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是假期最後一天,國慶檔幾部電影票房勝負已分。

其中張藝謀的 《堅如磐石》斷層領先,目前票房已經超過8.8億,最終有望超過16億,《前任4》位列第二,票房超過6.3億。而《志愿軍》多少有點丟人,這部電影原本是國慶檔陣容最強、投資高、背景最大、場面最恢弘的一部,結果只屈居第三,截至發稿票房還沒到5億,最終可能也就8億左右。

陳凱歌顏面無光,不僅在於同檔期和其他影片落敗、輸給了張藝謀,更在於在近幾年上映的战爭片範疇裏,《志愿軍》的票房沒打過《八佰》,更沒打過同樣是抗美援朝題材的《金剛川》《長津湖》《水門橋》。

事實上,這個項目肯定是被業內寄予厚望,而且陳凱歌將其拆分成上中下三部,有十足的野心。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志愿軍》在上映之前,肯定要對標《長津湖》和《水門橋》來預估上映後的票房成績,這兩部加起來近100億的票房,陳凱歌也是三位導演之一,那么題材和品質(主創班底決定)都沒問題,就算打個折扣,《志愿軍》三部曲加起來賣個80-90億票房應該問題不大吧?按照目前國產電影的制作體量和看到的場面水平,《志愿軍》三部曲不會比《長津湖》更大,那么就算閉着眼睛給陳凱歌砸進去10億成本,電影也將有幾十億的盈利。

展开全文

正因如此,《志愿軍》成爲這個國慶檔、乃至整個國產電影史上最多出品方的一部,共有5家出品方和28家聯合出品方,這是一場電影的盛宴、資本的狂歡,大家擠在同一張桌子上舉杯等着共襄盛舉,堅信投下去的錢會有高額回報。

這樣的題材,自然要由國家隊主控。於是五家主要出品方中,前兩位是中影創意和中影股份,國產電影創作環境有了變化之後,中影的重要地位有目共睹。排在第三位的是八一電影制片廠,第五位的是這些年着力打造主旋律,主控了《長津湖》的博納影業,所以位列主要出品方誰都不會有意見。第四位的“北京榮優影視”有點陌生,這家公司的代表作只有《志愿軍》一部,唐平全資控股,但另一位高管名爲羅英,這位羅英的關聯公司和陳凱歌、陳紅合作過多次,相信和陳凱歌的關系,才能站上出品方第四的位置。

而28家聯合出品方,陣容實在太強大了,從華誼兄弟、萬達、英皇等老牌電影制作公司,到阿裏、愛奇藝、貓眼等新興互聯網公司,再到聯瑞這樣的宣發公司,佔據了目前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這些公司都是有資本、有背景,以及在宣發領域能出上一份力,但在這場“高端局”上,聯合出品的最後兩位,卻是兩位演員成立的小公司,能登上聯合出品的名單,意味着他們在當下的電影市場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和上面那20多家大公司平起平坐。

這兩位大佬,一個是吳京,他的登峰國際在聯合出品名單中。在《志愿軍:雄兵出擊》裏,並沒有看到吳京的身影,不過別着急,有消息稱第二部將會在春節檔上映,到時觀衆就會在大銀幕上看到他。

《战狼2》成功之後,吳京成了電影圈的頂流演員,也是主旋律首選的演員,他的影響力、票房號召力有目共睹,而且吳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堅持,只要參與演出的電影,基本都會參與投資,如果《志愿軍》盈利,吳京拿到的利潤,將比其他所有演員都多。

另一位大佬是肖央,他執掌的公司是北京不好意思影業。肖央不是《志愿軍》的主演,他飾演的趙安南是貨車司機,只有一場戲,重要性和醒目程度甚至還不如張頌文和章子怡,《志愿軍》能數得上名字的演員有八十多位,爲什么只有兩位演員能有資格參與投資,其中一個是肖央?不得不讓人另眼相看。

實際上,肖央雖然作品不算太多,但在電影投資層面相當成功,他最早投資的電影是自導自演的《天氣預爆》,票房1.23億,不算成功,但後面就投了《誤殺2》《人生大事》,票房分別爲11.21億和17.12億,讓肖央賺的盆滿鉢滿,於是有了財力和底氣投資《志愿軍》吧!

不過話說回來,大家算盤打得很響,但誰也沒料到《志愿軍》票房不給力,如果第一部票房在8億左右,作爲參考,後兩部也很難有特別大的突破。保守估計三部曲加起來25億票房,那么這個項目是賺是虧,就是未知數了,投資電影,真的是高風險低回報的买賣啊!



標題:《志愿軍》背後資本強悍,匯聚電影圈半壁江山,吳京和這位大佬入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959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