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功效、場景縱橫生長的營養健康食品,到尋求內卷破局的茶咖飲料、零食等熱門品類,再到用餐形式全面變革的新餐桌食品,在2025年企業生存競爭進一步加劇的挑战下,探索更高質量的品類增長分析、重塑創新性增長機會將成爲食品企業破局的關鍵。

作爲食品飲料產業創新生態的深度觀察者與鏈接者,Foodaily在3月31日-4月2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了Foodaily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博覽會,匯聚152位商業領袖和行業大咖、4290位品牌和產品決策人,從品類、品牌到生意模式战略與策略,共同把脈全球食品飲料行業新趨勢,探索增長新路徑。

本文將聚焦“健康營養食品”、“茶咖飲料與零食”、“新餐桌”三大熱門品類的創新機會,圍繞體重管理、益生菌、低GI主食、營養乳品等關鍵解決方案,以及可可巧克力、寶藏食材玉米、中式面點升級等創新方向,展开深度解析。

【下文根據演講整理,內容有刪減】

1

解碼健康營養新機遇,從GLP-1食療、益生菌+X、低GI主食、營養乳品突圍

從體重管理剛需下的GLP-1食品熱潮、低GI主食化,到益生菌多元創新,再到營養乳品的功能升級,健康食品正從成分到品類、場景上掀起一場健康革命。在千億級市場競爭中,品牌如何打破傳統思維,搶佔未來健康賽道?如何洞察精准營養、多元場景背後的真實健康痛點,實現真正的品類升級?

慕恩生物:GLP-1通路新解法,微生態制劑的創新“食療”法

展开全文

隨着肥胖率上升以及人們健康意識增強,全球減肥市場在2022年已超過兩千億美元,預計在2027年超過四千億美元。在龐大的減肥市場中,消費者對於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產品有巨大的需求。

在功能性食品研發日益強調科學依據與臨牀驗證的當下,慕恩生物系統展示了其如何以醫藥級研發邏輯賦能食品創新,探索“功能性食品+靶點機制+微生態療法”的新路徑。

慕恩生物副總裁陳娟指出,功能性食品的研發不應止步於成分堆砌,而應從醫藥研發邏輯中汲取靈感,並以疾病靶點爲核心、以功效驗證爲標准。

在全球減重市場迅猛擴張、GLP-1類藥物爆紅的趨勢下,慕恩生物洞察到該產品的局限性和未滿足的需求,提出以功能性食品出發,用益生菌解決其“藥物副作用,依從性差及長期安全性有待驗證”的痛點,呼籲以微生態制劑打造“更安全、可持續”的減重食療新模式。

對此,慕恩生物推出二代益生菌明星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M Lab-01®菌株,能給消費者提供“類司美”綠色療法——無需注射,通過口服益生菌及後生元實現激活GLP-1分泌、調節糖脂代謝、增強腸屏障功能等多維度改善代謝健康。該菌株還能顯著抑制司美格魯肽治療停藥後的復胖及血糖升高,爲使用GLP-1類藥物減肥的消費者減緩副作用,維持更好的減肥降糖效果。

目前,AKM Lab-01®已完成10項專利布局與美國GRAS安全性驗證,並开發了全球獨家的Amuc_1100蛋白LC-MS檢測方法,通過精准優化將產品中的Amuc_1100蛋白濃度提升三倍以上;以高濃度活性蛋白成分及高純度萬億級菌粉突破AKK菌傳統原料的產業規格及活性含量。此外,AKM Lab-01®菌株原料已實現商業化量產,標志着功能益生菌“制藥級”時代的开啓。

圖片來源:2025 Foodaily創博會 慕恩生物演講分享

均瑤健康:搶佔新賽點,“益生菌+X”助力功能營養日常化

在“健康中國2030”战略指引下,國民健康意識逐漸覺醒,功能性飲料及膳食營養補充劑板塊持續保持高增長。均瑤健康立足20余年自研中國菌打造品牌與產品差異化,不斷夯實益生菌業務,如今旗下產品已出口到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爲全球300+專業客戶的益生菌之選。

爲了讓消費者不僅在特定場景下獲得益生菌的健康益處,更將其融入日常生活,推動功能性食品向普適化、精准營養轉變,均瑤健康將復雜的選菌流程轉譯爲六大可量化指標,提出“六鑽益生菌”成分標准和由三株明星菌株組成的“基石菌團COMMON CORE”概念,發掘菌株協同效用,實現益生菌從科研到普通家庭食用的無縫銜接。

