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電影《鬥破蒼穹·止戈》在優酷、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上线。這部電影,是《鬥破蒼穹》系列影片的第二部。早前,《鬥破蒼穹·覺醒》已經上线,豆瓣評分3.6分,可謂是群嘲一片。

這次,《鬥破蒼穹·止戈》,屬於這個系列的第二部,依舊是馬伯騫主演,姜武、高曙光、胡靜、張涵予等人主演。和《鬥破蒼穹·覺醒》亂七八糟的故事不太一樣,這次的《止戈》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還算是有意義的。

在《鬥破蒼穹·止戈》當中,男主角去找蛇族聖火,增進功力。繼而,男主目睹了人族和蛇族之間的战爭。他決定要阻止這場人族和蛇族之間的幾百年的爭鬥。影片的結局,當然是男主角成爲人族和蛇族的英雄,最終止戈成功。

從場面。看點的角度上講,作爲網絡電影,《鬥破蒼穹·止戈》當中的人族和蛇族的大战,還算是精彩,有一些場面戲份,網大當中不錯的了。這個鋪天蓋地都是人族和蛇族大战的畫面,應該可以滿足部分影迷的期待值。

我覺得這部影片還不錯,是因爲,它講了一個正經事兒。這部電影當中,人族和蛇族大战的場景,發生在沙漠地帶。這個地帶設計,免不得讓有歷史常識的影迷想起咱們歷史上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的战爭。這些战爭,也是跨越幾百年,甚至於上千年的。遊牧和農耕的战爭,最終止戈,是工業文明到來。

展开全文

在《鬥破蒼穹·止戈》當中,影迷們很容易站在更高的視角上,希望人族和蛇族之間止戈。而進入到咱們的歷史當中,咱們很多網友甚至於咱們很多讀過不少書有很高學歷的人,都沒有這個常識儲備了。我多日之前,曾寫紀錄片分析文章,批評《何以中國》,敘事視角太狹隘了。原因就在此處。

在《何以中國》的第一集當中,對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民族的战爭,是站在農耕文明的視角上,以洋洋自得的方式進行敘事的。這個敘事,放在古代,站在王朝視角上,好像沒問題。但是,放在當下,泱泱中華960萬平方公裏的遼闊之下,再這么搞,就是典型的狹隘了。無論是農耕民族,還是遊牧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啊。

我見這個紀錄片的撰稿們好像都是高學歷。然而,這么高的學歷,依舊缺乏一個真正大中國視角的敘事能力,這是讓人奇怪的。對於中華民族歷史上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之間的战爭,我們當下再敘事,應該站在悲憫的立場上才行啊。直接站在農耕文明的立場上,以爲這是中國反抗外來侵略,顯然就是把中國的概念簡單化了。草原文明,是中國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學人,連這個都不懂。

正因如此,我才覺得,像《鬥破蒼穹·止戈》這樣的電影,很值得推薦一下,尤其是推薦給《何以中國》的撰稿人員們。在這部影片當中,人族,像不像農耕文明的人群,而蛇族,像不像遊牧文明的人群。人族和蛇族大战,像不像咱們歷史上遊牧和農耕兩個文明之間的战爭呢?

講這些战爭,《鬥破蒼穹·止戈》是站在人族的立場上洋洋自得的嗎?顯然不是。影片有着很濃鬱的悲憫性,這是對於人類战爭災難的一種普遍性悲憫。我猛然想要追問一句:連寫網絡文學的,搞網絡電影的,都有這種普遍性的悲憫,怎么咱們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紀錄片撰稿人們,連這個常識都沒有呢?

還是那句話,咱們當下的學人們,再講中國古代史的時候,真的應該建立一種中國大歷史的意識,中原文明、西域文明、草原文明和高原文明,都是咱們中國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對幾個文明之間的战爭,我們應該以悲憫的情懷去敘事,而不是站在中原文明的立場上,洋洋自得,或者悲悲切切。

《鬥破蒼穹·止戈》在這一點上,似乎可以啓迪一些人。(文/馬慶雲)



標題:《鬥破蒼穹·止戈》上映,人族蛇族大战,有場面,有看點,有意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410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