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真人秀類型綜藝,有兩組變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一是,黃曉明似乎“去油”了。

在新一季《極限挑战》裏,他是常駐嘉賓裏的新面孔,狀態絕佳到在CCTV6鏡頭檢驗下依然能打,但年齡成了所有人裏的老大,體力算計都拼不過年輕人,苦兮兮的樣子反而讓觀衆看順眼了。

而同期的另一檔綜藝《五十公裏桃花塢第三季》(以下簡稱“桃花塢”)裏,任敏連續兩期都深陷爭議。

先是和湯晶媚“樂隊事件”,任敏獲得廣泛的同情後卻因完整版的放出失去口碑,後一期換家人環節中,任敏對王鶴棣說話的語氣,也被指責“沒有情商”,一些過往言論也被翻出,口碑而言幾乎是負效果。

按照大衆的固有印象,任敏在《清平樂》中的代表角色徽柔惹人憐愛,在《演員請就位2》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大衆好感度不算低;反而是黃曉明在《中餐廳3》的“我要我覺得”名言流傳太廣,和他的油膩霸總形象一起已經深入人心……

任敏《清平樂》劇照

展开全文

放在以往,誰能想到同期綜藝裏,挨罵的是任敏,被誇的是黃曉明?

真人秀是人類觀察社群樣本,無論是黃曉明從油膩到去油,還是任敏的口碑反轉,這或許本身就是真人秀的魔力——在這個極易兩級反轉的輿論場,明星藝人或許始終沒變,但收獲的評價就可以天差地別——而這,也是我們研究真人秀到底給明星帶來了什么的由頭。

“塢學”新女主

《桃花塢》第三季开播之後,任敏成爲了“塢學”的新任女主角,也成爲了新一季節目裏能夠連掛兩周熱搜的話題人物,甚至討論度衍生到節目之外,連帶着她和邊程的直播、和劉浩存昔日的同窗關系也被拉出來審判。

節目裏的衝突不是大事。起因是任敏想要在桃花塢裏組一個樂隊,主動找上湯晶媚搭夥,主打一個“半吊子”,不完美也可以上台演出。但是在邀請鳥鳥遭到拒絕之後,任敏要去陪鳥鳥做飯,而湯晶媚想去再找其他人,最終兩人達成共識,分頭行動。

分歧從這裏开始:湯晶媚在和其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被說服,更改了樂隊的形式,新的樂隊叫“從零开始”,成員是湯晶媚和她的室友們。

但在節目的呈現中,湯晶媚在邀請其他人時沒說是任敏想組樂隊,直到計劃基本定型才告訴任敏樂隊換了形式,還說“如果你想加入,我們特別歡迎”。

於是在和湯晶媚分开之後,任敏哭了,在她的視角裏,是她從想法的發起和提出者,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邊緣人。嘴快的孟子義說出了問題的核心:“這是別人的提案,她們用了別人的提案,還不想帶人家了。”

在這一階段裏被罵更多的是湯晶媚,任敏因爲直白地提出對湯晶媚的不滿,被認爲是“00後整頓職場”。節目裏兩人說开和解,事件到此爲止,但節目外的風波還沒結束。

戲劇性一方面來自,在《桃花塢》放出完整版視頻之後,人們發現,湯晶媚在邀請過程中都說明了是任敏的想法,還了她一個清白。雖然也有人質疑說明的真實性,因爲宋茜在溝通的時候表示最开始不知道是任敏的想法,也有網友提到沒有湯晶媚的正臉,懷疑是後期補錄,爲此湯晶媚回應:“沒有那個能力。”

在同一時間,網友扒出任敏早在2019年就开始學吉他,拍戲期間能夠天天彈唱,《玉骨遙》开機進組的機場圖上還背着吉他,再聯系到第一期任敏提到自己爲了聯歡會練了半個月王菲的歌。於是,輿論开始反轉,認爲任敏組樂隊但只想當主唱出風頭,讓其他不太會樂器的姐姐們給自己當“綠葉”,但事情不如自己所料所以不甘心。

這時最新一期播出,節目組要求攬月和摘星家互換一名家人,兩家坐在一起討論的最終結論是用汪蘇瀧換王鶴棣,但任敏這個時候說“真不想要(王鶴棣)”,又因爲這種低情商發言引起了對方粉絲和路人的雙雙指責:挽留汪蘇瀧還在情理之中,但直接“拒絕王鶴棣搬家”則顯得沒有禮貌。

任敏的輿論風評驟跌,網友甚至扒出了她以前和劉浩存的同學過往,進而比較兩人在跳舞水平上誰更“拔尖”;和邊程的直播也被人翻出來重新審視,一部分網友指出是任敏不配合直播在先,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爲不能因爲任敏現在口碑不好就“洗白”邊程,兩邊吵得不可开交。

