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雖然步入大回調,但電力板塊卻掀起了漲停潮。

截至收盤,漲幅榜上發電有關板塊全线霸屏,有超20只電力股強勢封板,交易情緒顯著強於大盤。其中綠色電力ETF(562960)大漲了2.51%,在今日所有ETF中漲幅第一。

在大市明顯走弱背景下,電力板塊依然如此大漲,主要是近期來自政策、行業面的好幾條導火索一起被點燃所刺激。但從電力行業近兩年供需兩旺的發展勢頭來看,今天的市場表現其實也是早在情理之中。

如今新一輪電力重磅改革預期开啓,又給行業帶來了更多的信心和看點。

接下來,如何跟上這一趟難得的新紅利?


01

新一輪重磅新規开啓


日前,中央在山東濟南召开企業和專家座談會,據會議通稿顯示,電力體制改革多年後再次被重點提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座談會,國電投/深化電改的發言被擺在了座談會的第一順位,排序的背後也充分反映了中央對此的重視程度。

據分析,2015-2021年的第二輪電力體制深化改革,主要精神是管住中間、放开兩頭,重點是在於推進電力市場化、在發電和售電側引入充分競爭、建立電力交易機構、加強電網接入及電力普遍服務等。

如今電價改革已經全面放开,“兩頭”的發展已經非常充分和領先,所以也是到了合理調整“中間”,合理順暢產業鏈資源配置,更加推進市場化的時候。

5月14日,發改委發布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以下簡稱《規則》)也將於7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則內容正是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做出頂層設計。

結合此次重磅會議召开,讓市場深刻感受到新一輪電改的推行,已經越來越在加快了。

電力市場化改革,雖然會引入更多的市場競爭,但市場競爭導致低效率及高成本的落後玩家被加速洗牌下桌,加上行業本身准入門檻又高,這將意味着接下來更加是“剩者爲王”的遊戲規則。

對於上中下遊很多行業中多數綜合競爭實力強的上市企業,尤其那些具備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來說巨頭來說,明顯更加受益。

在當前電力行業“供需持續兩旺”大背景下,它的受益將得到更大幅度放大。

所以市場才會對電力板塊如此追捧,甚至不惜逆勢加配。

事實上,市場對電力板塊從2021年電力深化改革以來就开始追捧,雖然期間A股市場長期弱勢調整,但電力產業鏈一直表現強勢,多數電力巨頭的市值都創下了階段新高。

趨勢,還遠沒有結束。


02

長期看好行業景氣周期


下遊需求的激增是讓市場投資者對電力行業長期看好的最重要邏輯,也是看好新一輪電力改革的原因。

近幾年來,全球的風光伏和水電核電的綠色電力得到蓬勃發展,疊加全球新能源車普及浪潮和AI浪潮,全球電力投資开啓迅猛增長新周期。

正如馬斯克之前說過,未來的時代,不是缺顯卡,而是缺電。參考之前的文章

根據IEA機構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全球每年電網投資額平均將達到5000億美元,2031-2040年提高到7750億美元,2041-2050到8700億美元。其中,中國作爲全球最主要發電和用電大戶,以及電網領域最具有技術優勢的國家,電網投資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2023年,國內電網投資規模(5275億元)和增速(5.4%)都創下了近年新高,目前中國已經連續十年領跑電網投資額。“十四五”期間,我國的電網投資規模有望達到3萬億元。

而未來十年,電力也依然是一個十分確定的黃金賽道。

另一些視角,2023年全年用電量同比增長6.7%,2024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8%,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6.20 pct,電力需求增速持續維持高增趨勢。

同時,從電力行業上市企業經營業績來看,2023年電力板塊營收超預期增長,實現毛利率21.0%,同比增長5.3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實現1289.1 億元,同比增長77.2%。

今年一季度,電力板塊營收增速雖然稍微放緩,但行業8成以上企業均實現收益增長,並且整體盈利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水電、綠電的歸母利潤同比增速持續穩健,火電的增速甚至達到了104.5%。

上遊投資擴大+下遊需求強勁+行業利潤持續高增長,充分驗證了上述“黃金賽道”的邏輯。

可以預見,在全球推行綠色電力,同時下遊新能源車及AI兩大浪潮對電力的強勁需求下,電力行業的邏輯還會長期被驗證下去。


03

如何投資?


那么,我們如何抓住這一波難得的電力板塊投資紅利?

如果從改革的視角來看,通過競爭促進電力市場的價格發現,從而還原上中下遊各環節資產的合理收益率水平,對整個產業鏈的有競爭優勢的龍頭都會受益。

上遊的發電企業,對產品和服務的議價空間有了更多的自主彈性。盡管電改本身並不是放开電價自主,但企業在成本控制上,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比如煤電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在煤炭價格成本下降的趨勢下,用電需求的激增更有利於電價的穩定,從而利於鎖定利潤空間。

風光伏發電領域,目前產能嚴重過剩,電改有助於限制計劃新增產能和加速出清落後產能,但它們的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龍頭將來能喫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紅利。

這幾年來,綠電中除了光伏的外部風險較高外,風電板塊的投資和裝機規模增速其實都很高,這意味着未來業績確定性更高(注意:風電大機組基於邊際成本優勢相對可能更喫香一點)。

水電有一個相對特別的邏輯,由於水電站幾乎是存量資產,行業龍頭想要打破發展局限,需要不斷收購整合全國各地的水電站如長江電力,這十年來的發展主要就是通過不斷收購優質水電站作整合來不斷壯大自身體量,然後實現業績和市值的持續穩健增長。

所以電力市場化改革對於長江電力來說,其實也是受益的(因爲在強需求下電價向上的彈性相對更大一點)

而對於中遊的電網和設備,在供需兩旺之下,景氣也是必然。

其實電力設備出海這一塊也是非常可觀的加分項,這兩年國外電網建設投資集中爆發,國內的不少電網設備企業出口業務都收獲了巨大收益,這裏面也可能挑出一些優秀的標的。

當然了,電力作爲基礎民生工程,行業平穩擴張,企業業績整體平穩發展是長期趨勢,同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投資者除了在行業催化劑出來猛抄一波外,在平時更多是是需要耐心去等待業績逐漸兌現。

但耐心大概率是值得的。

因爲電力板塊中,很多的行業龍頭的市值增長長期都表現不錯,同時分紅回報率也是足夠有吸引力,有的能長期做到股息率5%以上,遠遠跑贏國債或者理財收益率。

比如長江電力,近十年來不僅股價持續大幅增長(不復權情況下漲了近4倍),而且在股價大漲後最新股息率依然有3.2%,表現可謂驚豔。

當然了,當前A股市場環境還是有不少風險變量,標的表現分化和股價波動也很大,想要很好把握住其中的機會和節奏並非易事。

所以不妨選擇一些配置電力中覆蓋各細分領域較全的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下面這個綠色電力ETF(562960),前十大權重股就基本包括上述提到幾個細分類綠電龍頭標的。

而自今年1月23日以來,這個綠色電力ETF(562960)漲幅已達19.89%,穩穩跑贏大盤。

如果想要把握住這一波電力改革機遇,以及想要長期穩健且不錯收益的投資方式,或許它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任何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標題:重大變革來了!怎么投?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1045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