的海外債券均爲美國國債;市值排名前十的海外股票則多爲蘋果、微軟、亞馬遜、英偉達、谷歌等美股科技巨頭。

在另類資產配置上,GPIF也主要以美國及其它西方發達經濟體爲主要投資地區。

其三,被動型投資佔比處於較高水平,並且以此有效降低了管理和托管費用支出。

GPI資產配置上總體以被動型爲主,在國內/海外、債券/股票資產上均表現出類似特徵。

不過從債券投資角度來看,2012年以來主動型投資佔比波動回升。這可能與GPIF同時採取委托外部專業管理人、試圖增加主動債券投資的超額回報有一定關系。

但考慮到一是國內債券佔比總體趨勢下滑,二是該資產類別的托管成本並未明顯增加,因此總體上GPIF投資組合依然有較明顯的被動投資特徵。伴隨被動投資佔比上升,GPIF所支付的管理和托管費用下降,間接增厚了收益。

3. 如何看待低利率環境下GPIF的投資收益?

厚生勞動省在不同時期對GPIF的投資收益有對應目標要求。

對於當前GPIF的投資目標,即在風險最小的情況下實現1.7%的長期實際回報(養老金儲備基金的淨投資收益減去名義工資增長率),是來自厚生勞動省根據各種情景假設的測算結果。這一真實收益率可以滿足養老金在未來各種情形下的支付需求。

長期來看,GPIF創造了較好的投資回報,除了部分全球市場較爲動蕩的年份,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期,GPIF的年度回報率都顯著高於目標要求。

日本國債收益率變化,對養老年金的投資收益存在顯著影響。

從數據上觀察,2000年以前伴隨日本10年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跌破2.5%,養老年金的收益也呈現下滑趨勢;當2000年後日本十年國債在2%附近時,GPIF國內債券投資年度回報在2-3%左右;當2012年後日本債市利率進一步走低,GPIF的國內債券投資收益也明顯受到影響,基本不超過1%、甚至大多數年份爲負。

在國內利率一路走低的宏觀背景下,GPIF通過資產配置行爲調整,增厚收益。包括增配權益、走向海外、參與另類資產投資,這些調整手段均爲其帶來超出國內利率水平的回報。

GPIF在2022年報中明確表述,近年來國內債券投資收益總體下降、國內和海外權益投資收益總體上升,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債券利率顯著走低,已明顯低於股息率;其二是GPIF相應調整了倉位配比,減配債券、增配權益。

GPIF的另類投資也爲其增厚了投資收益,其中海外部分的收益水平更高。

此外,日元匯率走弱,對GPIF投資收益也有幫助。

本輪美聯儲收緊所帶來的美日貨幣立場分化與日元貶值,使得擁有大量海外資產的GPIF過去兩年的利潤超過了前二十年的總和。以另類投資爲例,2020-2022年,隨着日元相對美元進一步貶值,海外資產以日元計價和以美元計價的回報率差值大幅走擴。

4. 小結

日本從1990年代开始陷入低增長、低通脹的局面,我們以日本養老金爲例,觀察日本機構投資者如何應對低利率環境。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GPIF的資產配置行爲總體具備如下關鍵特徵:

(1)海外資產佔比上升、日元境內資產佔比下降

(2)權益類(包括境內和境外)佔比上升

(3)日本10年國債收益率到1%,日本本國債券持有佔比顯著下降;

(4)資產配置多元化,包括所配置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涉足另類投資)和所投資地域的多元化(進行海外投資);

(5)以被動型投資爲主(如ETF),並委托外部專業管理人、定期考核方式管理資產。

日本國債收益率變化,對養老年金的投資收益存在顯著影響。但上述資產配置行爲的調整,均爲其帶來超出國內利率水平的回報,長期來看,GPIF很好地完成了其長期投資收益目標。

日本養老金的情況並不完全適用於國內,但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國內有關機構可以適度對比借鑑。

風 險 提 示

宏觀經濟形勢不確定性,人口結構變化不確定性,利率走勢不確定性。

注:本文選自天風證券於2024年5月22日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低利率之後如何選擇?以日本養老金爲例》,報告分析師:孫彬彬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6090003

隋修平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3110001

本資料爲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布,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復制、發表、許可或仿制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爲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布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發布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報告爲准。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或發布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



標題:低利率之後如何選擇?以日本養老金爲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997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