按輿論口碑,任敏本來因爲徽柔這個代表角色小有名氣,連獲得金掃帚最令人失望女主都被認爲是影片本身太爛,“和演技無關”。“塢學”之後,任敏的輿論口碑滑落,很難說沒有真人秀的影響。

“極挑”新核心

黃曉明在綜藝裏出現大規模的口碑下滑,始於四年前的《中餐廳3》。

能制得住他的同班同學告別常駐陣營之後,黃曉明成了《中餐廳》的老大哥,要肩負起統攬大權的責任,但黃曉明當店長的水平確實不如老同學靠譜。

在他被“噴”得最狠的那期節目裏,黃曉明的形象就像一個一意孤行、不聽員工意見的老板。

在節目設置了預算額度的基礎上,不聽財務總監秦海璐“錢要花在刀刃上”的需求,增加了器皿、高質量食材的購买量,加重了財務負擔;在午間流量本身就大的情況下一味攬客,不考慮店內的克容量和後廚效率,導致所有人手忙腳亂,累得筋疲力盡,而他復盤會的時候還要指出大廚做菜慢“有很大責任”……

原本涉及到經營、錢款的環節就很容易做得不好招來網友指責,趙麗穎扒拉菜都要被說不禮貌,殷桃溝通方式也引起過“黑臉”爭議。

黃曉明的錯誤“罪加一等”,是在原有的管理統籌失敗的基礎上還要發表“霸總言論”:“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看得圍觀網友火冒三丈,直接把“明學”金句刷上熱搜。

雖然參加綜藝時職業生涯的階段大相徑庭,但黃曉明也經歷了“被質疑、翻舊账”的組合拳,黃曉明過往的言論和滑稽表演被翻出,比如著名的“鬧太套”和霸總般的結婚誓詞。他在《泡沫之夏》和《鹿鼎記》裏邪魅一笑的片段被網友剪輯出來,全靠過往的《大漢天子》《中國合夥人》,才讓觀衆在嘲諷的時候留了情面。

黃曉明《中國合夥人》劇照

觀衆終於得出結論:“黃曉明和我們,只能有一個覺得他帥。”之後有媒體問到他《中餐廳》的輿論反饋,黃曉明說:“沒關系,娛樂嘛,我們做的就是娛樂行業,大家要覺得开心,玩一玩挺好的。

結果四年後的《極限挑战9》,黃曉明仍然還是老大哥,只是變成了被其他嘉賓“欺負”的對象,最开始入場就被先到的嘉賓盤算着要开他的玩笑,自我介紹環節更是被嚴浩翔的年齡暴擊,被大張偉調侃“最悠久的一個人”。

遊戲環節他扛着麻袋跑路,被00後的張藝凡輕松追上,躺在地上和岳雲鵬拉扯的時候要抱着麻袋不撒手,岳雲鵬邊搶邊說黃曉明“這么大歲數了在這耍賴”。

岳雲鵬講錯了張藝凡的組合名,張藝凡糾正他的時候連讀得快了點,岳雲鵬聽懂了,只有黃曉明一頭霧水,邊問“她剛剛說的是二次元的話嗎”邊原樣模仿了一遍,成爲近期《極限挑战》最出圈的搞笑片段。

同樣是“老大哥”,在不同的綜藝裏,黃曉明也迎來不同的命運。

上綜藝,做好“多重准備”

任敏早期口碑尚佳的時候,有一個出圈的採訪片段,是她在被問到戀愛經歷的時候,一臉坦然地承認自己談過,並帶着點天真地說:“他們說演員可以談戀愛。”

所謂的“他們”是指網友,廣爲流傳的娛樂圈戀愛潛規則是,靠粉絲喫飯的愛豆不能談戀愛,不靠粉絲的演員可以。但衆多演員前輩被拍無數次,還死撐着不回應戀愛緋聞,足以證明身在娛樂圈就“身不由己”,“戀愛”是潛在雷點之一,沒有多少人會愿意將其暴露在人前。

當時的網友笑任敏的鮮活與懵懂,實際上也顯示出她對於展現真實生活的鏡頭的忽視。任敏或許爲了《桃花塢》提前做了功課,但上綜藝的“准備”,絕不是練半個月王菲的歌。

綜藝是一個窗口。觀衆能夠透過這片窗口,窺見到藝人“真實”的生活和性格切面。

尤其在短視頻風行的當下,劇集和電影中的一段切片還需要前後邏輯的串聯,綜藝更容易也更適合被截取某一段,在短視頻平台傳播,進而讓其中藝人的表現得到最大範圍的討論和出圈。

在當下的內娛體系中,綜藝不能被算作是明星藝人的作品,只能說是給了一個增加曝光度的機會,讓網友能夠拋开角色的影響,更多地了解明星個人的特質、情緒——至於最後能不能通過綜藝節目轉化吸粉,還要看藝人自己的表現如何。

