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徵中國船港口費 台航船隊日本建造、正德可轉嫁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30日電)展望散裝航運產業,台航、正德指出,關稅因素致市場多變,未來看好俄烏戰爭的重建需求。面對美國宣告對中國船徵收港口費,台航表示,船隊均在日本建造;正德目前僅1艘停靠過美國港口,費用將可轉嫁給租家。
美國貿易代表宣告對中國建造船舶靠泊美國港口,今年10月14日起徵收額外港口費,台航表示,公司船隊均在日本建造,此項措施對台航無影響。
台航表示,持續加速汰舊換新,去年初已訂造2艘4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2026年上半年交船營運;今年初另訂造2艘6.4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2028年第3、4季交船,目前於日本建造中的散裝貨輪共有4艘。
正德表示,目前旗下船隊僅有6艘為中國建造、其中1艘租家為港資,其餘5艘非中國租家,5艘船舶交船至今未停靠過美國港口,僅1艘有停靠過美國港口;若航行至美國港口需付港口費,將可轉嫁給租家,正德成本不受影響。
展望今年,台航指出,去年底至今年初,中國對原物料需求減緩,加上美中關稅貿易戰升高,散裝運價走勢低迷,台航營收及獲利表現因而受到部分影響;自2月中旬起,因南美穀物出口逐漸進入旺季,散裝運價已開始反彈走升,加上台航散裝船隊租約部分採固定日租、部分隨運價指數浮動或半浮動、且設租金上下限等方式配置,得以因應年初市場運價波動。
台航進一步表示,紅海亞丁灣航道危機如果提早結束,航道恢復會造成船噸需求減少,對運價不利;但俄烏戰爭如能提早結束,龐大的重建需求將會對中、小型船舶船噸需求有明顯的助益。

另外,美國川普政府高關稅政策對國際經貿及全球航運市場,帶來高度不確定性,台航表示,今年整體運價是否會較去年高,較難預測;但中、長期而言,未來3年新船運力成長有限,再加上2023年環保法規上路,部分船舶開始減速因應,將促使船舶周轉率減少,有助於運價提升。
正德認為,目前全球政治局勢和貿易經濟處於高度不穩定狀態,2025年隨著紅海航道的逐步恢復,有望降低運輸成本,緩解供應鏈壓力;非洲市場的崛起,基建投資的加速提供全新成長機會,俄烏戰爭可望停戰也帶來戰後重建和復甦需求,將推升原物料運輸貿易。(編輯:張良知)1140430
-
2025/04/30 22:06
-
2025/04/30 21:23
-
美徵中國船港口費 台航船隊日本建造、正德可轉嫁2025/04/30 18:31
-
2025/04/30 18:08
-
2025/04/30 17:37
標題:美徵中國船港口費 台航船隊日本建造、正德可轉嫁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