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刊 | 總第2310期

衡量一部劇爆沒爆,要看劇中細節的討論度。

比如《繁花》,截至今晚會員收官,“排骨年糕”、“不響”、《偷心》、“提籃橋”接連成爲話題關鍵詞,上海排骨年糕外賣單日銷量暴漲200%。

馬伊琍、唐嫣、辛芷蕾的演技被多番討論,“寶總究竟愛誰”成爲新的感情线研究資料,站內熱度一路飆升突破31000,成爲騰訊視頻熱度榜改版以來排名第四的爆款之作。

《繁花》當然爆了,但开播前完全沒想到,第一個靠角色、演技爆火出圈的群像人物,會是範總(董勇 飾)。時至今日,我腦子裏還在回蕩範總那一聲“安~妮”。

位只身闖蕩上海灘的江浙針織廠小老板實在太靈了,在那個經濟奔騰的年代,在一衆人中龍鳳中穿梭,從真底層摸爬滾打搏出一番天地的範總,某種意義上是最貼近觀衆的角色。

他像一個滑稽的“顯眼包”,承擔了全劇近半輕松笑點,供人取笑不以爲意。憨厚面孔下,有着悄悄掩飾的堅韌與精明。可真到汪小姐落難時,是老範慷慨大義伸出援手,這是藏在滑稽背後的真朋友。

正如彈幕所說,“只要你看《繁花》,就很難不喜歡範總。”

展开全文

熟悉演員董勇的觀衆可能會更驚訝,這位曾經在《重案六組》《黑洞》《絕對控制》等經典作品中出演嚴肅公職人員的“警察專業戶”,竟然也能飾演範總這種喜劇型角色?

從類型演員到一人千面的老戲骨,董勇唱着“安妮”,再次走到大衆面前。

1

大上海裏小人物

《繁花》範總演技出圈

《繁花》第一條商战线,核心就是範總的“三羊牌”。

寶總(胡歌 飾)的股票生意遭到親友背刺,車禍後急需开拓新業務。汪小姐(唐嫣 飾)是外灘27號外貿企業職員,需要促成一筆大單子做業績。

李李(辛芷蕾 飾)攜至真園落地黃河路,一方面需要寶總的生意造噱頭,也想促成業務喫提成。更別提外來皮草富二代魏總(鄭愷 飾),等着一筆大生意在上海灘打響名氣。

每個人都有目的、都瞄准了顯然即將火爆上海灘的“三羊牌”。利益漩渦中的範總,自然成了待價而沽的香餑餑。

他在寶總與魏總之間左右搖擺,在汪小姐與李李之間輾轉騰挪,一會兒酒氣上湧失約毀約,一會兒沒臉沒皮耍無賴,操着一口竭力向上海話靠攏的江浙口音普通話,肢體總帶着略誇張的討好,不尷不尬被晾在當場。

所以很多觀衆一开始不喜歡範總,覺得他雞賊、憨傻、不體面,最後白白被寶總坑了120萬利潤,又是何必?

事實上,憨傻背後藏着精明,“沒皮沒臉”慫人面具底下,是撐起全廠三百多號工人生計的硬漢脊梁。

作爲劇中第一個出場的90年代實業家,範總其實是最堅韌的一個人物。

在進口商品衝擊國產市場時,他們能研制出不怕火燒、對抗外資的國產“三羊牌”襯衫,把成本壓縮至五分之一。爲幫廠子產品找到銷路,範總能在上海連續蹲寶總幾個月,連過年都不回家。

在生意場上更是忍辱負重,馳騁黃河路幾家大飯店,範總的笑臉從未放下過,對誰都是樂樂呵呵、進退有度。只要能讓全上海人都买我“三羊牌”,陪幾個“黃毛毛”唱幾句“安妮”,算得了什么?

同時,範總也是非常精明的商人。

頂着“寶總合作方”的名頭進駐黃河路,大群人圍着他遞煙、灌酒、拍盡馬屁,迫不及待從他嘴裏套話、看他跟寶總做什么生意。可即便範總被老酒灌得醉醺醺,依然咬緊牙關,不透露一絲祕密。

“三羊牌”上市一樁生意,看似是他被上了一課、平白損失120萬利潤,但回頭復盤整個合作,範總在寶、魏雙方幾番輾轉,成功把自己從“寶總可合作可不合作”的被動方,轉變成了“寶總爭着和他合作”的主動方。

畢竟,範總這一趟來上海的核心目的絕不只是一單生意,而是成功銷掉80萬件“三羊牌”、建立穩定的供應銷路。不逼寶總一把、打破买方市場限制,誰知道最後是誰佔誰的便宜?

