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別一年,光影重聚。帶着全板塊回歸线下的嶄新氣象,今天(6月9日),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以紅毯儀式暨“金爵盛典”拉开大幕。未來九天,中國電影將在上海展开一場與世界電影的“雙向奔赴”。

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今日开幕

東方衛視全媒體矩陣聚焦星光熠熠

16:30 藝人出發 獨家直擊

18:45 紅毯儀式 群星閃耀

20:30 金爵盛典开幕 共襄光影盛會

碼上預約 开啓電影奇幻旅程

以影會友,文明互鑑

共襄光影盛會

今年是上海國際電影節誕生30周年。30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秉持“立足亞洲、關注華語、扶持新人”的辦節定位,記錄歷史榮耀,見證時代風採,被譽爲全球成長最迅速的國際A類電影節。本屆電影節金爵獎成色十足,入圍主競賽、亞洲新人、紀錄片、動畫片、短片五個單元的53部作品中,世界首映達36部,國際首映12部,5部爲亞洲首映。華語影片中,《不虛此行》《第八個嫌疑人》《尋她》入圍主競賽單元,《梅的白天和黑夜》《乘船而去》《漫漫長日》《白日之下》《年少日記》《喜歡高興愛》入圍首次納入金爵獎評獎體系的亞洲新人單元,《知了》《乖囡》《倒春寒》《劫日禮物》《二十》《她問》《蜜蜂與蒼蠅》7部作品入圍短片單元,《少女與馬》《鐘馗》分別入圍紀錄片單元和動畫片單元,它們都將在本屆電影節期間進行世界首映,同時角逐本屆金爵獎各單元大獎。金爵獎主競賽、亞洲新人、紀錄片、動畫片、短片五個單元的評委會,分別由波蘭導演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吉爾吉斯斯坦導演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瑞士導演克裏斯蒂安·弗雷、日本動畫制作人真木太郎、中國台灣制片人焦雄屏領銜,共計21位評委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

以國際性、專業性、權威性的金爵評獎爲原點,上海國際電影節以電影爲紐帶,不斷深化各國、各民族、各地域電影文化的交流互鑑。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發起成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創辦“一帶一路”電影周也迎來五周年。五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利用自身平台優勢,橫向聯動,縱向貫通,持續推進“一帶一路”沿线國家電影機構、電影人的交流合作,聯盟“朋友圈”越來越壯大。2018年擔任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的匈牙利著名女導演茵葉蒂,今年將作爲電影學堂嘉賓再次來到上影節,而本場“大師班”的主持人,正是2019年擔任電影節聯盟成員機構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評委的中國導演鄭大聖;2019年上影節創投項目《雪雲》,繼以同名短片入圍2022年戛納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長片入圍柏林電影節奇遇單元後,成爲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开幕片;2022年經由上海國際電影節推薦擔任南非德班電影節劇情長片單元評委的趙濤,今年受邀與雷佳音一同擔任“一帶一路”電影周推廣大使。新朋老友相聚上海,秉承和而不同、互鑑互惠的理念,开啓“光影帶路”行動計劃,以創新爲動力,推動“一帶一路”多元文化深度融合。

展开全文

金爵盛典紅毯儀式匯聚衆多知名電影人和劇組。《志愿軍:雄兵出擊》《封神第一部》《超能一家人》《海關战线》《穿過月亮的旅行》《拯救嫌疑人》《敦煌英雄》《三貴情史》《巨齒鯊2》《莫斯科行動》《以父親之名》《極寒之城》《前任4:英年早婚》《怒江》《透明俠侶》《別叫我“賭神”》等劇組,以及陳凱歌、楊紫瓊、費翔、惠英紅、傑森·斯坦森、沈騰、謝霆鋒、袁詠儀、周潤發、朱亞文、朱一龍等電影人,將亮相紅毯儀式共慶電影的節日;本屆金爵獎國際評委會全體成員,也將肩並肩從紅毯走向“金爵盛典”。

金爵盛典紅毯儀式匯聚衆多劇組

【圖片滑動】

金爵盛典紅毯儀式匯聚衆多劇組

【圖片滑動】

上海國際電影節以架起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橋梁爲己任,匯聚全球優秀影人與電影精品,共襄光影盛會。電影節期間舉行的“2023中國影視之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將以“思想+藝術+技術”的創新理念,集中呈現中國影視人持續打造更多高質量光影精品的風貌,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匯聚行業力量

着力賦能電影產業提質升級

30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堅持從“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創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中汲取養分,持續爲全球影人搭建事業發展平台,踐行國際A類電影節的使命擔當。如今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逐步形成短視頻、金爵短片、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金爵亞洲新人單元、金爵獎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的“6+1”階梯型新人培育體系,令有志於投身電影事業的年輕人成長有路徑、夢想有回響。

