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7日電)為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升級以因應關稅變局,經濟部今天宣布,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法人機構將陸續開放50條最先進設備的AI試製線,並與學校合作,協助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並與中企署合作培育可在開發、生產線使用AI的實作人才。

經濟部指出,目前每條試製線每年有500人的培訓量,一年提供2萬5000人次的培訓量能。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為培育百工百業AI人才,經濟部自去年5月開始,透過線上及實體的教學,已培養近7萬名AI人才。目前台灣企業在面對國際不確定的變局下,唯有提升價值及降低成本才能確保本身競爭力。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指出,面對國際經貿情勢與供應鏈重組的壓力,中小企業的應變能力與數位轉型的速度與彈性至關重要。為此,經濟部積極推動產業AI化政策,特別鎖定如工具機、水五金、金屬製品、紡織、塑橡膠及食品等深受影響且具外銷實力的重點產業,與專業法人機構合作。

經濟部表示,本次開發出來的法人試製線暨人才培訓基地,包括新北及雲林的紡研所、高雄的金屬中心、台中的精機中心與塑膠中心、新竹的工研院、彰化的車輛中心、嘉義的食品所等基地,第一波(5、6月)開課領域以紡織、塑膠、工具機、金屬加工、食品、車輛組件為主。

經濟部指出,過往法人設施主要用於內部研發,較少開放業界參與,為協助中小企業快速升級轉型,本次政府要求法人將AI試製線及相關訓練資源開放給企業使用,且為滿足產業先進產品開發需求,亦將試製線全面升級AI並引進最好的設備及環境。(編輯:張均懋)1140507

  • 助企業因應關稅變局 經部法人開放50條AI試製線
    2025/05/07 22:42
  • 2025/05/07 18:27
  • 2025/05/07 16:38


標題:助企業因應關稅變局 經部法人開放50條AI試製線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8809.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