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初宣布將5月份日均產量提升41.1萬桶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於周六再度拋出“增產炸彈”——宣布6月份將繼續增產41.1萬桶/日。

這一消息疊加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擔憂,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

事實上,市場早已提前嗅到“山雨欲來”的氣息。在周六決議公布前的一周(4月28日至5月2),國際油價陷入劇烈震蕩。其中,紐約WTI原油主力期貨價格累計下跌7.36%,倫敦布倫特原油主力期貨亦錄得6.61%的周跌幅。


6月繼續增產41.1萬桶/日


本周六,遵循自愿減產協議的歐佩克+八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舉行了线上會議,一致達成共識:在5月產量基礎上,6月再將日產量提高41.1萬桶。

根據歐佩克官網公布的具體方案,哈薩克斯坦6月石油產量將提升至150萬桶/日,俄羅斯增至916.1萬桶/日,沙特阿拉伯則調至936.7萬桶/日。

在官方聲明中,歐佩克+強調此次增產決定基於"當前低石油庫存所反映的健康市場基本面"。該組織同時重申,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若出現不利變化,增產計劃隨時可能暫停或取消。

此外,歐佩克+還特別提到,此次增產安排也爲此前存在超額生產的成員國提供了加速補償的機會。

此前,爲抵御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與石油需求疲軟的雙重衝擊,歐佩克+核心八國多次宣布減產,試圖通過收緊供應穩住油價。但自去年12月會議起,歐佩克+便釋放政策轉向信號,宣布從2025年4月起,以每月增產13.8萬桶/日的速度逐步取消減產。

這一政策調整背後,實則暗藏其組織內部的利益博弈。消息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正積極推動加速解除減產協議,此舉被視爲對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等違規成員國的"懲戒"。

這兩個國家長期超配額生產,尤其是哈薩克斯坦,不僅大幅提升雪佛龍運營的田吉茲油田產量,更直言“在決定石油產量時將優先考慮國家利益,而非歐佩克+的利益”,這致使組織內部矛盾持續升級。

該知情人士表示,即便可能引發油價長期低迷,沙特仍決意擴大供應。

前歐佩克僱員、現就職於能源咨詢公司Rystad的豪爾赫·萊昂(Jorge Leon)認爲:“上個月的決定是一個警鐘。今天的決定明確表明,沙特領導的歐佩克+正在改變战略,尋求在多年減產後重新奪回市場份額。”


油價或進一步下跌


當下,美國向世界各國揮舞關稅大棒,令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因此原油價格持續承壓下行。今年4月初,國際原油市場遭遇史詩級暴跌,油價跌至四年來的最低谷,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破60美元/桶關口。

在此背景下,OPEC+的增產決策無疑加劇了市場的悲觀預期。分析人士普遍認爲,此次產量增加將進一步打壓本就脆弱的油價。

瑞銀分析師喬瓦尼·斯陶諾沃(Giovanni Staunovo)預測,受貿易緊張局勢和對經濟增長的擔憂影響,油價周一將因歐佩克+消息而下跌。不過他也強調,“我們繼續稱這是一次‘有序’的減產解除,而不是一場市場份額之爭。”

盡管國際能源署(IEA)此前發布的報告傳遞出一絲需求增長的積極信號。該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110萬桶/日,較2024年的87萬桶/日有所回升。

但這一預期並未改變多數機構的悲觀判斷。早在4月份,高盛便基於對全球GDP增速的下調預期,尤其是對美國經濟停滯的判斷,大幅下調油價預測。該行將2025年12月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預測價每桶下調4美元,分別降至62美元/桶和58美元/桶;並預計到2026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爲58美元、WTI原油爲55美元

4月29日,巴克萊銀行同步下調原油價格預測,將2025年布倫特原油目標價調低4美元至70美元/桶,並預計2026年均價將回落至62美元/桶。該行還警告,預計2025年油市將出現每日100萬桶的供應過剩,2026年則將出現每日150萬桶的供應過剩。

5月3日,高盛進一步表示,預計從2025年下半年起,伊朗的供應將繼續出現適度下降。繼續估計全球經濟放緩或歐佩克+自愿減產220萬桶/日的計劃完全逆轉,可能會在2026年將布倫特原油價格推至40美元的區間,在不太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下,布倫特原油價格將低於40美元。



標題:增產不停歇!歐佩克+6月加碼供應,油價“至暗時刻”來臨?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7834.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