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訪網

責編 | 吳 暢

在白酒行業逐漸回歸理性發展的新時代,川酒作爲中國白酒的重要代表,正面臨一場由“量”到“質”的深刻轉變。2024年,全國白酒行業產量有所下滑,四川白酒的表現似乎尤爲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累計產量372.6萬千升,同比下降0.6%。其中11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37.5萬千升,同比下降15.2%。同一時期,四川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則顯示,1-11月規上企業累計白酒產量126.1萬千升,同比下滑1.5%;11月,規上白酒企業產量爲13萬千升,同比下滑20.2%。

川酒的產量縮水幅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同時,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似乎也不盡人意。

據統計,四家頭部川酒上市企業總市值已從2021年2月18日的1.79萬億元下降至目前7451.4億元(截至2025年1月3日),下降幅度接近60%。而同一時期,貴州、山西、江蘇、安徽這些省份白酒上市企業的跌幅則相對平緩。

無論是代表現實的產量,還是一定程度上預示未來的“市值”,難道川酒真的拼不動了?

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川酒並非“江河日下”,而是“蓄力而發”。從產品結構優化到品牌價值提升,從市場份額鞏固到深度創新,川酒的生命力正在通過新的增長方式煥發出更大的潛力。

中國酒協發布的《2024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年度報告》提出,白酒已經進入到從“揚長板”到“補短板”的階段。川酒縮量的背後,其實是增長方式發生了變化。以川酒上市企業爲例,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五糧液合計實現營收679.16億元,同比增長8.60%,合計實現淨利潤249.31億元,同比增長9.19%;瀘州老窖營收爲243.04億元,同比增長10.76%,歸母淨利潤則達到115.93億元,同比增長9.72%;水井坊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實現營業收入37.88億元,同比增長5.56%;實現淨利潤11.25億元,同比增長10.03%,企業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

進入縮量競爭時代,白酒行業優勢產區和優勢品牌帶來的發展勢能將會更強,高度集中與顯著分化趨勢亦將更加明顯。二長期以來,“原酒產能和品牌集群”就是四川白酒的雙核優勢。全國每兩瓶白酒,即有一瓶來自四川。不僅如此,宜賓產區、瀘州產區雙雙入選世界十大烈酒產區,而且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個省份擁有兩個“世界級”產區的區域。

而在資本市場方面,盡管股價承壓,但川內酒企依然在積極回報投資者。2024年11月,五糧液發布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公告,擬現金分紅總額達100億元。據悉,這是五糧液時隔23年第二次實施中期現金分紅。在業內人士看來,五糧液大手筆現金分紅,不近是對新‘國九條’及證監會相關要求的快速響應和落實,也充分彰顯對投資者回報的重視程度和五糧液“爲投資者創造良好回報”的核心價值理念。

除了上市酒企,六朵金花中的劍南春也在大手筆回饋股東。根據《四川劍南春股份公司利潤分配預案》,2024年,劍南春將按每1股派發現金紅利30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達30億元。

川酒的未來依然充滿希望。今年5月31日,四川省酒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明確提出,要着眼未來發展,全面提升川酒品牌影響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到2027年,四川白酒產業營業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2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遠超貴州省同期規劃的2027年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3000億元的規模目標,不僅展示了四川酒業的雄心壯志,也爲整個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隨着全國白酒市場進入精細化競爭階段,四川憑借其深厚的產業基礎和“原酒產能+品牌集群”的雙核優勢,有望繼續領跑全國白酒行業。川酒的崛起之路,也將成爲中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注腳。



標題:新周期下,川酒依然能“醒着拼”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2589.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