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胖部 編輯|樸芳

《七時吉祥》目前的播出境遇,應該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從站內熱度這個硬指標說,开播次日最高8323,作爲對比,同屬愛奇藝的《蓮花樓》次日破9000;而這個數字居然已經是截至8月15日的峰值,此後多日都處於一種少量下滑狀態。在站內劇集榜上,該劇也落後於已經完結的《蓮花樓》和《長風渡》。

作爲暑期檔衝刺階段愛奇藝拿出的S+劇,無論平台還是出品公司恆星引力,都有意復刻去年的《蒼蘭訣》,劇中BGM還套用了《蒼蘭訣》的配樂《余情》。尤其是恆星引力方面,創始人王一栩作爲制片人親自發博制造話題“第一集有兩處致敬了蒼蘭訣”。

但檔期相同、出品公司相同、原著作者相同的兩部劇,數據和反響都差別不小。

這種一定程度上的綁定,曾經是利好,讓《七時吉祥》實現了站內預約620萬的超高數據;但如今來看,也成爲《七時吉祥》加速引起爭議的雙刃劍。兩部劇在品質上的差距,成爲對新劇極其不利的對比。

展开全文

或可將其視爲恆星引力模式的一次失控。

在過往幾年中,精品化內容+話題性營銷,讓《恆星引力》表現出內容輸出上的相對准確。但《七時吉祥》過於明顯的“復制”想法,雖然可以理解是內容新貴對第一部爆款的“眷戀”,但也確實造成了從內容制作到營銷,都有些失去准頭。

新審美皮下的敘事舊傷

首先還是要認可,近幾年的行業內容升級,恆星引力可以說是品牌之一。

《蒼蘭訣》突出的制作品質,至今仍然爲人稱道。很多優點到了《七時吉祥》依然得到了保持,比如使用演員原聲,比如高完成度的特效,以及人物造型的出衆;尤其是特效,第一世的兩只小動物的毛發質感,仙俠大战的麒麟真身,都保持了相當水准。

而且有一點值得肯定,兩部劇也都在故事之外想要有所表達,

兩個仙人被捆綁經歷輪回,在七生七世中感悟什么是愛,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各種陰差陽錯,讓兩個人經歷身份、地位、情感關系甚至性別(按照原著)的轉換,最終愛上彼此也成爲更好的自己,從立意到結構都是好故事。

但衆所周知,改編效果分理想狀態和實際狀態兩種。

《七時吉祥》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楊超越的表演或者台詞能力,畢竟如《蒼蘭訣》那樣的好故事是可以“戲保人”的;但劇情上的邏輯脫軌、陳舊無趣,無論高水准的配角陣容如何烘托氣氛,也無法讓觀衆產生共情。

在不錯的構思下,填充的劇情讓整個故事儼然“买家秀”。首先是劇情的魔改,雖然《蒼蘭訣》也有不少改動,但大多是爲了故事的普適性和完成度;但《七時吉祥》的改動大部分目前都有些不知所謂。

原著中兩個小仙的情感糾葛,硬是把初空“擡咖”成爲天界战神,讓輪回多了個“替战神恢復神力”的任務线,不知道最後是否是愛战勝一切;而新穎卻短暫的畜生道故事之後,第二世少年战神和世家千金的愛情故事,各種元素實在是有些堆砌和潦草。

世家千金祥雲和战神陸長空青梅竹馬、長空功高震主被滅門、祥雲送走長空後和三皇子結婚、陸長空血战婚禮……老套且不說,人物動機、邏輯的缺失確實難以讓人動情,剛被滅門的長空與祥雲出京後,居然一直在旅館曖昧了數日,那邊陸家舊部都集結完了要不先報仇呢?

