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養脾,入夏不疲:建議多喫4道菜,脾胃好了,渾身有勁!
隨着春季的結束,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氣溫逐漸升高,人體的代謝也开始加速。春末時節,是調理脾胃的好時機,脾胃健康不僅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還能增強體力與免疫力,讓你在進入夏季時,能夠保持充沛的精力,避免因暑熱帶來的困倦和疲勞。尤其是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脾胃不佳會導致身體乏力、精神不集中等問題。因此,春末養脾,入夏不疲,就顯得尤爲重要。通過調節飲食,攝取一些有助於脾胃的食材,不僅能夠增強消化功能,還能讓你全身有勁,精神煥發。
一、麥冬百合排骨湯:
材料准備:排骨 500克;麥冬 20克;百合 30克;枸杞 適量;姜片 3-4片;料酒 適量;鹽 適量;清水 適量
做法步驟:
1. 准備排骨:排骨洗淨後,放入沸水中焯水,焯水時間約爲5分鐘,去血水和雜質。然後撈出排骨,瀝幹水分。
2. 泡發百合和麥冬:百合和麥冬提前用溫水泡發30分鐘,泡軟後備用。如果使用幹枸杞,也可以一並泡發。
3. 煮排骨:鍋中加入足夠的清水,將焯過水的排骨放入鍋中,加入幾片姜片,倒入適量料酒,开火煮沸。
4. 撇去浮沫:水开後,用勺子撇去湯面上的浮沫,保持湯底清澈。然後轉小火,保持湯面微开,燉煮30分鐘。
5. 加入麥冬和百合:湯煮至30分鐘後,加入泡發好的麥冬和百合。繼續小火燉煮約30分鐘。
6. 加入枸杞:燉煮至湯味濃鬱後,加入枸杞,繼續燉煮10分鐘,讓枸杞的養分充分釋放。
7. 調味:最後,加入適量的鹽調味,攪拌均勻後,關火即可。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鹽的量。
溫馨提示:
(1) 排骨焯水: 排骨焯水的目的是去腥和雜質,使湯更清爽。如果排骨特別油膩,可以適當多焯幾次水。
(2) 百合和麥冬的選擇: 百合和麥冬的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增減。百合有潤肺清心的作用,而麥冬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3) 燉煮時間: 燉湯時火力不宜過大,保持小火慢燉,能使湯更爲濃鬱。燉煮的時間越長,湯的味道越鮮美。
二、黃骨魚醬燜豆腐:
材料准備:黃骨魚 500克;嫩豆腐 300克;醬油 適量;豆瓣醬 適量;青椒 1個;姜蒜末 適量;料酒 適量;白糖 1小勺;食用油 適量;鹽 適量;清水 適量;蔥 適量;辣椒 適量(可選)
做法步驟:
1. 處理黃骨魚:黃骨魚洗淨,去內髒,剪去魚鰭和尾部,切成段。可以用廚房紙巾輕輕吸幹水分。
2. 醃制黃骨魚:將黃骨魚段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料酒、鹽、醬油攪拌均勻,醃制15-20分鐘,入味。
3. 准備豆腐:豆腐切成厚片,用廚房紙巾吸去水分,然後輕輕切塊,備用。
4. 煎豆腐:熱鍋冷油,將豆腐塊放入鍋中,用中小火煎至兩面微黃色,外皮略脆。煎好的豆腐取出備用。
5. 炒香調味料:鍋中再加少許油,加入姜蒜末爆炒出香味。接着加入豆瓣醬,繼續翻炒至醬香味出來。
6. 加入黃骨魚煮制:將醃制好的黃骨魚段放入鍋中,輕輕翻炒均勻,讓魚段均勻裹上醬料。然後加入少量料酒去腥,翻炒均勻。
7. 燜煮豆腐:加入煎好的豆腐塊,加入適量清水,水量稍多一些,以便燜煮。加入白糖、醬油,攪拌均勻後,調至小火燜煮10-15分鐘,讓豆腐吸收醬汁。
8. 加入青椒和調味:最後加入青椒和辣椒(如果喜歡辛辣口味),繼續燜煮5分鐘,直到青椒軟化。
9. 收汁裝盤:最後可以收濃湯汁,關火後將菜餚裝盤,撒上蔥花裝飾。
溫馨提示:
(1) 黃骨魚處理: 黃骨魚要徹底清理幹淨,特別是內髒和鱗片。醃制魚段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當增加或減少調味料的量。
(2) 豆腐的處理: 豆腐在煎制時要注意火候,煎至兩面微黃色,不要煎過頭,以免豆腐變得過硬。也可以選擇嫩豆腐或老豆腐,口感略有不同。