均瑤健康首席科學官葉育彬表示,隨益生菌精准幹預時代到來,均瑤健康圍繞益生菌和功能營養日常化兩方面來探索市場的新賽點。依托6000多株自主知識產權菌株庫,目前已實現從日常功能性飲用、體重管理、腸道微生態調節到口腔健康全覆蓋的產品布局。

借勢“體重管理年”,均瑤健康推出纖美閃溶益生菌,含2大明星控體菌株,分別具有控體、清除膽固醇的能力,以及激活棕色脂肪的作用。在腸道健康方面,均瑤健康不僅制定了腸道功效測定團體標准,還與高校成立了聯合實驗室,研發出兩大腸道管理明星菌株,並基於這些研究推出“養道益生菌”系列產品。

而在口腔健康方面,均瑤健康推出了4.0時代根源清新益生菌微泡片,用區別於傳統口腔產品的益生菌微泡新概念,與三大口腔益生菌協同作用,幫助消費者以便捷方式解決口氣問題。

圖片來源:均瑤健康

葉育彬指出,通過系統的科研驗證和配方創新,益生菌正由專業“功能品”向全民健康飲食轉變,日常化應用將推動行業實現新一輪價值升級。

江南米道:千億藍海賽道,低GI主食從科研破壁到消費爆發健康革命

中國人“好好喫飯”的傳統習慣背後,隱藏着1.5萬億規模的主食消費市場。而當前健康主食所面臨的困境,不僅在於“高GI、高負擔”的傳統飲食結構,更在於公衆對主食健康價值的認知偏差。很多人因控糖或減重盲目戒碳,忽略了主食作爲日常膳食中核心營養基石的價值。而在全民減重的浪潮下,亟待正確認識碳水化合物,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

江南米道總經理、稻院士品牌創始人陳媛提到,以低GI主食爲突破口,倡導用科學普及的手段提升公衆對於健康主食的認知。在全民慢病管理與健康飲食觀念升級的背景下,低GI主食不僅能有效降低升糖負擔,更能通過科技科普提升消費者對傳統主食營養內涵的重新認識。

在科研支撐下,江南米道與陳君石院士團隊合作,從五大科研方向保障GI值穩定與功能確證;在產品策略上,則推出了功能細分、人群細分、場景細分的功能營養米品系列,並引入超級符號概念,用視覺標籤強化消費者對不同功能米品產品的科學認知。

圖片來源:江南米道

通過OEM代工與自有品牌雙驅的模式,江南米道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路覆蓋,其商業模式和战略初見成效,2024年江南米道實現利潤扭虧爲盈。未來,在低GI的千億剛需市場中,江南米道有望實現營收過億,推動低GI主食走向全民日常的選擇,助力中國家庭完成“健康主食革命”。

衡美健康:功能營養蓄勢待發,托起乳企增長新曲线

面對出生率下降和成熟市場的雙重挑战,乳制品行業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B端企業衡美以其專注營養研發與產品定制的專業姿態,提出了一套從危機中尋找新機的“營養+乳品”創新解法。

衡美健康產品开發負責人戴陽在演講中提出,現在企業必須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實現跨界聯合與產品創新。在粉劑和功能原料方向上擁有深厚經驗的衡美,敏銳聚焦兩個關鍵人群:銀發人群青少年群體

在銀發經濟領域,戴陽指出老年人具有高需求、強消費力和低滲透的典型特徵,衡美已布局包括魚油蛋白粉、氨糖調制乳粉在內的多款針對三高、免疫力、關節健康等老年人剛需的功能產品。另一方面,3-18歲青少年人群被衡美視爲潛力人群,尤其在成長力、自護力、腸道健康、視力與智力發育等方向擁有龐大細分需求,針對此衡美已推出葉黃素酯飲品、多維巧克力、DHA相關產品。

圖片來源:衡美健康

與此同時,戴陽強調衡美在聯合研發、專家背書和功效驗證上的諸多嘗試,正爲傳統乳業开拓出一條全新的高品質、精准營養發展路徑。

正如戴陽所說:危險伴隨着機會而來。未來,中國乳業的機會或許在“營養革命”的浪潮中悄然到來。

2

茶咖、飲料、零食等熱門品類,

如何從技術、包裝、創新中破局?