同在《桃花塢》的孟子義和王傳君,就通過在綜藝裏的表現改善了大衆輿論風評。孟子義初登場時口碑在谷底,觀衆看她橫豎都不順眼,結果節目裏的孟姐沒出現什么大的爭議,反而強化了“笨蛋美女”“嘴比腦子快”的特質,最後她成爲了三季元老、桃花塢最重要的成員之一。

另一邊,因爲對待《愛情公寓》系列的態度,王傳君曾不少網友認爲清高太過,在《桃花塢》第二季裏拒絕宋丹丹的要求和第三季因爲大自然風景落淚的片段,以及和王鶴棣“仿佛在錄《爸爸去哪兒》”的互動,反而拉高了網友的好感。

而明星上綜藝的壞處就是,觀衆很容易用從綜藝中觀察到的性格給藝人定型。

這甚至無關錄綜藝的數量多少,只在於在裏面人設的深刻的程度。一個半月前“最後一季”《向往的生活》开篇,黃磊就提到自己“錄的綜藝太多了”,但實際上,他參與錄制的節目數量很少,只是《向往的生活》裏大廚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已經將他的形象固化了。

綜藝中的藝人性格切片,也容易招致惡評。周冬雨的大衆好感度因爲在《極限挑战》被認爲對待王迅不夠禮貌、拜高踩低牽連至今,歐陽娜娜也因爲在《潮流合夥人》裏穿陳偉霆的衣服被詬病了很久。

甚至,這種綜藝改變風評,不僅僅發生在真人秀綜藝本身,也發生在其他綜藝所設置的“真人秀環節”。一些選秀節目,選手們在真人秀環節呈現出的態度、情緒甚至致命到足以影響票數名次,HYBE旗下女團LE SSERAFIM成員許允真,當年參加《Produce 48》時在小組表演的C位已經評選出之後再次爭取,原定C位讓給了她,直接導致許允真的觀衆緣風評滑落,明明唱跳實力都不差卻很快淘汰。

這是真人秀極與極的兩面,也是選擇走上真人秀的明星們,在出發之前必須要考慮的輿論反饋。

“綜藝定人”,也別上頭

不過,明星在真人秀中呈現的性格切片,真的能代表本人的所有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綜藝本就受到劇本編排和鏡頭分配的影響,後期剪輯在最終綜藝效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一些片段經歷過後期剪輯之後,觀衆很難分辨最初的場景和表意。

就算不是剪輯效果,藝人在綜藝中具有爭議化的片段,也很容易成爲節目宣傳的“靶子”。毒眸曾在往期文章中提到,綜藝除了憑借自身口碑贏得關注,更重要的是想辦法在輿論場上引起討論,因此不少綜藝的重點從爲內容而生產,變成了爲傳播而生產。

換句話說,只要明星流露出一點點性格缺陷,就很容易成爲綜藝節目爲了出圈設計的“工具人”。

單論黃曉明“去油”,實際上他在綜藝上的人物底色和收到的待遇並沒有變:他在娛樂圈多年留下的口碑極好,與人爲善、待人親切,仍然熱衷於扮演老大哥式的人物,第一期所有常駐嘉賓坐在一起,會誇贊他的真誠與慷慨,賈乃亮還要着重誇贊他的長相。

另一方面,黃曉明本就是“知恥”的,會因爲“鬧太套”和“油膩”而感到苦悶,會覺得沒有做好作品對不起粉絲,對“黃曉明和我們只能有一個覺得他帥”的調侃照單全收,不去接太帥的角色來保護口碑。

只是當“老大哥”的年紀增長了,在需要體力的競技性環節裏顯得力不從心,留給觀衆的只剩下一種手足無措的滑稽。韓綜裏有個很常見的詞叫“虛勢”,形容喜歡虛張聲勢、表現得很厲害卻又做不好的人,在剪輯的對比之下成爲一種節目效果,黃曉明在節目裏的反差或許同樣如此。

真人秀畢竟不是大多數內地藝人的主業,演員型藝人最重要的口碑來源還在演技和作品。趙櫻子因爲“迪冪孟扎”被罵上熱搜,但在那檔演技類節目裏最重要的從來不是性格;寧靜近期在綜藝裏即興演戲的片段刷爆短視頻平台,網友感嘆演戲和綜藝本就並不衝突的同時,又再一次鞏固了寧靜的公衆形象。

明星要在綜藝裏讓渡個人形象交給大衆消費,本來就是他們的職業特性所在,至於究竟是主動還是被動,就跟“黑紅也是紅”一樣成爲了一道無解的題。這個過程中,明星、節目組和網友,每個人都對此心知肚明,但仍然會真情實感地參與其中,完成一次流量的狂歡。

畢竟“真人秀”三個字,最後的落點仍然是一場娛樂的“秀”——在不在綜藝裏“暴露”,既不影響明星活了幾十年形成的性格,也不會因觀衆的平台而發生根本扭轉,靠綜藝來給一個明星下定義,可以,但別上頭。



標題:黃曉明與任敏,真人秀的冰火兩重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14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