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電視劇《一路朝陽》播出至第13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我個人的追劇感受是,越來越喜歡看田蓉的戲,而开始有一點不喜歡看李慕嘉的戲份了。我這么說,絲毫沒有針對演員的意思。相反,我堅持認爲,李蘭迪的表演非常見功底。

我和部分劇迷交流的時候,發現大家也有這種感覺,越來越喜歡看田蓉的後續劇情內容,而對李慕嘉的後續戲份,不太感興趣了。仔細想一下,作爲觀衆,出現這種追劇心理,也是有原因的。

李慕嘉這個角色,在《一路朝陽》开局的劇情當中,還是非常真實的,北京普通大學的法學專業畢業之後,持續上進,到頂級律所工作,並且要和男朋友一起打拼,在北京买房子,成爲北京人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具備真實觀感的,能夠讓觀衆們感受到,這個李慕嘉角色,是自己人,講的也是大家夥的故事。

不過,隨着劇情的深入,李慕嘉的故事,越發有點飄了。這種飄,應該是從李慕嘉和黎總开始頻繁接觸之後开始的。在第13集的劇情內容當中,李慕嘉的母親需要做手術,五萬元的手術費用。因爲貴,所以,這位母親選擇不做手術,而是自己躺在牀上,康復三個月。此刻,細心的黎總,悄悄幫助繳納了手術費用。

這出戲,當然是感人的,是雪中送炭的。但是,這出戲也容易讓普通觀衆感覺,李慕嘉已經被霸道總裁愛上了,這位霸道總裁更是喜歡給女主角花錢了。這么一來,《一路朝陽》反倒是顯示出了自己的俗氣。因爲現實生活當中的愁苦很多,但真正的霸道總裁,總是不夠用的。猛然間拿出這么一出戲,看似爽了,實際上,讓普通觀衆詫異了——我們看的不是寫實劇嗎,怎么搞霸總愛情故事那一套了呢?

展开全文

這些戲份,讓李慕嘉離觀衆越來越遠。而另一面,田蓉的故事,則離觀衆越來越近了。《一路朝陽》开局的劇情當中,田蓉角色不過是一個想要留在北京,但又沒啥能力的女青年。這樣的女青年,一掃一大片,田蓉角色並未呈現出自己的獨特性。而稍後,田蓉進入房產中介行業之後,這個角色开始煥發光彩。

尤其是咬着牙在北京郊區購入三套房產之後,田蓉這個角色的戲份,其實是越來越扎心的。爲了省錢,她竟然一包泡面分成兩次喫,洗臉水都要省着用,並且用來衝馬桶。這些生活細節,是最成就角色的,因爲現實生活當中,普通人的生活,就是這樣的。水電費能省一點是一點,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過日子原則啊。

等到田蓉回老家那出戲上演之後,真的是可以刺痛很多北漂青年了。眼看着,在老家的那批同學,都是結婚生子了,甚至於都已經有同學老婆都換了好幾個了,大家都過上了悠哉幸福的小日子。這個時候,同學們聚會,大家都知道,田蓉在北京混得並不好。自己發小,以關懷的口吻說,混不好,我養你啊。

這些橋段,都是非常扎心的。太多的去大城市打拼的青年們,回到老家之後,都會面對這些問題。而在大城市當中,這批青年混得確實不好,甚至於真的是已經有外債了,欠信用卡了,多張卡連環倒換了。田蓉回老家,連一套外衣,都需要向閨蜜借。這就是生活的現實,是很多人正在過的日子。

而田蓉,就是想要留在北京,留在大城市當中,通過自己的雙手,不懈努力,最終成爲有房子的人。這些生活的野心,也是很多觀衆具備的。在這一刻,觀衆們太容易共情田蓉這個角色了。可以說,這個角色生活當中的點滴,其實就是觀衆們自己的生活。王菊帶來的田蓉,讓觀衆們覺得,這個角色就是自己人,活在大家身邊。

《一路朝陽》最大的價值,便是塑造了田蓉這個角色。我們總是講,電視劇要接地氣。什么是接地氣呢?田蓉這樣的角色,便是接地氣。而只有塑造接地氣的角色,才能贏得觀衆們的普遍認可。青年演員王菊的質樸,恰好滿足了田蓉這個角色的質樸。這種尋常大衆長相的女演員,真的迎來了自己的春天。(文/馬慶雲)



標題:《一路朝陽》田蓉的戲,爲什么比李慕嘉精彩?因爲王菊演了自己人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535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