茶咖、飲料、零食等食飲快消品類,一向是食品飲料行業中內卷最激烈的熱門品類。從同質化、易模仿的淺層內卷中,回歸到由技術、包裝等核心競爭力驅動的產品創新,一些企業給到了產品內卷破局的新思路。

塞尚乳業:技術突破,引領食品創新趨勢

茶咖賽道競爭愈卷愈烈,而乳制品作爲茶咖創新的重要原料,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不同於傳統乳企,塞尚並不將自身定義爲乳品公司,而是聚焦“乳蛋白和乳脂肪”深挖營養價值的企業。

塞尚乳業董事長兼CEO閆建國提出:最好的蛋白是乳蛋白,最優的脂肪是乳脂肪,而這正是中國飲食長期缺失的營養“短板”。乳蛋白是富含全部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完整蛋白,具備天然“完全營養”的價值,因此也成爲塞尚重構茶咖風味和健康底盤的核心原料。

過去30年,膜技術,酶技術和HPP超高壓滅菌技術三大技術對全球食品飲料市場帶來了巨大影響。塞尚通過膜技術酶技術兩大核心技術,將乳制品中的乳蛋白和乳脂肪作爲突破口,跨界延伸至茶咖領域。

圖片來源:2025 Foodaily創博會 塞尚乳業演講分享

閆建國在演講中指出,中式茶咖不僅需兼顧健康營養,更應傳承中國傳統色香味的精髓。借助先進的加工工藝和精准配比,塞尚打造出既具醇厚口感又符合現代營養需求的茶咖新品,不僅开創了“厚乳”產品,還是中國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牛奶液體蛋白企業。爲消費者呈現一種全新的味覺體驗,同時也爲乳制品跨界增值开闢了新战場。

安姆科:不止於容器,如何用創新包裝點燃飲品增長引擎?

在飲品同質化日益加劇的當下,消費者真正“买單”的,早已不只是口味和配方,而是第一眼的吸引、手中拿着的體驗、朋友圈曬出的互動感。爲飲料品牌打造獨特市場競爭力,安姆科以創新包裝爲突破,強調包裝設計對消費者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圍繞飲品三大核心消費場景:“膳食營養家”、“精致懶人”和“放縱日”,安姆科亞太區創新市場負責人曾婉琦,提出了三類包裝創新方向:

1、功能飲品場景:從瓶裝到軟包裝,滿足便攜、定量和可視化的進階需求

比如定量化包裝、異形袋、雙腔袋等形式,不僅能降低碳足跡和物流成本,更能在視覺上強調新鮮感和可視化。尤其是幹溼分離、現混合、即飲式包裝形式,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滿足消費者對定時、定量、定效的精准營養管理需求。

2、即飲場景:爲“懶人經濟”而生的互動式包裝體驗

針對“精致懶人”,安姆科展示了旅行咖啡杯、濃縮液蓋、盒中袋等一系列創新包裝,不僅解決攜帶和使用痛點,更成爲用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適配戶外、辦公、旅行等多元場景。

3、情緒價值場景:從快樂水到儀式感,觸發品牌的第二增長曲线

當消費者的物質需求已被極大滿足,情緒價值將成爲產品的新賣點。盲盒化包裝、咖啡膠囊、溫感油墨等一系列儀式感和高級感拉滿的包裝技術,幫助品牌構建沉浸式飲用儀式感,並通過故事性設計、標籤貼紙等方式,與消費者形成情緒共鳴。

圖片來源:2025 Foodaily創博會 安姆科演講分享

黛妃集團:用中式食材,撬動巧克力中國本土故事!

中研普華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巧克力市場規模達1384.5億美元,中國以150億美元規模成爲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同比增長8%。在中國,巧克力已逐漸從“西方味覺”向“東方表達”過渡,中式巧克力成爲本土巧克力企業的創新關鍵點。

黛妃集團巧克力事業部總經理刁二提到,黛妃作爲 同時擁有純脂巧克力、類可可脂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功能巧克力醬類、脆脆巧克力醬類、裝飾巧克力全矩陣產品的原料型企業,專注於“從可可原料到可食方案”的B端供給邏輯,具備完善的巧克力行業全方位解決方案能力。

黛妃聚焦於巧克力原料及其加工工藝,通過“巧克力+中式風味”的本土化創新,突破小衆市場限制,實現品牌和產品的雙重提升。陸續推出竹生空野巧克力、中國紅系列、青花瓷系列產品等,此次更是推出添加原生紅棗的純脂生巧、脆脆巧克力醬、巧克力復合調味醬以及純脂巧克力等產品。

圖片來源:黛妃集團

跨界思維在零食品類中的應用,爲傳統產品帶來全新的風味和體驗,使得品牌更能滿足年輕消費者對健康、口感和情感價值的多元訴求。

3

餐桌場景新變革,

從玉米食材、深海食品、奶酪饅頭中

看餐飲品類新機會

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觀念變化,年輕一代的用餐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轉變。一人食、小家庭等消費場景的崛起,更便捷、個性化餐飲解決方案的流行......餐飲行業正相繼湧現出更多新的餐桌風尚。

從寶藏玉米食材的流行,到深海食品的升級迭代,再到中式面點的創新突圍,探索傳統中式食材、中式餐飲品類與現代餐飲需求的碰撞,如何滿足消費者更高端、更多元的消費體驗?

