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影迷和我一樣,今年最期待的電影,就是諾蘭的《奧本海默》。

諾蘭電影的魅力無需贅述,看過的都懂。《奧本海默》已經確定7月20日中國香港上映,7月21日美國上映,目前內地能否上映還是未知數。不過,電影的最新消息,讓人隱約覺得是在給電影登陸內地影院判了“死刑”。

據媒體報道,《奧本海默》片長3小時整,是諾蘭電影中最長的一部(影迷的福音),但電影因爲有部分裸露畫面、sex和粗話被定爲R級。

先來說下這個分級。R級是美國電影協會劃定的級別,共分爲5級,其中G級無任何限制,PG可能包含部分內容不適合小孩觀看,需要家長爲子女提供引導。PG13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這三個級別的影片,往往引進內地都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接下來兩個級別就難說了。

展开全文

其中《奧本海默》對應的R級,指的是包含成人內容,父母帶領孩子觀看前最好事先了解影片內容,而NC17則是徹頭徹尾的成人電影,未成年人禁止觀看。

回顧前些年引進的好萊塢電影,發現R級的引進成功率大概50%,以漫威爲例,《死侍》系列都無緣內地。不過如果導演妥協大刪大減也不是沒可能,比如《毒液》和《金剛狼3》就刪減後上映了。

再看香港電影,IIB級約等於美國電影協會的R級,同樣是刪減也會有上映機會,比如當年郭富城的《殺人犯》是III級,刪的七零八落之後,更名《罪與罰》內地上映。有趣的是,林超賢的《紅海行動》因爲有大量槍战和血腥鏡頭,到了香港也被定爲IIB級。

因此,《奧本海默》能不能引入內地,其實決定權在導演諾蘭,或掌控剪輯權的環球影業手上,如果他們愿意刪減(可能從3個小時剪到2個半小時),或許內地觀衆還有看到這部電影的機會。

但以諾蘭的個性,很難爲了電影能在中國上映就讓人輕易對電影動剪刀。更何況,對於諾蘭來說,中國市場並不是特別友好和重要,畢竟票房最高的《星際穿越》也才不到9億人民幣的票房。

那么,假設《奧本海默》成功引進,即便能夠在國內上映,其實中國觀衆也看不到最棒的頂級版本了。

大部分人都知道,諾蘭是實拍狂魔,同時也是IMAX膠片狂魔,他會爲了拍電影买一架退役的飛機,還在《敦刻爾克》裏,將IMAX攝影機搬上了战鬥機上天實拍,因此不少影迷在《奧本海默》頁面下調侃,說諾蘭要“實拍核爆”。

實拍是諾蘭呈現震撼大場面的基礎,而IMAX膠片攝影機是他將這些搬上大銀幕的武器。

細心的人會發現,目前全球範圍內,仍然堅持用膠片IMAX攝影機拍攝商業電影的導演,似乎只剩下諾蘭一個了。

這是因爲IMAX膠片攝影機限制太多,一方面體型巨大,裝上65mm的膠片特別重,運鏡上會有諸多限制,通過《奧本海默》幕後特輯能夠看到,掌機攝影師身強體壯、孔武有力,不然身體都扛不住。

另一方面價格昂貴,IMAX膠片攝影機數量有限,而且只租不賣。關於IMAX膠片攝影機的租賃價格一直沒有明確數字,但可以參考數字攝影機的價格。

這裏要扯一段題外話。因爲膠片攝影機數量太少,沒有辦法完成IMAX影院的供給,IMAX公司不得不妥協,和部分數字攝影機廠商合作,給他們的高端產品認證,再加上一個後背轉換,可以輸出品質相對更好一些的畫面,其中就有阿萊65攝影機(《荒野獵人》就是這款機子拍攝)。

有了IMAX認證的阿萊65同樣只租不賣,並且由阿萊公司獨立運營,提供給劇組拍攝電影,而且必須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跟組提供技術服務。當時《八佰》宣傳期間導演管虎上訪談節目透露一周的租金是30萬人民幣,一個月600萬(應該是包含了人工、鏡頭等所有器材的費用)。

《奧本海默》去年2月中旬开機,5月下旬殺青,加上籌備測試時間,就算13周,僅攝影機的租賃費用就超過390萬,差不多夠拍一部小成本電影了。

還有一方面原因,到了數字時代,會用、能用好IMAX膠片攝影機的攝影師太難找了,當初姜文拍《一步之遙》也拿IMAX膠片攝影機擺拍過,但正片裏一個鏡頭都沒有,而且膠片的成本要遠高於器材租賃費用,攝影機开機,過膠片每一秒都在燃燒經費,3個小時的《奧本海默》,IMAX膠片長達17.71公裏,重達272公斤,這還是定剪之後的成片數量,拍攝耗費了多少膠片,難以想象。

那爲什么說即便引進了,中國觀衆也看不到最棒的頂級版本呢?

在數字放映機落地之前,IMAX是將65毫米膠片拍攝的畫面,洗印成70毫米膠片在IMAX放映機上放映,這樣的畫面是最頂級的效果(不考慮銀幕大小的差別),因爲是原生膠片放映,而且IMAX原始膠片尺寸比例爲1.43:1,分辨率可以達到驚人的12K,相比之下,目前影院所謂的“頂格”4K分辨率是不是弱爆了?

而且,IMAX膠片能營造出數字攝影機無法比擬的深邃色彩,廣闊的景深和透視感,在有包圍感的影廳裏,真的能獲得宛如裸眼3D的效果。

但是,膠片在前端拍攝的困難前面已經說過,放映端也是阻力重重。膠片洗印費用太高了,以當年《阿凡達2》爲例,IMAX公司要求影院自費,僅提供洗印技術支持,費用超過20萬,而且運輸、安裝麻煩,三個工作人員耗時2天才能裝完。

因此,目前國內,包括中國香港,已經沒有IMAX膠片影廳了,這意味着膠片IMAX頂級版本的《奧本海默》,中國觀衆在國內注定看不到,目前美國也只有20多家。

不過,國內還有部分IMAX GT影廳,是採用1.43:1的屏幕比,只不過放映機換成了數字+激光,對比一下畫幅可知,提供1:43:1的IMAX影廳,是目前國內諾蘭電影最好的打开方式。

對了,從幕後特輯來看,《奧本海默》普通文戲也由IMAX膠片攝影機完成,這意味着這一次諾蘭將大幅增加IMAX膠片攝影機素材量。受限於制作成本,當年《蝙蝠俠:黑暗騎士》只有不到30分鐘的IMAX膠片鏡頭,到了《敦刻爾克》IMAX膠片鏡頭增加到近100分鐘,三個小時的《奧本海默》,IMAX鏡頭會不會超過2個小時?

所以,還是祈禱《奧本海默》能成功引進吧,就算刪減,也總比看不到強。



標題:《奧本海默》內地難上映,即便刪減引進,觀衆也看不到頂級版本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6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