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著名影視演員周海媚離世的消息震驚娛樂圈,廣大網友驚嘆惋惜。

這位從業多年,爲觀衆留下多部優秀影視作品的港劇女神,一生除了對演藝事業用心付出外,還一直默默助力公益事業。

明星做慈善並不少見,有的做公益僅止於動動手指,將對明星來講的區區數字劃撥出去,便是大善人。

有的是身體力行,不僅是金錢上的公益,還親自參與到慈善活動中去。周海媚就屬於後者。

由於從小就血小板低,周海媚嚴重時會暈倒,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一段時間更是嚴重影響到周海媚的演藝事業,讓她不得不暫時放下演員工作。

然而,周海媚卻沒有就此停止工作,過上悠闲的退休生活。她把事業的重心放到公益事業上來。年輕時在各個片場轉場忙碌,即使熱心公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有限。

展开全文

放下演員工作後,周海媚开始關注社會公益活動。積極投身到各類公益活動中去,用自己的行動力和影響力爲公益事業做出貢獻。

01 跨越兩千公裏的公益

“將溫暖的善意付諸行動,讓公益的陽光灑遍人間。”這是周海媚對公益行動的理解。做慈善時,周海媚從不關心客觀條件,環境的惡劣與否都不能阻擋她前行的腳步。

2018年8月18日,周海媚受邀到四川攀枝花參加慈善晚會,她二話不說就跟着隊伍踏上兩千多公裏的路途,時年52歲的周海媚要歷經11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身處偏僻山區時,周海媚完全沒有一絲疲憊的樣子。得知當地經濟條件不好,周海媚立刻決定讓主辦方收回給她的出場費。

面對主辦方的忐忑不安,周海媚露出招牌笑容,表明自己既然是做公益,就是要爲公益奉獻,而不是還拿出場費。這讓主辦方感動不已,本次的活動主題就是“大愛仁和”,周海媚的行爲何嘗不是大愛的寫照呢?

舟車勞頓加上高原地區的特殊環境,周海媚出現高原反應,但爲了履行自己的承諾,她堅持在晚會前吸氧緩解不適,以最佳狀態面對觀衆,一點明星架子都沒有。

聽說當地一所小學信息化建設條件不足時,更自掏腰包捐出20萬元,給這所只有兩百多名學生的學校配備電腦。

她看着學生們开心雀躍,欣慰說道:“讓他們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聊到攀枝花慈善之行,周海媚告訴大家:“我是帶着感情來的。”

她念念不忘此前到訪攀枝花的情形,當時她也是公益活動的契機來到攀枝花偏遠山區,看到留守兒童的處境不禁讓她感同身受。

她相當理解留守兒童對父母親的思念,也明白留守兒童父母維持生活的不易,這也堅定了她關注公益事業中留守兒童成長的方向。

02 幫人是一種福氣

父母的教育讓周海媚從小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那時她會把過年收到的紅包存起來捐給香港當地的慈善機構。

當了演員以後,收入的增加更讓周海媚覺得能幫助別人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福氣。

周海媚爲了從事慈善活動,專門辦了一張銀行卡。每個月定期從账戶中劃撥善款到長期捐助的慈善機構。

周海媚做慈善是理性的,她清楚自己身爲藝人,工作時間不固定無法收養孤兒,所以她選擇給福利院捐助善款。

休息的時候四處奔走,周海媚還會親力親爲給福利院裏的孩子購买生活必需品這種方式貢獻自己的愛心。

在慈善公益路上默默走了30多年時間的周海媚,已經把公益和熱心傾注到生活中去。收養流浪動物是她認爲舉手之勞就能完成的公益。

走遍祖國各地,到湖北大悟縣看望留守兒童,去蘭州榆中縣看望貧困母親,周海媚的公益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參加公益周讓海媚覺得不是她在幫助別人,反而是別人在幫助她。每次她接觸到這些感人瞬間,都是對她靈魂的淨化,讓她心中充滿愛。

當有人問周海媚怎么理解“公益”時,她說:“我理解的公益是一種信念,既能幫助到別人,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做了這么多年公益,周海媚沒有想太多,也從未在乎有沒有人知道這些事。就像她說的“做慈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是一件很普通、很正常的事。我的動力是希望大家得到幸福,希望大家开心。在我能力範圍內的我都會去做,我做不到的也沒辦法。”

多么實在的公益信念,不忘初心,盡己所能。周海媚做到了,也做得很出色。她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在慈善路上一直做到沒能力爲止。

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就在她去世前的一個月,11月10日,第九屆雅安大熊貓與自然電影周閉幕式在四川雅安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主席埃斯卡弗先生授予周海媚女士“愛心環保大使”稱號。

只可惜,天妒英才,紅顏薄命。如今斯人已去,愿好人周海媚一路走好!



標題:周海媚公益回顧:戴氧氣袋表演,退掉出場費,再掏20萬給學生配電腦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133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