四平市委:“黃金玉米”食材如何撬動新消費藍海

在體重管理成爲國家級議題的當下,玉米憑借其高膳食纖維、低GI值、低碳水、全谷物屬性,逐漸成爲“餐桌C位”。吉林省四平市作爲“中國優質玉米之都”,玉米種植面積高達90%,是全國玉米單產最高地區之一。

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長郭順傑提到,企業可依托現代農業與加工科技,對玉米品質進行嚴格把控和創新升級,不僅在口感和營養上實現突破,還爲市場提供了多樣化、健康化的新型主食解決方案。

玉米從“不能包餃子”的食材,躍升爲“能做主食”的健康新品類,從鮮食玉米、玉米茶、玉米酒,到玉米面、減脂餐主食,玉米的餐桌形態正在重構,通過技術革新和產品細分,四平玉米正引領一場從傳統到智能的主食革命。

而面對品類標准缺失、無特色產區、品牌空白等不成熟的問題,作爲唯一的優質玉米之都,四平市將引進鮮食玉米行業龍頭企業落地四平,持續加大對種植業金融保險支持力度,並積極推動參與制定鮮食玉米國家標准,把四平玉米打造成像五常大米一樣的地理標識。

圖片來源:2025 Foodaily創博會 四平市委演講分享

一米八海洋科技:新場景新思維,傳統餐桌食品的安心之選

在全球食品安全與營養失衡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一米八海洋科技聚焦於利用海洋資源和科技手段,探索慢長食材及供應鏈的全面優化。其借助前沿技術,开發出具有獨特健康功能的新型食材,並構建起一套從原料到餐桌的高效協同體系,爲新餐桌帶來更多創新性解決方案。

正如一米八海洋科技CEO鄧中華所說:“中國人每年喫掉7億頭豬,卻很少喫貽貝和大黃魚,耕地有限,海洋是我們可持續的答案。”

作爲一家創立不過21個月的年輕農業企業,一米八歷時18個月實地走訪12國、考察107家科研機構與企業,精准錨定“海洋蛋白”作爲未來中國餐桌的重要解決方案。

一米八從貽貝與大黃魚切入,提出“四好標准”:基因好、住得好、長得好、买得好。三年深海養成的厚殼貽貝、兩年時間才能成熟的大黃魚,不僅堅持自然慢養,還通過細胞級鎖鮮技術,實現高營養保留。在此基礎上,一米八推出了大黃魚小餛飩、去刺魚排、海鮮意面等高品質即食產品,品控嚴格、配料表幹淨。

圖片來源:一米八海洋科技

此外,一米八還主動承擔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從打造深遠海工廠、扶持漁民生態養殖,到用數字技術和新質生產力激活農業鏈路,力圖在產業端建立良性生態。

蒸籠頭:從“饅頭裏的洞”出發,打破速凍面點的創新天花板

在高度內卷的速凍面點賽道,蒸籠頭卻靠一顆“奶酪饅頭”挖出了破圈的新路徑。作爲盒馬冷藏面點的最大供應商,蒸籠頭從一個十年前駐扎在盒馬檔口的小團隊起步,憑借對中餐工藝的執着、對產品創新的敏銳,以及對自有工廠與靈活研發能力的堅守,實現了業務規模的十倍級增長。

其原創產品奶酪饅頭從一开始就通過結構上的差異化打下壁壘。在饅頭裏挖一個洞,不僅是工藝上的挑战,更开啓了產品多元口味情緒價值的延展空間。

圖片來源:蒸籠頭

蒸籠頭創始人冷怡佳在現場分享時提到,在繼承傳統烹飪技藝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工藝優化和產品創新,打造既保留原始風味又滿足現代營養需求的新餐桌模式。通過深入挖掘地方食材優勢,蒸籠頭正努力構建一套適應快節奏生活同時又傳遞溫情與健康的新型飲食文化體系。



標題:十大企業成果集體亮相!健康營養、茶咖零食、餐飲品類機會有哪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4053.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