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足夠吸引力的電影市場觀衆不僅可以選擇不滿意,還可以選擇不入場。

文/ 龐宏波

人爲什么沒了?

經過了所謂“史上最強”暑期檔,整個產業對於國慶檔的期待頗高。

從面上看,今年國慶檔有着很強的競爭力。無論是導演陣容、主演陣容還是影片類型,都賣相十足。但是國慶檔檔期票房和2017年大體相似,和巔峰時期的44億相比減少了近四成票房。此外國慶檔面臨最大的下滑是”人沒了”。相比2019年到2021年平均1.04億觀影人次,今年國慶檔僅有6510萬觀影人次,下跌了三分之一。

盡管有高就有低,暑期檔的火熱需要給市場和觀衆喘息的空間。但是國慶檔鉚足了勁卻“嚇跑”觀衆,這個問題本身就依然值得探討。

關於今年國慶檔最想表達的是某種程度上產業對觀衆存在一種自上而下的“高估”。這種“高估”造就了觀衆的流失,內容的平庸、營銷的“沉默”和觀衆期待的不匹配集體形成了觀衆的出逃。

今年國慶檔預售時間集體推遲到9月26日,至於爲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不得而知。但這樣的“大膽嘗試”對於國慶檔熱度起不來其實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暑期檔之後觀衆自然處於一個觀影“疲勞期”。想要重新把觀衆短時間內拉回影院,需要各個方面努力。但預售晚、周期短再加上營銷不足,必然從前期無法調動觀衆的積極性。後期口碑出爐,缺乏足夠的爆點,觀衆則徹底“出逃”。

其次,今年暑期檔雖然類型豐富、導演陣容和主演陣容都在线,但是影片的缺點也十分明顯。《堅如磐石》僅僅是一部“半成品”;主旋律雖然質量上有保證,但是觀衆熱情卻背道而馳。《前任4》和《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作爲類型片,好壞參半,無法徹底在檔期內跑出來。

從內容端,實際上對觀衆一直以來都“低估”觀衆的決策力,“高估”觀衆的購买力。但是經過了過去三年,缺乏足夠吸引力的電影市場觀衆不僅可以選擇不滿意,還可以選擇不入場。

展开全文

1

“半成”的《堅如磐石》上限注定不高

觀衆無法囫圇吞棗式地徹底接受閹割版的《堅如磐石》。

一句“錢外還有錢,官上還有官”的確讓普通觀衆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但是電影並沒有將這種遐想一一落地,反而是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變成了一個“半成品”。觀衆們深知目前的版本是主創盡了最大努力保留下來的版本,而國慶檔檔期冠軍可能也是觀衆能給予這部電影最大的票房支持。換句話說,“半成品”的《堅如磐石》上限已經到頂了,想要讓更多觀衆接受一部閹割版的電影是不現實的。

《堅如磐石》最大的爆點在於“題材”,關於掃黑不僅僅能夠推動國產電影在題材上的拓寬和進步,實際上也能充分帶動觀衆注意力。但是這個最大的爆點卻因爲審查的原因變得割裂,盡管觀衆能從《堅如磐石》裏看到電影的現實指向,但是需要大量的“自我解讀”卻沒有一個統一口徑。

所以,《堅如磐石》最大的爆點對應着它最大的缺點:不完整。

所以,金星批評《堅如磐石》,首先是題材流量化和畫面賽博化。且不論這種批評是否得當,的確普通觀衆被《堅如磐石》的“題材”吸引,但是電影半遮半掩,最終讓題材淪爲了一種“流量”。雖然這個錯誤不在於片方,但同樣這個錯誤也不在於觀衆,觀衆沒有理由徹底去接受一部“不完整”的電影。

其次,《堅如磐石》最大的賣點在於“尺度”。除了國產電影罕見的題材“尺度”,這部電影在制作上的“尺度”也話題滿滿。無論是火鍋裏撈手機還是“消失的舌頭”以及黎志田“殺女婿”,都給觀衆帶來了一種極度暴力的“爽感”。但當“消失的舌頭”是因爲發燒燒壞了聲帶、當黎志田“殺女婿”砸五下變成了砸三下。“爽”是爽了,但力度不夠。

所以,《堅如磐石》最大的賣點對應着它最大的難點:不徹底。

從第一次亮相到最終上映這部電影隔了數年,如今大衆看到的《堅如磐石》並非這部電影的“全貌”。無論是業內還是普通觀衆,都能感知到電影內容的強行“割裂”。可不管怎么說,《堅如磐石》如今呈現出來的樣貌就是一部“半成品”,由於刪減的原因電影在不少情節上缺漏較多。對於觀衆來說,自然明白這一局面是一種必然,但並不意味着觀衆一定要接受這種“必然”。

正如在電影的一些營銷物料下面,也有不少觀衆評價“老拿審查當擋箭牌,好像所有精華都是被剪掉的那部分”。就電影呈現的樣貌而言,《堅如磐石》並不是沒有缺點,這個缺點甚至和“刪減原因”無關,在一些人物處理上存在一定的瑕疵。例如周冬雨和雷佳音的情感线違和,尤其是那句“這就叫愛情”讓影院變成了喜劇片觀影場。這句台詞的設定讓觀衆數次發笑,總不能全部歸結爲電影因爲刪減導致的“魔鬼剪輯”吧?

在影像風格和題材上,電影的確在當下的產業環境裏非常突出。作爲70歲的老導演,張藝謀依然在類型上繼續突破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在人物和敘事上,因爲種種原因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指望一部“半成品”《堅如磐石》成爲《滿江紅》式的爆款是不現實的。

2

主旋律被觀衆“偏見”,還是對觀衆有“偏見”?

