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文字、圖片都十分相似,要是不仔細看,很難發現是假酒。”近日,甘肅省市場監管部門通報了一起“午欄山白酒案”,引發社會關注。“原本以爲賣的是‘牛欄山’,仔細一看卻是‘午欄山’。”執法人員反復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冒牌白酒。

遠看“牛欄山”近看“午欄山”。酒瓶上的手寫字體,是“牛”還是“午”,乍一看很難分清,“欄”和“山”的字體則幾乎差不多,而瓶身上還印有紅底黃字商標“午蘭山”。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該冒牌白酒的紙箱上竟還印着“謹防假冒”,極具諷刺的意味。筆者認爲,山寨酒如此蹭名牌走捷徑行不通,執法部門不能僅罰款而了事,還應當重拳嚴打此類違法行爲,進一步淨化酒類市場,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舌尖上的安全。

在白酒市場的監管中,針對茅台、五糧液等高端白酒,執法人員往往通過查驗進貨渠道,可以順藤摸瓜。而“午欄山”之類的中低端白酒,多在村鎮、郊區的路邊小店鋪銷售,沒有統一的正規進貨渠道。有的是從批發市場买來的“低價囤貨”、有的是“送貨上門”的代銷品,許多店主也分辨不清真僞。“牛欄山”是知名的白酒品牌,山寨酒“午欄山”冒充“牛欄山”,其蹭名牌的目的,就是爲了忽悠消費者,讓他們誤以爲是“牛欄山”而購买。

事實上,這種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不僅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而且也誤導消費者,擾亂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針對山寨酒“午欄山”的違法事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相關規定,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爲,沒收尚未銷售的“午欄山”白酒,並處罰款3000元。但是,執法部門不能僅罰款了事,否則,面對非法利潤的誘惑,或將出現“屢罰屢犯”情形,類似山寨酒蹭名牌現象將無法遏制。

類似白酒造假並不鮮見。對於高檔白酒造假,執法部門往往比較重視,打擊力度也比較大。相對而言,對於中低端白酒市場,由於價格低、案值小,加之,中低端白酒的銷售“點多线長”遍布鄉村,查處難度大,造成山寨冒牌酒及假冒僞劣酒在各地泛濫。因此,必須加強市場監管與公安等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設,對市場監管部門發現的酒類、飲料等違法行爲的重大线索,公安機關應當審查立案,順藤摸瓜對山寨冒牌商品的銷售鏈、生產鏈徹底打擊,不僅給予懲罰性罰款等懲罰,涉及違法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說到底,就是要讓制售假冒僞劣者被罰得“痛”,付出巨大代價得不償失,才能扼住造假的“黑手”。

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酒類產品屬於食品的概念範圍之內。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悠,針對類似山寨酒蹭名牌等違法行爲,必須多方聯動,出重拳嚴厲打擊,以規範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廣大消費者能夠明明白白地消費,食品安全問題也能達到可靠的保障。



標題:中恆融信廣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午欄山”山寨酒不能僅罰款了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396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