(3) 豆瓣醬的選擇: 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選擇不同類型的豆瓣醬,如果不喜歡過鹹的,可以適量減少鹽的使用量。
三、涼拌苦菜:
材料准備:新鮮苦菜 300克;大蒜 3瓣;幹辣椒 適量;生抽 1勺;醋 1勺;糖 1/2勺;鹽 適量;香油 1勺;食用油 適量;花椒 適量(可選);香蔥 適量
做法步驟:
1. 准備苦菜:將苦菜洗淨,摘去老葉,挑選嫩葉部分。用清水浸泡10分鐘,去除雜質,洗淨。
2. 焯水:鍋中加水,加入少許鹽,水开後放入苦菜焯水約1-2分鐘。苦菜焯水後,用冷水衝涼,保持其鮮綠的顏色,瀝幹水分,備用。
3. 切蒜末與辣椒:大蒜剁成蒜末,幹辣椒剪成段,香蔥切成蔥花備用。根據個人口味,可以調整辣椒和蒜末的量。
4. 調制調味料:取一個小碗,加入1勺生抽、1勺醋、1/2勺糖,攪拌均勻,直到糖完全溶解,再加入適量鹽,最後加入1勺香油,繼續攪拌。
5. 熱油激香:鍋中放少許油,加入花椒粒(可選)和剪好的幹辣椒段,用小火慢慢炸香。油熱後,快速將這鍋熱油倒入准備好的蒜末和蔥花中,激發出香味。
6. 拌涼菜:將焯過水並冷卻的苦菜放入大碗中,加入調好的調味料,充分攪拌均勻,讓每片苦菜都被調料包裹。
7. 裝盤與點綴:將拌好的苦菜裝盤,最後可以撒上少許蔥花和辣椒段,增加色彩和香氣。
溫馨提示:
(1) 苦菜焯水時間:焯水時間不宜過長,1-2分鐘足夠。過長會影響口感,且失去原本的苦味。焯水後要迅速過冷水,這樣可以鎖住營養,保持翠綠。
(2) 調味料的調整:醬油、醋、糖和香油的比例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微調。如果喜歡酸味濃一些,可以適量增加醋。如果喜歡辣,可以加多點辣椒。
(3) 蒜末與辣椒:蒜末和辣椒的量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增減。如果不喜歡辣,可以減少辣椒的量,或者不放。
四、彩椒黑木耳炒山藥:
材料准備:山藥 1根;彩椒(紅、黃、綠等)各1個;黑木耳 適量(泡發後);大蒜 2瓣;生姜 1小塊;生抽 1勺;蠔油 1勺;鹽 適量;雞精 適量(可選);食用油 適量
做法步驟:
1. 准備食材:山藥去皮後切成滾刀塊,彩椒去籽切成條,黑木耳提前泡發,洗淨備用。大蒜切成蒜末,生姜切成細絲。
2. 山藥處理:將切好的山藥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焯水1-2分鐘後撈出,用冷水衝涼,瀝幹水分備用。這樣處理可以去除山藥的黏液,也能保持脆嫩的口感。
3. 炒黑木耳:熱鍋涼油,先放入蒜末和姜絲爆香,然後加入泡發好的黑木耳翻炒,炒至黑木耳稍微變軟,盛出備用。
4. 炒彩椒:在同一鍋中再次加熱少許油,加入彩椒條翻炒。炒至彩椒斷生,保持脆感。
5. 炒山藥:加入焯過水的山藥塊,一起翻炒均勻。山藥炒至稍微變色,可以加入適量的生抽調味。
6. 混合炒制:將炒好的黑木耳放回鍋中,與山藥和彩椒一起翻炒,加入蠔油,繼續翻炒均勻,讓各食材都裹上調味料。
7. 調味與裝盤:最後加入適量的鹽、雞精(可選)調味,再翻炒均勻,炒至所有食材入味,出鍋前可以撒些蔥花點綴,增加香氣。盛出裝盤即可。
溫馨提示:
(1) 山藥處理:山藥在去皮時容易黏手,可以戴上手套操作,或者用刀削皮。切好的山藥容易氧化變色,可以放入水中浸泡一會兒,避免變色。
(2) 黑木耳泡發:黑木耳需要提前泡發,泡發時間根據木耳的幹燥程度而定,一般泡發30分鐘至1小時即可,泡發後需徹底清洗幹淨,避免沙土殘留。
(3) 炒制彩椒:彩椒要炒至斷生,不要炒得太軟,以保持脆爽的口感。如果喜歡偏軟的口感,可以稍微延長炒制時間。
總之,春末是養脾的關鍵時刻,而良好的脾胃功能是維持整個人體活力的基礎。通過多食用如麥冬百合排骨湯、黃骨魚醬燜豆腐、涼拌苦菜和彩椒黑木耳炒山藥等具有養脾益胃、清熱去溼效果的美食,能夠幫助我們在進入夏季時保持最佳狀態。這些菜餚不僅有助於調理脾胃,還能爲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幫助抵抗炎熱帶來的不適,讓你的身體在夏季依舊充滿能量,享受每一個充滿活力的日子。
標題:春末養脾,入夏不疲:建議多喫4道菜,脾胃好了,渾身有勁!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