這讓人難免擔心,如果後續的五個故事也是這個完成度,那么七世情緣的推進關系到底要如何安排,情緒遞進又能否讓觀衆認同?雖然許多粉絲在高喊“從第三世开始就好看了”,但這樣的口號是否還能吸引觀衆,還要打個問號。

某種程度上,《七時吉祥》的故事也和這個口號一樣,帶着曾經行業敘事的慣性病。單從目前的劇情來說,無論是“天界战神”的魔改,還是第二世的家族套路戲碼,都有些曾經的“行活”味道。至少到目前來說,從《蒼蘭訣》起跳的恆星引力,確實在這踩空了一腳。

恆星引力,依然是一家IP運營公司

一年前犀牛君就向大家介紹過恆星引力這家公司,官網介紹其定位是“以優質網生內容爲核心的IP運營公司”。過去的一年裏,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其運營邏輯。

剛剛迎來五周年的恆星引力,已經發展出了影視、音樂、小說、動漫、元宇宙等業務方向。行業感知比較明顯的除了影視,動漫應該算一項,《蒼蘭訣》動畫在劇集爆火後快速上线,穩穩喫到聯動紅利,成爲愛奇藝2022自制動漫TOP1。

此外,恆星引力的音樂廠牌主打OST的衍生價值,先後爲《蒼蘭訣》《怪你過分美麗》等制作原聲大碟,其中《蒼蘭訣》專輯是2022年騰訊音樂最熱門的專輯之一。

相較於傳統影視公司,恆星引力這樣有資本背景的力量,會有更完整的產業鏈建構,也更能適應新時期的宣推打法、突出資源優勢。

在行業裏恆星引力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是頭部項目多,二是王一栩領銜的營銷動作。

恆星引力的項目能力來自兩方面,首先是儲備了不少優質IP,並籤約了未再、九鷺非香、笙離等作家,參與自己作品的改編;其次是行業人才培養計劃“恆星計劃”,《七時吉祥》的班底也有不少來自其中。

後續將推出的項目,包括曾經綁定的愛奇藝,將與恆星引力共同推出《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狐妖小紅娘·竹業篇》和現代題材的《我要逆風去》;今年騰訊視頻發布會上,官宣了《永夜星河》《古樂風華錄》兩個項目;此外《狐妖小紅娘·王權篇》和《萬渣朝凰》也在籌備。

從項目儲備來說相當可觀。此外,作爲知名“戲精”制片人,王一栩的微博账號頻繁互動粉絲、發小作文,也成爲恆星引力最具記憶點的特色之一,去年《蒼蘭訣》破萬“在高鐵上哭了”傳爲名梗,也算行業裏的熱搜制造機。

此外,《蒼蘭訣》的宣發動作去年也頗爲驚人,從播出次日起常駐微博、抖音熱榜,在暑期的殘酷競爭中也堪稱大手筆。這也讓恆星引力的資本背景被人津津樂道。

但今年《七時吉祥》截至目前的營銷依然是失效的,無論捆綁《蒼蘭訣》還是對劇集制作優勢的宣傳,都因爲故事的拉胯和演員爭議收效甚微。此前王一栩宣告“帶病”站崗,宣傳方向也在轉向主打第三世的內容;還有豆瓣討論反饋第12集按照粉絲建議,調整了廣告位置等類似“聽勸”話題。

8月16日晚上,《七時吉祥》還斬獲首個微博熱搜第一#丁禹兮把趙露思的黃豆糕喂給楊超越#。顯然,無論營銷體量還是話題性,較此前提升明顯。但內容上的壓力,還需要《七時吉祥》用內容做出回應。

恆星引力是否具有內容理想,作爲一家並非內容出身的公司,是需要更長時間觀察的。至少從《七時吉祥》看,從內容到營銷的整套打法,更像是一種爲年輕主流觀衆定制的產品供給體系。

但無論是想踏實做內容,還是更好地盤活IP生意,恆星引力都不應重復《七時吉祥》的踩空。《蒼蘭訣》的奇跡並沒有復制的訣竅,長視頻作爲商品的特殊性在於,觀衆最終只會爲了內容买單。



標題:停在“蒼蘭訣”的恆星引力,遇見一年後的觀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42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