觀影情緒的過分“飽和”,首先做出改變的是創作端而不是消費端。

今年國慶檔《志愿軍》雖然口碑表現尚可,但是票房體量已經遠遠無法同前幾年國慶檔主旋律相提並論。因此,認爲《志愿軍》遭受了“偏見”,希望觀衆正視這部主旋律及格之作。

但實際上,這種“偏見”的前提是過分“飽和”。從2019年到2021年,《我和我的》系列連續三年“坐莊”國慶檔,在這三年時間裏還有《攀登者》、《中國機長》、《長津湖》等多部國產主旋律影片。到了2022年,《萬裏歸途》和《平凡英雄》兩部影片聯手拿下檔期76.3%的票房。

這意味着這四年時間,觀衆在國慶檔幾乎沒有了擇片權利。到了第五年,主流影片裏終於有了選擇空間,那么《志愿軍》被冷落難道一味怪罪於觀衆的偏見嗎?

另外《志愿軍》又开啓了一個新的三部曲,這意味着未來兩年國慶檔可能已經又被“預定”。國產主旋律在國慶檔不僅僅是佔據一個名額,還因爲電影本身的特殊性在排片方面有很大的“基本盤”。

所以,在長達四年甚至七年,幾乎同一類型在同一時間段反復投喂觀衆,那么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必然的。對於《志愿軍》來說誠然不公,可對於觀衆來說難道就公平嗎?

主旋律和商業類型片的結合,實際上之前已經初見成效。可是當“大背景小人物”成爲主线,當群像成爲主流,這種主旋律創作又重新退回到了“統一模板”。就拿《志愿軍1》來說,這和兩部《長津湖》在營銷賣點和風格上有着太高的相似度,觀衆短時間內重新接受的難度必然很高。

但作爲三部曲,如果《志愿軍》不是完全按照线性排列,今年國慶檔率先將“外交談判”放在第一部,一是衝刷了觀衆同類題材疲勞度,二是順應了當前的觀衆情緒潮流,那么結果可能就截然不同,當然目前《志愿軍》的局面自然不能怪罪於主創,所以還是希望上級對主旋律能夠“松綁”,起碼在大方向和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剪輯能夠有更大的空間。

3

類型片:做個商品挺難的

最可惜的在於《前任4》和《好像也沒熱血沸騰》兩部影片市場表現不佳。

有《前任3》的“體面”,《前任4》算是無數不多市場有絕對高期待的商業片。在國慶檔开始之前,《前任4》各項數據都遙遙領先。上映首日,《前任4》實現“大滿貫”。單日票房、觀影人次、上座率、預售四項拿下日冠。但單日冠軍僅僅坐了一天就被《堅如磐石》反超,而關於電影的預測票房也一路走低,目前預測其內地票房難破10億。

《前任》系列向來不是以質量口碑取勝,《前任3》徹底扭轉了這個IP的發展路线,拿下超19億票房靠的是“喫芒果”和“唱體面”。但是靠着“爆梗”實際上無法維系一個系列電影的开發。當主演變更、情緒失靈,電影自然回到一個正常的市場體量。

作爲爲數不多靠“愛情”維系的系列IP,《前任4》目前的票房成績實際上並不差。但是如果還要強行“續命”,那么以電影目前的口碑和开發邏輯很難有大的改觀。

但除了主旋律和國產重工業大片,實際上整個產業急需各個類型的系列片組成一個“頭部集群”這些頭部影片散落在各個檔期,實際上才能串聯起整個市場。但《前任3》的“高起點”並沒有換來《前任4》的“長线”,那么未來這個系列片如何維系變得撲朔迷離。本就處於市場邊緣的國產愛情片,未來還能否產出爆款內容同樣值得擔憂。

同樣,《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作爲一部喜劇片也基本上打了“啞炮”。電影翻拍自西班牙票房冠軍《籃球冠軍》,所以電影有一個非常堅實的內容基底。而魏翔+邢文雄延續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在喜劇類型上有口碑保證。而且作爲國慶檔唯一一部开啓了超前點映的影片,電影也獲得了足夠的長线空間。

但目前,《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累計票房僅僅破億,最終也是2億出頭的總票房。那么這部影片的市場冷遇究竟是爲什么?

歸根到底,在於《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的類型化能力不足。電影裏的確貢獻了幾個不錯的橋段,例如給大白洗澡堪稱全片最佳。但是除此之外,電影將“溫情”處理成了“煽情”。而且將太多筆墨放在了教練身上。

原版的教練是西班牙職業籃球甲級聯賽中的第二教練,因爲酒駕所以在坐牢和社區服務“二選一”,人物動機上扎實。改編的時候,作爲一部大學校隊的教練因爲“想贏”,在遇到困難和對方教練打架實際上是把“想贏”處理成了“怕輸”,人物動機上就無法讓觀衆信服。

電影放大了“笑”的部分,但是溫情部分處理得並不高級。尤其是後半段,電影過分煽情讓電影徹底走向了“小品式”創作。

翻拍片在國內的確存在着一定的“偏見”,但是對於中國電影對外交流這可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一條路。不否認《超能一家人》“麻花口碑”對《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產生了“連坐效應”,但本質上在於這部影片改編上缺乏“克制”,導致電影的口碑出現兩級。

手握一副“好牌”的國慶檔打出倒退的牌局,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匹配觀衆的需求。強行讓觀衆“接受”,實際上是對觀衆的“偏見”。



標題:國慶檔集體高估了觀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992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