本屆電影節期間,金爵論壇的12場主題論壇將圍繞電影全產業鏈的創新發展,爲建設電影強國建言獻策。开幕論壇“光影連接世界與中國” 邀請海內外電影行業領軍人物,爲構建新時代中國電影國際合作新格局以及推進新時代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群策群力。多個產業論壇從具體切入點進行行業探討,比如中小成本電影在“大片時代”該如何找准定位,在市場中謀取一席之地;“時代巨匠 百年回首”紀念謝晉誕辰百年特別論壇,希望傳承大師跨時代的藝術理念和電影精神;金爵獎評委會主席論壇中,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將暢談自己的電影人生,分享對影像世界的不懈追尋;電影教育創新論壇則提出了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術和概念更新迭代的當下,電影教育如何緊跟步伐的時代命題,將會引起電影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上海國際電影節熱鬧的背後,是上海推進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的奮發向前。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次推出“科幻電影周”,集11部展映影片的主題展映和三大主題論壇於一體,其中與中國電影家協會攜手在松江區舉辦的科幻電影周主旨論壇、科影融合論壇以及電影科技論壇,集聚電影和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解讀科幻電影發展背後的國際視野與時代語境,探討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路徑;在與普陀區合作的“超感試驗場”中,普通市民可以親臨感受人工智能、虛擬引擎、區塊鏈、5G、VR/AR/XR、人機交互等前沿技術在電影生產各鏈路的應用,全景觀影、立體式交互體驗、虛擬現實(VR)戲劇、擴展現實(XR)裝置、電子穹頂等齊聚現場,滿足觀衆一站式打卡的體驗。

在“Metafilm”設立的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元宇宙體驗路演中心,用數字科技與文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創造出更多、更新穎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場景,打造元宇宙新的標杆應用場景,釋放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品牌溢出效應。

中國電影產業的再出發,也向世界釋放了積極信號。在上月落幕的戛納電影節期間,戛納電影市場新任總監吉約姆·埃斯米奧爾就通過視頻向上海國際電影節發來祝賀:“在戛納之後緊接着就將是上海,祝愿各位在6月歡慶一場精彩的電影節。”

持續的熱度,也令上海國際電影節吸引了海內外一线品牌的支持加盟。本屆電影節官方合作夥伴中國移動咪咕將爲金爵盛典提供網絡和直播技術保障,线上展映也將在咪咕視頻和指定電視新媒體合作夥伴百視通精彩呈現。迪奧、伯爵、積家、凱迪拉克、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百歲山等社會力量的傾力投入,也給上海國際電影節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與時代同頻共振

影迷狂歡赴盛宴

在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宣傳片中,青年影人代表易烊千璽以光影爲導航,奔赴六月的上海。“此刻我正奔向你”的主題詮釋,是無數影人和影迷對電影節的期待。6月2日中午,本屆電影節在淘票票平台开啓售票。首小時共有25.6萬人同時參與購票,479個場次當日即告售罄。緊接着,各大展映影院也开放了线下購票渠道。线上线下先後开票,在街巷樓宇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搶票熱”,“人民的節日”氛圍無處不在。

本屆電影節在上海41家影院的50個放映廳,展映全球近450部優秀影片,包括金爵獎入圍影片在內,共有世界首映53部,國際首映41部,亞洲首映80部,中國首映76部。上海正在深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首映作品比例的持續上升,反映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正在穩步強化。

每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开閉幕片,都特別讓人關注。今年的开幕片確定爲韓延導演的《我愛你!》,這部聚焦老年愛情的溫暖現實主義作品,刻畫了兩對老人走向生命盡頭時勇敢而純粹的愛情,延續了導演對愛和生命議題的探討;閉幕片爲大鵬導演的新片《熱烈》,講述了街舞老炮兒和追夢少年一起熱血追夢的青春勵志故事,這也是導演一直以來“深耕小人物內心領域”的創作思路的體現。开閉幕片的信息公布後,也迅速引發了影迷們的熱切期待。

對很多資深影迷來說,國際電影節就是跟大師們以各種方式“見面”的節日。深受影迷喜愛的“向大師致敬”單元,今年將集中回顧謝晉、戈達爾、伊丹十三、邁克·李,和萬瑪才旦導演的作品。身在英國的邁克·李專門爲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迷發來視頻問候:“希望各位愉快地享受本屆電影節帶來的影視盛宴,尤其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影片。”

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影迷有情向大師致敬,更有幸與大師交流。每一屆的SIFF電影學堂(大師班),都能吸引很多資深影迷和年輕電影人報名參與,今年,陳可辛、伊爾蒂科·茵葉蒂、張律、三宅唱四位中外電影大師,將帶領觀衆共同踏上光影藝術之旅。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輻射力不斷增強,近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更是主動走出上海,讓更多的人分享中外光影碩果。本屆電影節期間,“‘一帶一路’電影周”將繼續前往長三角地區,在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五座城市的六座影院展映來自“一帶一路”沿线國家的最新優秀電影。本屆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以“對話”爲主題,放映20部影片,其中8部將角逐“媒體關注電影人”“媒體關注影片”以及“最受觀衆喜愛影片”三項榮譽。

三十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堅持在融通中外、交流互鑑中推動電影藝術繁榮發展。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三十而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待所有電影人和熱愛電影的人士,在這裏再圓光影夢,一起向未來。



標題:海納百川,與光同行!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今晚开幕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7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