隨着劇情進展,範總又展現出了更多重情重義的人物側面。

生意場上精明歸精明,範總這個人還是厚道的。他通過梅萍認識汪小姐、促成“三羊牌”生意,开心之余也對梅萍抱了分歉意,總想着給她介紹生意,苦口婆心勸她別跟汪小姐別苗頭。

對汪小姐更是真心相交,一开始考慮現實勸她不要創業、風險太大,發現汪小姐堅定創業之心後,他接二連三表示愿意用自己積累下來的人脈關系幫她跑通深圳的工廠。深圳工廠爆單,他甚至愿意給老朋友下跪,只爲汪小姐的單子能順利進行。

其實這時範總已經快退休了,他幫助汪小姐幾乎沒有任何利益考量,單純是報答對方當年拉自己一把的情義。

分別前,範總還是那么絮絮叨叨,但他把這些年做生意積累下來的經驗教給汪小姐時,兩人眼裏泛起了淚光。這段劇情讓很多觀衆忍不住淚目,難怪董勇在發布會上表示範總和汪小姐是父女般的感情。

不得不說,董勇老師把範總演繹得太好了,許多觀衆都感慨,仿佛在範總身上看到了汲汲營營跑生意的自己、看到了摸爬滾打掙出個未來的父輩。

煌煌繁華生意場,璀璨如寶總的大人物終究是少數。人潮海海中如範總一般的小人物們,才是滬上名流裏抹不开的江浙一味。

2

7天增肥11斤

範總是“人要豬相,心裏明朗”

刻畫出如此活靈活現的範總,並不容易。

董勇在採訪中表示,劇組一开始跟他籤合約籤了四個月,結果前後加起來,他總共拍了19個月。

19個月,日日夜夜,和範總在一起。

《繁花》劇組幾乎沒有固定劇本,每天化妝時,有一張今天要拍的戲在桌子上。王家衛導演很少會直接告訴他們“你要怎么演,你要演一個什么出來”,大多數時候是架好燈光、機器,問演員,“你想怎么演?”

你想怎么演?帶着這個問題,幾乎超過一半範總的戲,是董勇和王導在現場碰撞、詮釋出來的。這個人物在原著中只是零碎邊緣,但在劇組現場,逐漸發芽、抽條,生長成一個有血有肉、鮮明動人的人物。

比如开播後迅速佔領熱點的,範總的口音。這既不是劇中隨處可見的上海話,也被杭州觀衆“打假”不是純正杭普,但總是帶着點魔性的好笑,讓觀衆忍不住模仿。

近期董勇才在採訪中透露,這份特殊的塑料杭普,其實是他特意設計的口音。

“我進組拍第一場戲講的杭州話,聽到工作人員說之後還要配普通話版本,心想壞了,都不說口型對不上,江浙方言跟普通話字數都對不上,這怎么辦?

後來我琢磨,怎么讓北方人一聽就知道範總是南方人,但又都能聽懂這種方言。我就用了江浙方言中冒尖的音調,夾雜杭州普通話,間或幾個模仿上海話的詞,表達範總在上海做生意、渴望融入上海人的心理特徵。

最終口音成品,既讓範總這個人物渾然天成,也解決了二次配音的難題。

難題不止口音,還有體型。

董勇在《繁花》劇組的拍攝中途停了幾個月,再回劇組發現瘦到不接戲了,怎么辦?他立刻开始增肥,一天五頓高熱量,硬是7天迅速增肥11斤,趕回劇組接着拍戲。

外型上的微胖感,是他和王導對範總這個人物的共識。

董勇用一句方言形容範總,“人要豬相,心裏明朗”。外形憨憨、時刻帶笑,做生意更容易獲得合作方信任,內裏則始終冷靜理智。

對於他來說,每次穿上戲服都像是進入了這個角色的靈魂,完完全全成爲另一個人。所以很難軋戲,因爲接受不了靈魂分裂的自己。

何爲戲骨?正是董勇這樣,把戲融入了一分一寸的骨血裏,詮釋角色,成爲角色。

3

從類型演員到一人千面

演員董勇戲骨可塑

爲什么會請董勇來演繹頗具喜感的範總?《繁花》开播前,可能很多熟悉他的觀衆會發此疑問。

從1985年參演首部作品开始,在長達20余年的演藝生涯中,董勇習慣被稱爲“警察專業戶”。

本世紀初,他在警匪劇《黑洞》中飾演刑警隊副隊長王明,在重磅電視劇《重案六組》中飾演部隊偵察兵出身的刑警江漢,在《絕對控制》中飾演派出所所長。

彼時,30出頭的董勇臉型方正、腰板筆直,穿上警服是正氣十足的人民公僕,穿上便裝又是陽光小夥,可謂是當年丈母娘心中的理想女婿。

演員是被動的,當他演出一個個深受觀衆認可的警察形象,此後找來的戲約大都只會延續過往腳步,持續在警察角色賽道深耕,幾乎成了國內飾演警察形象的特型演員。

轉變發生在電視劇《親情樹》,受夏鋼導演邀約,他飾演了劇中性格寬厚善良的鄰家大哥彭大暑,發掘出自身表演中溫厚的一面,也憑借此角獲得第24屆“飛天獎”優秀男演員提名。

此後,董勇持續拓展戲路,出演了古裝、都市、家庭、武俠、諜战等多種類型作品,也突破形象詮釋反派,逐步成爲一名百變綠葉型演員。

這類演員就像各大影視劇中的定海神針,觀衆不一定知道他們的名字,但總會第一時間叫出他們的角色名。

比如,豆瓣9分神作《北平無战事》中理想主義的曾可達

比如,近年最佳經濟犯罪警匪劇《三叉戟》中的“大棍子”徐國柱

好演員得益於好劇、好角色,同樣反過來,一部好劇能成爲好劇,一定離不开一個個好演員全副身心投入其中的傾情演繹。

董勇之於範總、之於《繁花》,一定是這樣的好演員。

戲骨可塑,最好的範總,江湖再見。

文 | 子路

注:全文圖源網絡

-END-



標題:《繁花》董勇:演範總記牢八個字,“人要豬相,心裏明朗”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025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