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總有萬千滋味讓人難忘,在开遠,有一種叫做“光明”的味道,更有愛者稱之爲“奪命大光明”。

七花、滇泉、紅火、興明、火麻仁……這些琳琅滿目的啤酒,都是紅河啤酒有限公司所生產的,但無論叫什么,在开遠人的心目中,它們永遠都是“光明”的滋味,甘冽、香醇,經典、永恆。

來吧

一起

走進紅河啤酒有限公司

一探“光明”的味道和它的前世今生

“紅火”新鮮出爐

紅河啤酒有限公司位於市西南路,前身爲1989年成立的开遠光明啤酒廠;1999年,更名爲雲南紅河光明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爲紅河啤酒有限公司。公司擁有一批現代化啤酒釀造和灌裝設備,主要有瓶裝、罐裝、精釀等不同類型的生產线,年生產規模達8萬噸。

展开全文

走進大門,牆體上“紅河光明”四個大字瞬間抓住了我們的眼球。紅河啤酒有限公司經理許虹帶着我們向廠區走去,幾座黃色的發酵大罐高高聳立,一股濃濃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成千上萬瓶啤酒整整齊齊地排着隊,從生產线上緩緩而出,工人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着。

許虹說:“公司採用自動化生產,工人只是起到輔助作用,盯着生產线不出問題。今天我們生產的是瓶裝‘紅火’牌啤酒,一個小時可產2.4萬瓶,旁邊沒开機的這條生產线是生產罐裝的。”

洗瓶、灌裝、殺菌、貼標、裝箱,經過這些生產流程後,“紅火”牌啤酒新鮮出爐了。

“鮮啤的保質期較短,爲了保證其新鮮度,運輸半徑最好在100公裏以內,熟啤酒的最佳效益半徑在300公裏範圍內。”許虹專業地向我們介紹。

據了解,這些新鮮出爐的啤酒裝箱上車後,從开遠出發奔赴各地,將一瓶瓶香醇送到千家萬戶。

前世與今生癡纏

提起开遠啤酒的發展歷史,有過輝煌,也有過傷痛。

“那些年,我們不知道什么叫休息日,天天加班加點生產啤酒。”工人說,生意紅火時,每天可以發100噸啤酒到越南。

“我們還是紅河州第一家上市的地方企業。”提起曾經的輝煌,許虹的語氣裏透出些許驕傲。

據了解,1999年9月,紅河光明向社會公衆發行普通股;同年12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經鬧得轟轟烈烈的‘商標案’,這給企業以沉重打擊,發展陷入低谷,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許虹說,一個企業最重要、最珍貴的資產就是商標。“商標案”後,公司認真反思,汲取教訓,在商標保護和研發新產品上狠下功夫,不斷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

“雖然公司經過了很多變故,幾經沉浮、幾經易名,但我們一直秉承一顆匠心,秉持啤酒的好品質、好滋味不能變,一方面堅持傳統工藝釀造,一方面立足雲南本土良好的生物資源大力研發新產品,不斷改進技術,豐富口味,用心做好每一款啤酒,比如七花、火麻仁啤酒就是近幾年研發出的新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許虹說。

憑着過硬的質量和豐富的口感,紅河啤酒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系列啤酒一直受到消費者追棒,銷量穩定增長。

許虹高興地說:“我們長期保持着對緬甸、越南等國家的出口。現在,還不斷有泰國等外國客商前來洽談業務。”

永遠“光明”

在許虹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另一個生產車間。“這裏有兩條生產线,和剛才你們看到的生產线是一樣的,但這些機器已塵封多年,希望有一天它們能夠重新啓動,恢復昔日火熱的場景。”看着眼底身披灰塵的機器,許虹緩緩地說。

順着許虹的目光,我們站在高處往下看,長長的、龐大的生產线靜默地佇立着,窗外微光透了進來,打在這些沉寂的機器上。遠處,我們對面的牆上——“確保質量”幾個紅色大字,依然十分清晰。

這一刻,時間仿佛停滯了;這一刻,時間仿佛又向前了。

可以想見,這裏曾經機聲隆隆,一瓶瓶“光明”,就是從這裏奔向我們和遠方。“光明”的滋味在和朋友相聚的碰杯裏、在過年過節熱鬧的餐桌上、在夏日午後夕陽的獨飲中……無限散發,成爲人們心中念念不忘的酒中“白月光”。

我們執着地相信

有些沉寂不是真的沉寂

开遠啤酒的明天會更加“光明”



標題:醬香哪有“光明”香?這股开遠味兒,三十年沒變!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181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